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膀(组诗)

2018-12-19 11:18冯忠臣
满族文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秋虫言说怪兽

冯忠臣

秋虫叫了

不知名的虫儿猛地叫了

高亢或低缓。急躁或抒情。像芒刺在空中飞

似乎春天刚启幕,秋天就急匆匆追上了

一地的繁华。遍野的无奈。更迭的大戏拉开了序幕

苍茫之下,多少颗心沉郁地苍茫着

是季节的吹鼓手,还是提醒者

不遗余力地鼓噪、鸣唱。悲秋?喜秋?

赶路的风加快了脚步。天空失神的湛蓝

多数的花闭上了嘴,只有路旁一蓬野菊痴迷地笑

有知或无知。兴奋或悲愤。心情各有不同

大地的情绪感染周遭,蛙鼓也有了几分苍凉

大雁鸣响长空,优美的身段将属于另外的天空

漫长或短暂。秋虫的思想深刻或浅薄

寒流在不远处集结,要颠覆原有的秩序

岁月真是一把锋利的錾刀,不断地雕琢

顯现出真实或荒诞,我会变成另外的我

命运,是一只怪兽

潜伏。谁能看清这家伙的嘴脸

温柔时似乎不曾存在,不留痕迹

暴戾起来像恶魔,张狂无度

谁能驾驭?忽隐忽现忽善忽恶

何时显身何时隐匿,没有规律

平静时一叶小舟也能抵达彼岸

暴怒时万吨巨轮也会葬身海底

多少奇景。多少险境。瑰丽或落魄

诡谲的怪兽藏头露尾一日三变

普照的阳光下,阴谋在暗生潜长

狂风暴雨中,平和已经驻足前方

没有征兆。险象环生或大路通天

平坦中隐藏陷阱,危难中天堑通途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环环相扣又反复无常

侵入每个人灵魂的领地,摸不清动向

虔诚地供养,不敢丝毫怠慢

蛰伏的怪兽一旦不爽,昏天暗地

谁能抓住命运的绳索,缚住混世魔王

低头哀叹或仰天长啸,前方的前方怪兽出没

丹顶鹤

风景舞动,野草轻吟

旷野里那一点红多像醉了酒的花朵

迷幻。跳荡着内心的欢畅和明亮

飘逸的神,内心没有一丝尘埃

宁静蕴藉着狂野,癫狂深藏着禅悟

曼妙的身影牵思绪遨游仙境

嘘!静听精灵们的唱合

风停了,花开了

苇荡的水都有了灵性,笑了

日月风尘,潮起日落

无忧无虑的仙鹤

飞回了故里,还是去了梦里的天堂

站在苍黄的大野

谁的心弦被一次一次弹拨

喑哑。发不出清亮的音色

地 铁

撕裂黑暗,又迅疾地缝合

我坐在地铁的肚腹中随这条蛆虫

在地球的肌肤中,不停的东走西奔

我表面无辜、慈祥

却是这条蛆虫的得力帮凶

不停地挖掘,掏出大地的五脏六腑

按着我们的思想修改一切

黑暗的地下,喧嚣的人流和眩目的光芒

多像一曲哀歌,人们当作仙乐陶醉

带着风,带着不灭的欲火飞驰

一列一列有序的开进、驶离

一条条蠕动的虫子,无情地吞噬

一道无限膨胀的时代的符咒

沉默者沉默。言说者言说

关于那枚童年的月亮

一定在某个时空里明亮着,散布纯净的光辉

只是我无法觅到、探知

多么残忍的游戏,让我的心疼了一次又一次

我的余生只能在回忆中度过吗

抚摸那枚虚幻的月亮

言说不了的东西太多,只能用沉默一遍一遍地疗伤

激情的绽放那些曾经的伤口,掩饰内心的哀痛

不寐的夜晚,遥望深邃苍茫的天空

那种沁心的美,一丝一毫的踪迹都没有

是否生活像文火熬干了心灵的泉水

也许有一天会在梦中或泥土中邂逅

只是相互不会确认,漠视如不曾相识

一生的经历,原来只记录了一束丢失的月光

假如有一天人们追忆过去,能否拾回那枚隐藏的月亮

“清白的月光像一匹白马,欣赏的人逃遁归隐了”

水 滴

看似单薄,却意蕴深厚

水演绎宏大或舒缓的乐章

少不了小小的一滴

单纯的一滴水多渺小

融入集体的怀抱

便是浪涛或激流

水滴的旅途变化万千

有的漫游天际,成为云朵

有的晶亮,瞬间蒸发

有的隐身水里,暗流涌动

有的桀骜不驯,泛滥成灾

有的清澈……有的浑浊……有的激越……有的恬静……

我独坐海边

想起张三李四王五赵六

我不知道怎样用水

来阐释他们性格与命运的关系

复活草

等待复等待,岁岁又年年

看似已经腐朽,内心的希望从没泯灭

大风吹,烈日烤

茫茫大漠黄沙漫卷

看似随波逐流,实是寻找生根抽芽的机缘

抱定信念,管他昏天暗地的世界

遥遥无期的梦想也是梦想

滴血的夕阳能够回答吗

这酷刑极限的完结时日

不必铁骨铮铮,何须豪情万丈

默默承受刻骨的寂寞,铭心的煎熬

只等天赐良机,痛快地活一回

年复一年,等待又等待

晶莹甘甜的雨露在梦里

行走在无穷无尽的路上

猜你喜欢
秋虫言说怪兽
流淌的秋虫清音
向日葵
有一个怪兽
失眠这个小怪兽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
细观察,巧立意
秋天
山中失眠记
灼见利害,善辨人言
沉默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