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折治疗中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2018-12-22 09:45林景川
中外医疗 2018年25期
关键词:四肢骨折临床应用

林景川

[摘要] 目的 研究与分析四肢骨折治疗中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进行治疗的患有四肢骨折的94例患者(2017年4月—2018年4月),随后采取等量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传统切开复位组与微创经皮钢板组,每组47例。其中传统切开复位组患者采取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而微创经皮钢板组患者则需要采取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术进行治疗,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微创经皮钢板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情况、临床治疗效果[(15.88±1.49)d,(2.63±0.13)h,95.7%,97.9%]显著优于传统切开复位组[(18.56±1.67)d,(2.93±0.15)h, 85.1%,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肢骨折治疗中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关键词] 四肢骨折;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技术;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68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8)09(a)-0079-03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Implant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Limb Fractures

LIN Jing-chua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Quanzhou, Fujian Province, 3628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implant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limb fractures. Methods The hospital selected 94 patients with limb fractures (April 2017 to April 2018) who were treated in the hospital with randomized principles. The patients were then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equal randomization. Named as traditional open reduction group and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group, 47 cases in each group. In the traditional open reduction group, patients underwent conventional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for treatment. In the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group,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implantation was required for treatment. Subsequently,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surgery time, clinical treatment, and fracture healing were observed in both groups. Results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operation time and fracture healing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the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group[(15.88±1.49)d,(2.63±0.13)h,95.7%,97.9%] than in the conventional open reduction group[(18.56±1.67)d, (2.93±0.15)h, 85.1%,72.3%],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implant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limb fractures is significant and worthy of further promotion and use.

[Key words] Limb fractures; Traditional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implantation; Clinical application

四肢骨折是骨科疾病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一旦患有该疾病,患者往往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疼痛感,且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严重者还会丧失生活能力[1]。该院自2017年4月—2018年4月對进行治疗的患有四肢骨折的94例患者采取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技术进行治疗,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该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四肢骨折的94例患者,随后采取等量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传统切开复位组与微创经皮钢板组,每组47例。在传统切开复位组患者中,有男33例,有女14例,年龄最高为62岁,年龄最低为21岁,平均年龄为(35.65±2.14)岁。在微创经皮钢板组患者中,有男31例,有女16例,年龄最高为63岁,年龄最低为22岁,平均年龄为(35.70±2.16)岁。在这94例患者中,胫腓骨干骨折的患者有35例,Colles 骨折的患者有12例,锁骨骨折的患者有5例,股骨骨折的患者有24例,胫骨骨折的患者有17例,尺挠骨干双骨折的患者有1例。所选病例均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该次实验,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传统切开复位组:传统切开复位组患者采取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首先医师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同时选择麻醉方式,一般需要采取全身麻醉或者区域阻滞麻醉,在麻醉之后,需要对患者采取常规的手术方法来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切开复位处理,注意要用普通钢板来进行骨折固定处理,在固定完毕后,需要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冲洗处理,最后仍需采取抗生素进行抗感染处理。

微创经皮钢板组:微创经皮钢板组患者则需要采取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术进行治疗,首先医师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麻醉的方法采取全麻,麻醉过后在患者的骨折部位选取一个2~3 cm长度的手术切口,随后便需要确保患者的骨折部位能够闭合,同时分离患者的深筋膜下和骨膜外间的软组织,分离的过程需要采取骨膜剥离器,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软组织隧道[2]。但是在进行分离的过程中避免将骨膜切开,在分离之后,便可以将钢板放置于患者的骨骼表面之上,如果要保证钢板的放置准确,则需要采取X射线进行监视,选取合适的位置后,将1枚螺丝钉来植入患者的骨折位置的两端来充分固定钢板[3]。在钢板固定之后,对患者骨折处复位情况进行检测,该院采取C臂X射线机进行检测,在检测完毕后,使用2~4枚单皮质螺钉来植入远近两端来进行锁定。如果患者患有骨质疏松症,便需要使用双皮质螺钉进行锁定,在上述步骤完成之后进行确认,确认完毕后便可以对切口进行缝合处理。在手术之后的3~5 d患者可以适当地活动关节,在手术之后的5~7周患者可以适当地进行康复训练[4]。

