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2018-12-24 10:04张静
赢未来 2018年16期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小学教育改革

张静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渐实施,小学教育在学生的整体素质教育方面越来越重要,从而加大了教学管理的工作量,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新的挑战。由于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束缚,很多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对新管理模式的改革的认知还有很大的不足,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步伐。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依然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小学教育;改革

引言

受到新课改的影响,小学教育管理模式也发生了變化,所以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就要从学生的学习需求上入手,综合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能力,以此来实现教育管理的目标,提升教育的效果$通过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同时也可以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小学教育的现状

1.1 教学方法陈旧

目前,很多地区依然沿用传统的教育方法讲课,教师单方面的讲课会使课堂内容过于枯燥乏味,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不了学生注意力。

1.2 轻视能力

我国目前采用的是教育学的形式,把教学建立在了人的被动性上,忽略了学生探索知识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小学教育的目的是学生全面发展,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但在教学中往往偏离了实际,教师过于重视学生学习成绩,轻视了学生实践能力。

1.3 过于重视学习成绩

小学教学是奠定人生的基础,学生成绩固然重要,但想要全面发展学生,不能只注重成绩,教师根据学生成绩高低对学生进行判断是一种偏激的行为,会使学生降低学习兴趣并对学习失去信息,不利于实现全面培养学生的教学目标。

1.4 忽视学生心理健康

现在的学校主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分数评价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强化教学,为了考试成绩给学生施加压力,使学生在巨大的压力下循此往复的学习,久而久之会造成学生对课堂的恐慌$排斥上学,并感到焦虑和自卑。为提高自身成绩,学生在考试中会采用抄袭等手段,甚至还会相互配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危害。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改革策略

2.1 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加强教研工作

传统教学观念扎根比较深,很多教师对现代化素质教育的适应程度不高,无法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在素质教育方面不知如何与之有效结合进行教学。所以,很多教师一直处于盲目状态,教学质量因此有所下降。还有一部分教师多以形式化的教学活动来迎合素质教学,忽视了实质的教学内容。比如,素质教育中的情境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思考,并阐述自己思考所得的观点,增强课堂的活跃气氛,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并不存在任何的思考价值,甚至过于简单,学生无须思索就能很快答出。并且有的问题答案比较单一,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让学生思考没有学习价值的问题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是没有帮助的,学生的思想层次也不会得到改变,并且教学效果不佳,还浪费时间。所以,教学教研需要在教育管理中渗透,具体落实。

2.2 教育管理模式改革

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良好发展与成长需要健全和完善的管理制度,这也是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将严谨的规章制度运用到实际管理模式当中,促进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学校所定制的规章制度,既可以帮助教师巩固自身专业,加强责任意识,还可以促进教师在全身心投入工作中的同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细致化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这样不仅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还可以大大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

2.3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积极的一面,从而主动进入到学习中去。尤其是对于学困生,要避免直接的指责,要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也要具备充足的耐心,帮助学生树立起学好这一知识的信心,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4 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就我国现阶段的小学教师队伍来说,还要做好壮大与充实工作,尤其是对于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较慢的地区来说,受到人口外流与政府投入少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基础设施与学校规模上发生了变化,加之教师薪资水平不高,打击了先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影响到了学校中的教育质量。针对这一现象,国家方面就要制定出相应的制度与措施,鼓励专业素养高与综合能力强的教师参与到教学中去,以此来提升小学教育的质量与水平,同时还要保证学生的受教育程度。其次,可以借助提升薪资待遇等方法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

2.5 完善教育评估体系

在素质教育的发展下,小学教育就要做好改革与创新工作,坚持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学校方面也要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满足学生发展需求。通过不断的改革与发展,从不同的角度上进行评价,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可以说,只有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所以教师要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此来保证评价的针对性。

结束语:总而言之,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对小学生的茁壮成长以及学校的良好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学校管理者一定要在当前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加强整体素质教育,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开展教学活动,将多元化教学推广开来,促进小学教育教学的协调发展。与此同时,管理者要为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促进小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制定考核制度,以此保证学校的各项工作有序展开。

参考文献:

[1] 王春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新区,2018(05):124.

[2] 郭克平.关于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改革的有效思考[J].学周刊,2018(08):59-60.

[3] 林国栋.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思考[J].名师在线,2018(01):90-91.

[4] 肖群慧.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探讨[J].考试周刊,2018(03):141.

[5] 李青青.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教育管理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4,(06):343.

猜你喜欢
新课改背景小学教育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的创新思维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