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家长的精神保卫战

2018-12-24 10:03黄昉苨
特别文摘 2018年10期
关键词:戈尔贝克苏珊

黄昉苨

流行文化对青少年精神的腐蚀,可能让每一代家长都难以控制地忧心。

让我有如此感慨的,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一场风波。1985年,美国主妇苏珊·贝克7岁的女儿问了她一个问题,差点没让她晕过去:“什么叫处女?”另一位美国母亲蒂帕·戈尔——参议员艾伯特·戈尔的妻子,给女儿买了一张流行音乐专辑,却发现里面某一首歌大段歌词描写的,分明是自慰的感受。

这两位都来自华盛顿的精英家庭,她们的丈夫一个属于共和党、另一个属于民主党,政治观点南辕北辙,但她们却在流行音乐这件事上达成了一致:太乱了,该管管。

这个故事让身在21世纪的我觉得特别新奇。世界上有全然不担心青少年沉迷游戏的家长吗?有的。但他们在担心着嘻哈、摇滚、有伤风化的歌词和青少年沉迷卡通漫画。

和我们常见的号召“政府管一管”不同,在美国,因为宪法第一修正案,苏珊和蒂帕根本不指望在国家层面上对流行音乐做任何指手画脚的事情。她们能做的,就是联合起来,成立名为“家长音乐资源中心”的民间组织,向唱片公司抗议,督促它们采取行动、荡涤乾坤。

这些忧心忡忡的母亲们甚至搜集了一份严重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流行歌曲名单,公示天下。这个榜单上的歌曲后来被称为“肮脏的15首”。这张名单现在看起来有点滑稽:名单上的歌手普林斯和麦当娜,后来都成为流行乐坛的一代标志性人物;而如今美国流行音乐里重口味的暴力、色情词汇,也把当初家长眼中的这些“有毒歌曲”衬得平淡无奇。

就像是一种轮回。在这一批家长还是小孩的时候,20世纪50年代,美国家长担心的主要是青少年沉迷漫画:当时最流行的超级英雄漫画,故事情节曲折离奇,让人欲罢不能。打打杀杀,牵涉犯罪,衣着暴露,可以说是相当不堪入目,着实危险得很。

卡通和摇滚,是美国历史上仅有的两种专门开了听证会,并且最终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控制的大众传媒文化产品。

那么,有多少艺术作品经得起“纯洁”的审视呢?

如果要以如今的价值观一一检视的话,“格林童话”的三观堪称冷酷无情,圣经故事里充满了暴力杀戮,俄狄浦斯王的故事就是一个年轻人出门旅行,顺道杀了父亲、娶了生母的残暴黄色故事。进入21世纪后,美國的大学校园开始给一些经典书目贴上警告标志,以保护学生可能脆弱的心灵:弗吉尼亚·伍尔芙的《达洛维夫人》有自杀倾向,《了不起的盖茨比》贯穿着落后的大男子主义视角,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则有反犹太主义价值观。有意思的是,至今都坚信把“脏标”贴上唱片有益社会的苏珊·贝克,倒是对这种“课堂脏标”的效果大为怀疑。

20世纪80年代,苏珊·贝克与蒂帕·戈尔的努力,迫使美国唱片公司联合会自愿给歌词会有争议的唱片贴上“警告父母:专辑内容不雅”的贴纸。

卡通或者音乐真正伤害了青少年的心灵吗?20世纪50年代或是80年代成长的那两代人,是否因此就比其他人更为堕落、更有暴力倾向?事实上,并没有研究能证实这点。人们甚至不确定“内容不雅”标签到底有没有起到净化青少年灵魂的作用。那年头,唱片生意始终兴旺。很多人说,“脏标”就像是一种索引,让小孩子知道买哪些唱片才更带劲。

但这一切都过去了。

时间已经掠过了一代人。唱片业并不因为家长们的抗议而衰败,真正颠覆这一切、让唱片退出青少年生活的,是互联网。

同样的原因,如今,很少有家长会再担心孩子沉迷于漫画或摇滚。唯一不变的,大概还是一代又一代焦虑且试图保护孩子的家长——2015年,《纽约时报》的一位撰稿人提到了自己矛盾的心情:每每见到蒂帕·戈尔和苏珊·贝克古板的形象,就想起从前热爱音乐的自己;但与此同时,当她看到自己6岁的儿子哼着一款暴力游戏的主题曲回家,也会怒得仿佛蒂帕上身,恨不得灭了这世间所有的射击电子游戏。

最终,她意识到,与其指望外力的干涉,真正管用的可能还是做好自己:“我不可能分分钟守在孩子身边,必须教会他们作出自己的选择。”

(摘自《中国青年报》)

猜你喜欢
戈尔贝克苏珊
贝贝克Populist餐吧
爸爸的微笑
呜嗷,怪兽登陆
最高贵的导盲犬
做一些能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最高贵的导盲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