1.3  评判标准

主要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骨折愈合情况。其中临床治疗效果分为4个等级,即优、良、可以及差,具体的分级情况如下。

①优:患者的骨折部位疼痛感完全消失,骨折部位完全愈合,且无畸形的情况[5]。

②良:患者的骨折部位疼痛感基本消失,骨折部位基本愈合,且基本无畸形的情况。

③可:患者的骨折部位疼痛感有所消失,骨折部位部分愈合,且有所畸形的情况。

④差:患者的骨折部位疼痛感未消失,骨折部位未愈合,且出现了畸形的情况。

而骨折愈合情况主要分为3个等级,即愈合、延迟愈合以及未愈合,具体的分级情况如下。

①愈合:患者的骨痂通过骨折线,且经过影像学X 线检测患者的骨折线完全消失。

②延迟愈合:患者的骨痂出现较晚,且经过影像学X 线检测患者的骨折线有所消失。

③未愈合:患者的骨折部位没有出现改善的情况,且患者的骨折部位出现无力以及不稳定的情况。

1.4  统计方法

实验采取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患者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取(x±s)进行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取[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等情况

微创经皮钢板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显著优于传统切开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的情况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在微创经皮钢板组患者中,优的人数有33例,良的人数有11例,可的人数有2例,差的人数有1例,优良率高达97.9%,而在传统切开复位组患者中,优的人数有13例,良的人数有8例,可的人数有13例,差的人数有13例,优良率为72.3%,故微创经皮钢板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切开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

微创经皮钢板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显著优于传统切开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2。

3  讨论

如果患者患有四肢骨折疾病,则需要立即进行治疗,而在临床上一般需要采取手术治疗[6],但是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治疗原则是遵循机械力学的原则,这会使得对患者的伤害较大,故在临床上很多骨科医学专家已经开始寻求新型的手术方法来取代传统手术方法[7]。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技术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当中,但是该种治疗方法的优点还尚无定论,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与分析。在张志新等[8]研究中,采取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治疗骨折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7.49±5.08)h,术中出血量为(36.98±1.09)mL,骨折愈合时间为(7.81±0.28)周,显著优于Henry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

该文就四肢骨折治疗中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显示微创经皮钢板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骨折愈合情况显著优于传统切开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四肢骨折治疗中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综上所述,在对四肢骨折的患者采取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技术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改进传统的切开复位手术方法,还可以有效地缩短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达到较佳的治疗效果,可以为临床骨科手术治疗提供治疗思路。

[参考文献]

[1]  郝兴哲, 李克俭.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骨折49例疗效分析[J]. 创伤外科杂志, 2018(1):64-66.

[2]  田玉良, 李一鹏, 于海泉,等. 经皮微创锁定钢板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26(7):717-719.

[3]  谢水安, 庄泽, 徐如彬,等. 膝关节镜下MIPPO技术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 Ⅱ~Ⅴ型骨折的临床疗效[J].临床骨科杂志, 2017(2):202-205.

[4]  苟波, 张金康, 谢晓敏,等.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胫骨干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 2017, 14(24):92-95.

[5]  王保宁, 周彦青, 杨双贵,等. 微创钢板辅助加压螺钉对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7, 38(7):832-834.

[6]  李朋, 杜传林, 杨广友,等. MIPPO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6, 41(12):1037-1040.

[7]  胡文雄, 蒋家正, 韩宏德,等.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与Henry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6, 16(3):536-538.

[8]  张志新, 周君东, 陈兴阳,等. 锁定加压接骨板结合微創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老年性胫骨中下段骨折[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7, 21(15):2378-2382.

猜你喜欢
四肢骨折临床应用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40例临床观察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
四肢骨折合并脾破裂行脾切除术后骨折内固定手术时机探讨
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手术的临床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