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丰采不减当年 吹拉弹唱样样在行
——沈铁夕阳红艺术团

2018-12-24 02:57张美琳
乐活老年 2018年12期
关键词:团里银发艺术团

文/张美琳

1.下基层演出反响好

嘹亮的歌声、激昂的演奏、优美的舞蹈……这一幅幅画面的主角不是天真无邪的孩子,而是年过半百、红光满面的沈铁退休职工,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家——沈铁夕阳红艺术团,团里200多名团员,哪一个站出来都光彩夺目。用该团杨团长的话说,团里卧虎藏龙,哪个都不白给。

杨团长介绍,艺术团的前身是合唱队,于1994年成立,后来逐渐发展扩大,现在已有管乐队、民乐队、合唱队、模特队、舞蹈队等多支队伍。他们每年最大的任务就是下基层进行公益演出,即使没有收入,自己掏腰包,也没有一个人有怨言,而是个个冲锋在前。社区里、火车站、活动现场,总能看到这帮“老家伙”,他们丰采不减当年,吹拉弹唱样样都在行。

管乐队每年有20场公益演出

在管乐队排练的间隙,记者走进了他们中间,其中一名老同志应大家之邀即兴表演了一曲《骏马奔驰保边疆》,他边弹边唱,不仅指法娴熟,唱功也是了得。

管乐队的常队长告诉记者“:能像刚才这样表演的队员不在少数,他们退休前都有些演出基础,也很喜欢演奏。大家都退休了,闲着没事干,很喜欢聚在一起,不觉得一遍遍地排练很枯燥,反倒是找到了自己的快乐。每周固定一次排练,也不影响正常生活。一听到老伙伴们的演奏声响起,什么烦恼的事都抛在脑后了。”

常队长说,队员们平时都能付出,也很有团队精神,从不因为个人原因耽误整个队伍的排练。管乐队每年的公益演出能有20场,场场精彩,可以说大家都吹出了健康,也吹出了快乐。

合唱团曾参加省里庆祝香港回归的活动

艺术团杨团长说:“1997年,合唱团就参加了省里庆祝香港回归的活动,队员平均年龄65岁,有个别队员超过了80岁,个人素质都很高。合唱团经常参加公益演出,当然也试水过商演,虽然那么多人上台才赚了7000块钱,但是大家特别振奋,这可是咱们唱出来的劳动成果啊!”

合唱团的马团长介绍,合唱团有100多人,平时的训练更像是课堂,由外面聘请的专业老师给团里的成员上课,每节课后都留作业,根据完成的情况,分部练习。有时候为了锻炼队伍,就拉出去演出,不能只有理论没有实践啊!此外,合唱团也经常走出去进行慰问演出,反响很好。

说起这些,马团长很自豪,“我们的队伍越来越专业化,成员也很贴心,甚至自筹资金支持团里的建设,赶上有活动,他们就从家拿道具,有啥拿啥,没啥买啥,大家的学习劲头足,想表演的积极性也高。”

模特队队长自费“取经”

模特队队长刘凤退休前的工作跟模特一点都不沾边,可退休后,刘凤硬是组建了30多个人的老年模特队,自己没有模特经验,她就自费去外面学,回来再教给队里的伙伴。提起这件事,刘凤微微一笑,“退休了,做这些就是图个乐。”

模特队刚组建的时候遇到了很多困难,队员训练时起步都和音乐不合拍子,经过长期的每周一次的训练,模特队每一个人都有变化,就连腰身、气质都和原来不一样了。不久前,模特队在全国性的老年模特舞蹈大赛沈阳赛区的比赛中,还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最美不过夕阳红,艺术团的老同志正是从一点一滴的学习中收获了美丽和快乐。

2.这身段也是没谁了

3.跨省演出载誉而归

4.平时排练一丝不苟

5.边弹边唱很有气势

6.团长(右)高歌一曲

征集令

各种形式的社团生活,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过得充实有意义。我的社区我的团,如果您所在的社团够出彩、有特色,就可以联系我们一起记录社团生活的趣事和精彩瞬间,分享给大家。

联系方式:电话:22690712邮箱:lhln100@163.com

猜你喜欢
团里银发艺术团
无愧于时代的少儿文艺创作——以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创作实践为例
猫眼电影是怎么从美团里长出来的?
“银发一族”消费升级
银发网红
比翼双飞
角儿
高职院校大学生艺术团建设的改革与探讨
“银发雷锋”心系青少年
村里有支银发护卫队
“心连心艺术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