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塘玉元1#滑坡体综合防护治理技术

2018-12-24 15:06汪晓勤中铁十七局
数码世界 2018年7期
关键词:滑坡体抗滑桩水沟

汪晓勤 中铁十七局

1 工程概况

1.1 总体情况

云南省玉溪至磨憨线(简称玉磨铁路)站前4标,二塘玉元1#滑坡位于DK103+030~DK103+230 段左侧15~300m,线路与DK103+060~DK103+160段穿越滑坡后缘,峨嘎山隧道出口、DK103+100~DK103+141段区间路基、二塘玉元高速双线大桥0#台位于滑坡体范围内。

1.2 滑坡地质特征

二塘玉元1#滑坡平面呈圈椅状,滑坡特征明显,滑坡主轴方向约N30°E,主轴长约230m,前缘宽约110m,物质成分主要为粉质粘土,褐黄色,硬塑状,含少量碎石、角砾,石质为灰岩、砂岩等,厚10~25m;在区间路基段斜坡浅表层呈倒三角形主要分布着碎石、角砾,厚0-25m, 为大量松散体,裂隙高度发育,层间结合力差,目前该滑坡处于自然稳定状况。在施工后,斜坡在被切割开挖,岩体暂时稳定,在暴雨、加载或地震作用下,极易会引起滑坡复活。

2 总体施工方案

滑坡体综合防护的主体思路包括地表水的“截排引”、滑坡体的支挡加固、滑坡体卸载、结构物防护四大方面,由于滑坡体位于元江国家自然林保护区内,不允许卸载。在减少山体破坏的前提下,沿滑坡体区域外侧设置环型截水沟,中间设置一道垂直滑坡主轴方向的截水沟,临时便道、隧道洞口等排水体系与环型截水沟连通,防止水体渗入破坏滑坡体稳定;在沿滑坡主轴垂直方向,滑坡体中心位置附近设置抗滑桩,形成整体锚固。峨嘎山隧道出口线路右侧、洞口段路基线路右侧设置抗滑桩;洞口段路基抗滑桩设土钉墙、锚杆框架梁、桩基托梁及衡重式路基挡土墙、二塘玉元双线大桥桥梁设置防护桩等局部防护的措施,对滑坡体及铁路工程进行防护。

2.1 截排水

滑坡体排水处治包含滑坡体外的“截”和滑坡体内的“排”。在滑坡体外设置一道整体的环型截水沟,考虑滑坡体的地形陡峭,面积范围较大,在滑坡体中间平缓处设置一道垂直滑坡主轴方向的截水沟,加强局部截水效果;峨嘎山隧道出口洞顶仰坡设置截水沟,截水沟与路基排水系统顺接,保证洞口的稳定;路基的边沟主要是排出峨嘎山隧道和隧道洞口边坡的汇水。

2.1.1 在滑坡体边界外2m范围及滑坡体中部设置740m环形截水沟,采用0.3m厚M7.5浆砌片石砌筑,将水截流在滑坡体外。

2.1.2 峨嘎山隧道出口洞顶距开挖线5~8m设置天沟,采用C25混凝土浇筑,天沟两侧与路基排水系统顺接,引入大里程端桥头排水沟,引出滑坡体外顺接自然冲沟。

2.1.3 峨嘎山隧道出口洞口段路基采用C40钢筋混凝土浇筑,侧沟水引入大里程端桥头排水沟,引出滑坡体外顺接自然冲沟。

2.1.4 施工便道进场时,根据整体规划,便道边沟采用0.2m厚C20混凝土浇筑,将便道排水与环型截水沟顺接,防止汇水侵入滑坡体。

2.2 抗滑桩

滑坡体处治最重要的是滑坡体的加固,在沿滑坡主轴垂直方向滑坡体中心位置附近设置21根抗滑桩,起到整体加固作用;在峨嘎山隧道出口洞口线路左侧设置5根抗滑桩,与洞口路基线路左侧9根抗滑桩,形成一个抗滑桩群,对洞口和路基边坡起局部加固作用;二塘双线大桥位于滑坡体尾端,设置防护桩起到保护桥梁桩基的作用。

2.2.1 线路左侧距左线100m左右滑坡体中心位置设21根埋式抗滑桩,抗滑桩短边垂直于滑坡主轴,且与对应线路左线夹角为26.2 ,桩截面为2.0m*3.0m,桩间距(中~中)为5m,桩长27~29m,桩身采用C45钢筋混凝土,为防止桩顶空桩积水,采用C15片石混凝土回填至地面线。

2.2.2 峨嘎山隧道洞口线路右侧设置5根抗滑桩,截面尺寸2.0m*3.0m,桩间距(中~中)为4~5m,桩长20m,桩身采用C35钢筋混凝土。

2.2.3 峨嘎山隧道洞口外路基线路左侧设9根路堑锚固桩,锚固桩桩间距(中~中)为5.0~6.0m,桩截面采用1.75m*2.75 m~2.0m*3.0m,桩靠线路侧边缘距左线线路中心距离为10.5m,桩长22~30m。桩身采用C45钢筋混凝土。

2.3.4 二塘玉元双线大桥1号~5号墩设置防护桩。根据地形,在滑坡体侧设24根防护桩,截面尺寸1.5m*2.0m~2.0m*3.0m,桩间距(中~中)为5~6m,桩长12~26m,桩身采用C35钢筋混凝土。

