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非体育类大学生社会适应与应对方式比较研究

2018-12-21 12:32吕仙利
教育界·下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对比研究

吕仙利

【摘要】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我国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普及,高校教学质量和办学特色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文章以体育专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体育与非体育专业类大学生社会适应情况,指出体育与非体育类大学生社会差异所在,并对提高体育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出建议,以推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体育与非体育专业;社会适应性;大学生能力;对比研究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体育与非体育类大学生社会适应与应对方式比较研究”(15jk1008)。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广,我国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受到强烈的冲击,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意识到应试教育的落后性和局限性,并对应试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改革,尤其是在普通高校教学中,学生拥有更多学习的自主权,更加注重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让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尽快融入工作岗位中,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首次提出“社会适应”概念一词,即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要以培养学生学習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集体合作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等为主,实现体育类大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对体育与非体育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进行对比,并对如何提高体育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进行详细研究。

一、研究背景及理论基础

高校是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教学场所,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优化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以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适应能力是教育部针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体育类教学专业是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体育技能教学,忽视了学生体育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导致部分体育类大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变化,和其他非体育类学生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本文通过调查体育和非体育类学生社会适应力情况,详细阐述当前我国体育类大学社会适应能力所具有的特征,以促进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长久发展。

二、研究过程

高校是对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进行再教育的重要场所,能够为社会发展培养各种类型的优秀人才。体育类专业是我国培养体育人才的主要阵地,社会适应能力是高校体育类大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然而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体育类大学生和非体育类大学生在各种社会能力方面有着显著的差距。如表1所示,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进行了综合调查和研究。

从表1可以发现,影响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及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相对于非体育类大学生而言,体育类专业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更加显著。体育活动作为一项团体性质的组织,不仅要求体育专业学生具备扎实的体育技能,更加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这就要求体育类教学管理者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不断创新和改革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结合教育部提出的高校体育专业类适应能力培养教学要求,对体育类专业人才质量保障体系进行完善,使之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体育与非体育类大学生社会适应比较结果

我国心理学家指出社会适应性从本质上来说是人的性格在社会变化中的反应。本文主要选取体育类学生和非体育类学生对其社会适应力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结果表明体育类大学生社会适应性要明显强于非体育类大学生。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体育类大学生以体育竞技学习为主,高强度的体育训练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让学生在步入社会后能够有强大的素质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二是体育类大学生同样具备良好的文化知识素养,真正实现全面发展。与非体育类大学生相比,体育类大学生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心理承受能力强。体育类大学生在面对困难时拥有更强的自我接受和抵抗能力,能够快速从困难中找回自信心,克服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难。

外部信息接受能力强。体育类大学生同时接受文化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教学,因而对外界信息的接受能力和处理能力要强于非体育类学生。

自我控制和约束能力强。在长期的体育训练过程中,体育类大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运动习惯,并有较强的毅力能够执行学习计划,有条不紊地完成预定的目标;而非体育类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影响和干扰,分散注意力。

人际交往能力强。体育是一项团体性质的活动,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大部分体育类学生都拥有很强的集体精神和荣誉感,因而具有优秀的与人沟通能力;非体育类大学生更多习惯于独自行动,人际关系相对薄弱,同时缺乏有效沟通意识。

四、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教学改革措施

高校体育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需要引起高校教育管理者的重视,体育类大学生与非体育类大学生相比较而言,具有更加强大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为此,在今后的学生教育工作中,高校教育管理者要对体育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使之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明确高校体育专业教学目标

高校体育类专业是培养体育人才的重要课程体系,然而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大部分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仍然停留在表面层次,导致高校体育教学效果并不显著,与高校体育教学最终目标相背离。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学管理者要积极转变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意识,将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努力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如高校体育教师可以进行篮球、足球等团体类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精神。

(二)完善体育专业课程教学设置

和体育类学生相比,非体育专业学生在课程选择方面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身体素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常见的高校体育选修课程包含武术、球类、田径运动等项目,能够满足学生不同的体育学习需求。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陷入教学误区,如过于重视技巧训练,忽视学生体育精神及意志力培养,与学生有效沟通交流较少,导致一般性的体育课程无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为此,高校体育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合理分配体育课堂教学时间,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

(三)重视体育类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双面的,一方面能够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网络社交能力,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社会时事,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共享性,各种信息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此,高校教育管理者要时刻关注大学生思想变化,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训练,通过一定强度的体育训练,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本文对体育与非体育类大学生社会适应与应对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研究结果可以发现,体育课程对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高校教育管理者要重视体育课程优化和改革,注重在体育教学中融入社会适应能力教学。

【参考文献】

[1]郑姚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论体育教学与学生社会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04):111-113.

[2]吴红胤.试论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03):93-95.

[3]杨栋,谭志刚,周贤江.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普通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体系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28(02):116-118.

猜你喜欢
对比研究
《红楼梦》章回目录的英译研究
晋中学院2012~2014年学生体质健康结果分析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传统中药学与生药学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