孝顺是种奢侈品

2018-12-19 07:11江寒秋
齐鲁周刊 2018年42期
关键词:护工独生子女养老院

江寒秋

“孝顺”是种奢侈品,成本高昂,也是对子女们经济实力的考验。“钱”永远是大多数子女们共同面临的问题。越是有钱,越能提供给父母高质量的医疗、陪护条件,同时也越有时间陪伴老人。

孝子们的账本

老龄化、少子化、独子养老,这些问题就像悬在无数人头上的一把利剑,让人倍感经济和精神压迫。

年少时饱受宠爱的独生子女们,终将吞没在巨大的养老压力中。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于1978年出台,1980年施行,一直延续到2016年,才因全面二孩政策而结束。

如今,父母渐老,孩子还小,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危机,已经到来。

知乎上一个网友的故事,戳中了很多人。

每晚,他算着家里的账睡去,清晨再惴惴不安地醒来。因为,怎么算,钱都不够。

他和妻子是双职工,双方父母4个,都60多岁了。父母的上面,还有两位90岁的老人。下面还有1个正在上幼儿园的孩子。

别人问他,有没有生二孩的打算,他跟听了段笑话似的,说“你逗我呢?”

他的爸妈、岳父母们虽大病没有,但小病不断,4个老人一边照顾90岁的爸妈,一边互助养老。但最近,他觉得这种平衡越来越难维持了。

他父亲摔了一跤,骨折进了医院。一下子,原先照顾爷爷的主力没了,还得找护工去照顾父亲。

医院、家、幼儿园、单位,样样都得顾,样样都不太顾得上。像他这样陷入独生子养老泥沼的人,不是少数。

根据中国社科院人口预测专家王广州的测算,2015年我国有1.76亿独生子家庭。他们或多或少,都正在面临着或者将会面临可怕的养老困境。

比这位知乎网友所在的2-4-2-1家庭阵型更典型的,是4-2-1。4-2-1家庭是两个独生子女家庭的结合,夹在中间的夫妻二人站到了最尴尬的位置,既要赡养父母,又要养育孩子。

曾经的中国家庭讲究“四世同堂”“子孙绕膝”,如今这种金字塔结构已然颠倒,越往下延伸,家庭成员越少,甚至只有一人。而这唯一的一个人,成为了支撑大家庭的中坚力量。

一位深圳朋友,请了两名护工在家照顾母亲,加上老太太的其他生活开销,一个月要花差不多2万元。连护工都说“这老太太命真好,有这么孝顺的儿子”。

这样的孝顺,对大多数人来说,绝对是奢侈品。

在山东某中部小城里,醫院护工的价格是135元一天。一二线城市里,价格涨到了200到300元一天,等于每月6000到9000元。很多在一二线城市打拼的子女们的月薪,也就刚好给护工发工资。

如果是请住家护工(保姆)来照顾不能自理的老人,一个月要4000到5000元不等,如果大小便都需要照料,另外还得加价500元。

不管是何种方式,开支都不小。有些家庭出于种种原因,会选择把老人送去养老院。

北京一家只收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民营养老机构,每人每月的费用在5000至6000元。这远远超出了大部分老人的退休金数额。

一个开民营养老院的网友分享经验说,住得起他们家养老院的老人,往往都是那种子女在当地有较高收入的。这家养老院的月收费标准从1800元到4000元不等,再加上医疗、药物、护理和其他生活用品开销,其实不算低。

入住高端养老机构要花多少钱?知乎某网友的结论是,522万到1162万。再算上通胀率,结果非常惊人。

有钱的可以去住民营养老院,只要子女有钱,一切好说。这样一来,重担全部落在独生子女肩上,顾家、育儿、日常开销,再加上支付养老院费用,压得透不过气。

不想放弃现有自己的生活,不想父母晚年不幸,那就让更加坚实的经济基础给自己,也给父母信心。

从现在起,别只顾攒“老婆本”了,趁自己还有奋斗的精力,努力攒“养老本”才是正经事。

一个没有“真正”形成的产业

如此巨大的养老需求,按理说,养老产业应当具备相当的发展机遇,但种种原因叠加到一起,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2015年7月30日,广东高州一敬老院,一名72岁老人因口角情绪失控,杀死了另外3名老人,然后自己上吊自杀。该院住有22名孤寡老人,没有护工,只有一个院长。大多数时间,老人们都在自己照顾自己。

同年2月,湖南双峰一养老院发生过同样的血案,一名六旬护工因养老院亏损欠薪,用砖头打死了8位老人。5月下旬,河南鲁山的养老院火灾,夺走了38位老人的生命,失火原因同样是养老院管理与服务严重缺位。

近年来,养老机构发生的多起恶性事件,警示全社会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需尽快正视与反思中国养老事业的短板与缺陷。

养老悲剧的一再发生,笼罩的不只是当事人和他们的亲人,也影响到现在的中年人与子女对未来的恐慌,间接影响到数以亿计的家庭生活质量、理财方向。

历届政府都很重视养老产业,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要把健康产业作为国家支柱型战略产业。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但具体落实到资金、人才、用地、运营等配套问题时,一些地方的力度和强度就发生了衰减。

通常来说,公办养老院价低,服务较好,但往往一床难求。在很多大城市,配套好的公办养老院排队甚至已排到20年后,八十高龄的老人才可能入住。

与此相对应的,则是高定价的民办养老院闲置率很高。一份调查显示,养老服务床位的空置率高达48%。尤其是医养结合模式的养老机构,由于价格的高昂,其普及率并不高。

为何如此?从综合效益看,养老院类产业本身的性质就决定了它既不会是暴利行业,也不会是短期见效的行业,更可能是问题产出比较多的行业,在中国民众习惯政府“包揽”的大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怕惹麻烦,对养老产业投入自然缺乏热情。

而民间对养老业的投入,也因困难重重,多入不敷出。中国近年人力成本上升,人们对医疗、服务水准要求的提高,与老人综合能力(支付、健康、沟通、认知、合作性、价值观等等)的下降之间,存有巨大落差。而现行某些政策又限定民办非营利养老机构不能设立分支机构,无法实现连锁经营,也阻挡了民间资本的脚步。

凡此种种,导致养老业始终没能建立起良性市场运作机制,没有形成真正的“产业”。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只有强化政府在养老产业服务中的责任担当,才能解决养老产业的重重困局。如果政府不先行参与和引导,只依靠民间和社会资本,要发展养老产业显然只能是一句空话。

养老产业的基础形成与市场培育需要较长的时间,美国的大健康产业(包括养老产业在内)已占到GDP的17%,而2017年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只占5%,预计到2020年,可能达到10%。

要使这一产业获得切实的增长,找到养老公益性与社会化运作之间的平衡点最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民间资本对养老产业的投入,最终形成一个科学而合格的养老社会评价机制。

随着养老压力越来越重,养老已不是一个未雨绸缪的事情,而是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了,政府和民间无论如何都要对这一产业进行科学布局以及鼎力扶持。

猜你喜欢
护工独生子女养老院
日本Sakuragien-青森养老院
把幼儿园搬进养老院
图说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有多少钱才能住进养老院
老太太养老院
上海市护工行业市场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独生子女不能完全继承父母遗产?
模范护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