2.3 路基边坡防护

路基边坡防护主要包括洞口段边仰坡防护,路基线路右侧的锚钉墙和锚杆框架梁防护,线路左侧桩基托梁及衡重式挡土墙。

2.3.1 峨嘎山隧道出口洞口抗滑桩墙顶自然边坡采用3m间距的锚杆框架梁内灌草护坡加固,框架梁节点间距采用3m, 正方形布置,采用C40混凝土浇筑,锚杆采用Φ32mm的HRB400螺纹钢制作。

2.3.2 峨嘎山隧道出口洞口抗滑桩桩间设置土钉墙,墙面坡度1:0.15。土钉筋采用Φ32mm的HRB400钢筋制作,土钉与墙面垂直,与水平面夹角8.53°,正方形布置,土钉间距1.2m;土钉长10m;土钉墙底端设置脚墙,顶宽0.6m;高1.2m,埋深0.3m,胸坡同土钉墙胸坡,采用C40混凝土浇筑。锚钉墙施工工艺:边坡开挖、修整→钻机就位→施作锁顶锚杆→喷射5cm混凝土→施作锚钉→铺设第一层钢筋网→下一层施工→铺设第二层钢筋网→浇筑面板→浇筑混凝土墙脚。抗滑桩、桩间土钉墙、脚墙及框架梁对隧道洞口及路基段形成整体防护,防止运营期间危害行车安全。

2.3.3 峨嘎山隧道出口边、仰坡采用锚杆框格梁,锚杆长6m。

2.3.4 靠近桥台端路基线路左侧半填半挖,设置桩基托梁及衡重式路肩挡土墙。设置6根桩基,截面尺寸2.0m*1.5m,桩间距(中~中)为4.36m、4.62m,桩长5.25~7.5m,桩身采用C45钢筋混凝土。挡土墙采用C40片石混凝土,在墙底和墙背分别设置一层钢筋网进行抗裂,钢筋网采用HPB300钢筋制作,钢筋直径φ6mm,间距200mm。

3 监控量测

滑坡体监测量测内容主要为位移监控和人工巡视,在就近通视条件好位置处设置照准点和置镜点。

3.1 人工巡视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巡视主要内容为:滑坡体地表有无新裂缝、坍塌发生,原有裂缝有无扩大、延伸;滑坡体地表有无隆起或下陷,滑坡体后缘有无裂缝,前缘有无剪口出现,顺坡岩层有无滑动现象;排水沟、截水沟是否畅通、排水孔是否正常;有无新的地下水露头,原有的渗水量和水质是否正常。

3.2 滑坡体坡面的变形观测是指在平台上设置位移监测桩作为变形观测点,利用精度为1″的全站仪进行观测,采用直角坐标法量测。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从而了解滑坡体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它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宏观监测方法。

在滑坡体中心、隧道洞口及路基抗滑桩群选取位置布设位移监测桩。对各项监测数据进行测量,每次观测结束后,将合格的监测数据形成“变形监测成果表”,根据监测成果绘制水平位移及沉降随时间关系曲线。施工期还应反应施工过程,并及时进行变形分析几信息反馈。监测边坡稳定状态,为安全施工提供指导依据。

4 注意事项

4.1 滑坡体内、外必须形成完整的排水体系,隧道洞口、路基及滑坡体内的自然冲沟与滑坡体外自然沟顺接,严禁出现断头沟。环型截水沟靠山顶与自然边坡顺接,以便自然边坡水顺利进入截水沟内。排水沟施工过程中注意对沟坑进行人工夯实,每隔10~15m设置一道2cm的伸缩缝,缝内全断面采用沥青封闭,以确保工程质量。

4.2 规划施工便道时尽量避开滑坡体,结构物在滑坡体内的,施工便道以浅填方式通过,不得深挖。

4.3 抗滑桩施工前结合图纸、现场地形地貌及线位关系,准确定位抗滑桩位置。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滑坡整体稳定监测,不得在堆积体上堆放施工材料和用作拌和场地。抗滑桩采用跳孔开挖。

4.4 抗滑桩施作完成,经检验合格后,桩顶以上空桩部分采用C15片石混凝土填筑至原地面,不得形成积水坑。

5 总结

5.1 水是滑坡的主要诱导因素,松散的土层透水性良好,在植被破坏后,大量雨水渗入坡体,再加上施工场地内的加载影响,对经软化后的土层,极易产生滑坡体复活,因此做好防排水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5.2 抗滑桩是一种工期和质量均易保障的滑坡体治理措施,这是点的防护,再配合土钉墙及锚杆框架梁,使其连为一个整体,对施工区间的安全保障具有重大的意义,可以预防因加载影响的部分效果。

5.3 监控量测是动态引导施工,根据施工前、后的监控量测数据显示,滑坡体综合治理在施工过程中影响甚微,施工后滑坡体处于稳定状态。

在滑坡体中安全的施工,不是单方面的原因,是综合治理的效果。二塘玉元1#滑坡体的安全施工,得益于各个方面的配合与协作,综合防护治理措施在此处成功运用,可为类似的工程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滑坡体抗滑桩水沟
试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滑坡体浅埋隧道进洞分析及应对措施
掉进水沟
浅谈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抗滑桩设计关键要点
小蚂蚁过水沟
你能跨过那条水沟吗
T形横截面抗滑桩截面优化研究
贵州省习水县桑木场背斜北西翼勘查区构造情况
卧虎山水库溢洪道左岸滑坡体稳定分析及加固
水沟旁的蚂蚁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