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佛教造像分期鉴定小议

2018-12-24 10:00任先君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16期
关键词:鉴定

任先君

摘 要:佛教造像起源于印度大陆,是古希腊雕塑艺术和印度佛教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两汉之际,随着佛教的传入,佛教造像艺术也同步进入中国。北朝时期,是佛教造像中国化的重要时期。文章试图从大的风格气息上提出北魏,东、西魏,北周,北齐时期佛教造像的鉴定要点,从而对以上历史时期佛教造像的特征变化做一说明。

关键词:北朝;佛教造像;鉴定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至5世纪的印度大陆,后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佛教造像是佛教的偶像化崇拜物,也是佛教艺术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佛教诞生后直到公元前2世纪左右,佛教的崇拜物主要是代表佛祖的白象、莲花,代表佛法法轮的车轮和一些植物纹饰,并没有以人的形体为基础而创造的佛像。佛教造像最早出现于印度西北部犍陀罗地区,是佛教文化与古希腊雕塑传统相结合的产物。

佛教造像艺术随着宗教的扩散而传播开来,在两汉之际进入中国。据目前的考古发现,中国发现最早的佛陀形象在东汉末,均为贴塑或浅浮雕形式,存在于摇钱树器座或陶制罐体之上,仅仅属于一种装饰,并不占主体地位。单尊立体佛教造像出现于十六国时期,这一时期的造像受外来因素影响较多,属初创期。到了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分裂动荡,人民的宗教需求大大增加,再加上前期匈奴、羯、氐、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进入中原并纷纷建立王朝,统治者以为“佛是戎神”,加以大力提倡,佛教在南北朝时期迅速发展,佛教造像随之变得丰富起来,并完成了中国化的进程。

以地域而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南方重义理,北方重禅定。因此,中国北方建造佛教造像的热情远远大于南方,不论是石窟造像还是单体造像,都是北方多于南方。本文试图以北朝不同时期的造像为切入点,讨论分期鉴定的几个要素。

1 各时期造像风格概述

从北魏统一中国北方到隋朝一统中国,中间约有100年的时间,期间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就佛教造像而言,风格变化非常剧烈,从受外来因素的影响,迅速过渡到中国本土元素占优,完成了佛教造像的本土化进程。以下将按照上述时期分别讨论。

1.1 北魏时期

北魏是继十六国分裂局面之后在中国北部重建统一的封建王朝,由鲜卑族拓跋氏建立。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398年改国号魏,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439年,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实行汉化措施。北魏时期的佛教造像以太和年为分界线,风格存在明显的变化:

①太和年之前。北魏太和年之前的造像保留了較多犍陀罗佛像的痕迹,具体表现在:佛身体态丰满,肩膀圆阔,上半身较长;面相圆润,眉眼细长,波浪纹发髻,发纹正中有右旋轮;通常身穿袒右肩式袈裟,袈裟衣纹流畅,呈U型或V型对称分布,衣纹深刻,线条隆起,下垂质感强;单体金铜造像常有舟型背光和四角方形台座,台座上方两侧的狮子一改十六国时期的静态特征,变成了半蹲坐,有跃然而起的感觉。

②太和年之后。太和年后直到北魏分裂,佛教造像存在一次明显的中国化(或世俗化)倾向。这一时期的造像受当时世俗文人士大夫审美影响,以褒衣博带为美,佛像整体变得修长单薄,腹部略有鼓起。面部清瘦,额头高宽,眉清目秀,脸型呈汉人特征,笑容可掬。肉髻较高,发髻有螺发、磨光发髻、浅水波等几种样式。袈裟有通肩式和袒右肩式,下摆褶皱重叠,线条流畅细腻。

1.2 东、西魏时期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东、西魏时期大致继承了北魏的造像法统,风格略有变化,特别是开始扭转北魏晚期的世俗化倾向,佛回归到“天人”的路子上来。整体上看,佛的形象由秀骨清像开始向敦厚朴实过渡。佛头肉髻有磨光式、波纹发式等,且大小不一。佛衣一改褒衣博带,衣袍上下宽度相当,束腰变得不太明显了。通过有明确纪年的佛像来看,其中有一部分与上一时期不好明确区分,显示了时代审美、技术工艺的继承性。

1.3 北周、北齐时期

公元550、557年,东、西魏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北魏的历史正式结束。北周、北齐时期的佛教造在北朝和隋唐之间起到了重要的呈上启下作用,北魏晚期的世俗化倾向彻底扭转。佛身一改瘦弱模样,重新变得健壮、圆润,但是部分肩宽腰细,整体造型上长下短,呈筒圆型,比例不甚匀称。这一时期佛像面相丰润,面型略长,五官线条柔和,头部肉髻较为平缓,多为磨光发髻。佛衣轻薄,衣纹装饰简洁,线条流畅。

