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兴教:托起明天的太阳

2018-12-22 10:56杨仲勋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灵宝市尊师重教集资

杨仲勋

1997—2007年,我一直在灵宝市教委(今称“教体局”)宣传科工作,主要负责县域教育新闻报道,有幸成为当时集资办学、捐资助学的见证者、记录者。

“安家底村的人民是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卓见的,在辛苦了十多年之后,立刻办了一所精美的中小学。这使我从心底里钦佩。但愿学校里的学生们不负众望,努力前进,为本村为国家尽上自己的全部学力!”这是冰心先生晚年为灵宝市一所乡村学校的题词。

1992年,灵宝市故县镇安家底村党支部书记王福林发动群众捐资10万元,村集体又投资近300万元,建起了一幢64间的教学楼、一幢14间的两层实验楼和一幢30间的两层办公楼。同时,购置了图书仪器、体育器材、供暖锅炉及配套设施,建设了漂亮的校门、食堂,在当时是不多见的花园式学校。因此,新校甫一建成,《人民日报》便在显著位置刊发该村捐资建校的典型事迹的报道,并配发了评论。

在该村小学操场一边,松柏高耸,一亭巍然。因亭柱上镌刻百龙,雕工精细,形象生动,古色古香,故名“百龙亭”。亭下八面体石碑上,除了冰心先生的题词,还有当时河南省教育委员会贺词——“一村英贤办教育,万千学子兴中华”也镌刻其上。这些在岁月中渐渐风化的文字,记载了当年的盛况与受到的鼓励。

据《河南教育通史》(2004年版下卷)介绍,1987年,时任省委书记杨析综在平舆县调研时得知,该县李屯乡不等不靠,充分发动群众,依靠自己力量,把全乡中小学建成标准化学校。于是,他及时召集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开会研究,要求省教委在全省推广其经验。集资办学热潮随之兴起,以平舆县为例,该县把集资办学列为当年头等大事,全年筹资1160万元,新建校舍4000多间,消除危房2700间,当年全县中小学实现“一无两有”。

据不完全统计,仅1990年以后全省就有省级领导30余人次、地市级领导169人次、县市级领导6877人次、乡科级领导98262人次为建设学校、发展教育捐资。

“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那些年,群众性的集资办学、捐资助学在中原大地如火如荼。1985—1995年间,全省多渠道筹集预算外资金,相当于同期国拨教育经费的68.31%,其中社会集资和群众个人捐资达45.84亿元,占总筹资的49.05%,不但有效解决了农村中小学危房问题,而且实现了“一无两有”“六配套”,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

在《灵宝市教育志》(1995年版)中,关于“集资办学”的章节可作佐证——

据载,1979年以来,(全市)群众集资办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截至1994年年底,个人集资办学万元以上的共41人,计343.15万元,为当地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志书中不仅收录了集资办学先进集体名录,还收录了捐资办学万元以上名人录,其中包括捐款68万元的五亩乡东淹村的张双旭、捐款54万元的五亩乡五亩村的贺根锁、捐款52万元的豫灵镇吴村的王百忍……这些在农村先富起来的企业家、专业户,慷慨地从所掘得的人生第一桶金中,献出对家乡教育的爱心。

集资办学,功在当代,利在千秋。1992年9月,当时的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财政部联合颁发《关于嘉奖河南省人民政府的决定》,充分肯定和表彰了我省坚持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取得的成绩。

灵宝市时任教委主任郭子奇顺应城乡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积极保护群众集资办学的热情。我清楚地记得,县域内但凡有尊师重教、捐资助学的新人新事涌现,郭主任都及时提醒我们前去采访,在教育电视台大张旗鼓进行宣传报道,营造了浓厚的重教氛围。灵宝市每年都在教师节期间对尊师重教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

当时,灵宝市教委分管集资办学的副主任王项志,被人开玩笑地称为“剪彩主任”。他出现在哪里,就意味著那里又盖起了一幢新教学楼。我们宣传科的人员多次随他上山下乡,进镇入村,一次次见证了群众对于兴办教育的热忱与壮举,一次次记录了群众对教育事业的支持与厚爱。

1994年起,灵宝市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1000多万元,先后设立“教育发展基金”“教师奖励基金”“聋哑儿童教育基金”“希望工程基金”“中小学优秀学生奖励基金”。其中,农民企业家王百忍、杨银学分别捐资100万元、80万元。这一消息,很快上了《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

2008年,为建立尊师重教、捐资助学长效机制,灵宝市政府发出成立教育奖励及救助基金会的倡议。不到1个月,先后收到16家企业捐款800万元。基金会坚持每年对困难学生进行一次性资助,解决了千余名困难学生初入大学的困难。而在乡镇,此前的2007年,豫灵镇成立了教育爱心奖励基金,募集资金64万元,在镇财政设立专户,专款专用。

在我跟踪关注县域教育变革的十年中,切身体会到广大群众对集资办学、捐资助学有着一种特殊的热情。在这些群众的心里,始终秉持着一份朴素的认知:兴教育就是做公益,捐资助学就是报效国家、服务社会、助力教育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在教育方面大幅投入,先后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课桌凳配置、“全面改薄”、“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等工程,城乡教育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望过去,我们应永远铭记——当年媒体与公众良好互动、社会贤达对捐资助学情有独钟的那段流金岁月,同时还要继续思考如何充分调动、鼓励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教育,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责 编 帕 拉)

猜你喜欢
灵宝市尊师重教集资
尊师重教,每天都是教师节
社区矫正制度的实证探索与路径解析
基于变异系数法的灵宝市土地生态敏感性分析
灵宝市“互联网+苹果”发展模式SWOT分析
河南灵宝:践行十九大 健康送群众
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
十四部门“穿透式”监管非法集资
十四部门“穿透式”监管非法集资
岁岁游学路,冷暖私塾情
农发行舒兰市支行多渠道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