2 分期鉴定要点

北朝各时期佛教造像风格的变化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既继承前一时期的若干因素,又含有本历史时期的审美取向。在鉴定过程中需要将造像总体风格和细部刻画结合起来,才能得到客观的鉴定结论。关于佛像背光、头光、纹饰、台座、佛身璎珞装饰等细节问题,已经有很多专文做过论述,本文不再赘述。以下将从大的风格气息上试着做一些区分,希望能有助于这一时期的佛教造像鉴定工作。

2.1 身形身姿

前文已述,佛教造像是希腊雕塑艺术在佛教领域的延伸,希腊雕塑是在写实的基础上实现了力与美的完美融合,作品张力十足,人像眉目刻画深刻,肌肉感强。这些特征无疑对佛教造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印度犍陀罗和稍后的秣菟罗风格造像上都有十分明显的表现。传入中国后,十六国到北魏太和年之前的造像也部分继承了这些因素,佛像胸背、肩膀宽厚,上肢健壮,有力量感,因石窟造像中多为结跏趺坐姿,感觉上身明显长于下身。太和年之后的北魏造像,受时代风气影响,佛像身形迅速变得单薄,弱骨削肩、清秀飘逸,在整个佛教造像历史中,这个时期佛的形象最为世俗化,最接近活生生的人。东、西魏时期大致继承了北魏后期造像特征,并开始变得敦厚朴实。至北周、北齐时期,佛的形象彻底摆脱北魏后期的世俗化轨道,回归到神秘化的路子上来,与之前相比,这一时期佛像身形圆浑,正面上下身宽度几乎相同,造像比例有失调的现象,下肢显得粗短,开启了隋代造像的先河。

2.2 面容特征

北魏早期佛像面相方圆,眼睛大而眼角长,含微微笑意;额宽鼻挺,嘴唇较薄;肉髻高,多为波浪形发式,健陀罗风格浓厚。后期,与身形身姿相适应,佛像面容变得清癯,面颊瘦而下巴收,呈瓜子脸,发髻多为磨光肉髻,体积也较前一时期小。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佛像面部经常露出一种耐人寻味的笑意,眉眼弯曲,介于微笑与大笑之间,人间味道较浓,这也是北魏晚期佛像的一个特别明显的特征。东、西魏时期,佛像面部略丰,但是依然偏瘦,虽然依然可以见到北魏晚期那种笑眼,但是眼眉毕竟端庄起来,开始恢复那种“天人”的悲悯感。北周、北齐时期,佛像面容丰满了起来,特别是北朝晚期造像,有的已经开始具备隋唐时期的肉感面容特征,并且佛像表情也显得严肃,彻底摆脱了北魏晚期的世俗化倾向。佛的眼光向前,略下倾,似空似有,再没有人间烟火气息。

2.3 服饰

北朝佛像多着大衣,或为通肩,或为坦右肩,各时期在服饰的处理上也有明显的不同。太和年前,佛装贴身而制,厚薄适中,但是布质感、下垂感较强。北魏后期,佛像的大衣模仿当时士族穿着,褒衣博帶,下摆宽大,中略束腰,与其说是佛的袈裟,还不如说是士族的华服。虽衣纹刻画繁复,折皱较多,但是布质感不强,显得厚实,甚至臃肿。东、西魏时期,风格变化不大,但衣纹处理略有简化,增加了一些衣带上的装饰物,较北魏晚期显得轻薄了一些。至北周、北齐时期,佛装进一步变得轻薄,虽下身仍着大裙,但是更贴身。梳理北朝佛装的变化过程,可以打一个不甚恰当的比方:北魏时期佛穿的是冬装,东、西魏时期改服秋装,到了北周北齐时期就穿夏装了。至于山东青州龙兴寺佛教窖藏中出土的北齐造像,袈裟紧紧的贴于佛身,佛像身姿曲线毕露,即所谓的“曹衣出水”式,就是这种变化趋势发展到极致的情形。

3 总结

与青铜器、书画、陶瓷等文物类别不同,佛教造像的鉴定研究工作起步很晚,直到现在还有很多的问题没能完全搞清楚,北朝时期的分期鉴定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由于北朝的历史仅100年左右,又前后分为三个阶段,后两个阶段还分为东、西两个不同的区域,使这项工作显得尤为复杂。本文是笔者在佛教造像鉴定学习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仅从一个点切入做论述,特别是在分期鉴定中,主要是就大的风格气息上来讲,没有涉及细节特征。再有,东魏、西魏之间,北周、北齐之间的造像也存在一定地域差别,同一时期、同一地域因采用铜、铁、泥塑、石刻等不同质地和工艺建造的佛教造像的特征也不尽相同。因此,在鉴定实践中,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综合因素,才可能得出客观的鉴定结论。

猜你喜欢
鉴定
非正常死亡案件死亡性质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基于刑事诉讼法视域探讨法医DNA证据问题
韩国引进水稻品种的鉴定与利用评价
无毛黄瓜同源四倍体诱导及鉴定
古籍版本鉴定
浅议检察机关司法会计鉴定的主要职责
青铜器鉴定与修复初探
八种氟喹诺酮类药物人工抗原的合成及鉴定
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的鉴定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