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生活观引入数学教学的尝试

2018-12-24 10:04王洁
赢未来 2018年16期
关键词:正方形教学效果数学知识

王洁

摘要:数学,就其本身来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运用性。它来源于生产、生活实践,抽象于生活,又无处不在服务于生活。将生活观引入课堂教学符合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平时的教学当中,我运用这一理念,让数学课堂富有生活情节,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努力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现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 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教材是众多前人实践经验的结晶。对于学生来说,它仍然是一种间接经验,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处理这种直接和间接的矛盾,莫过于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和实践,再现“生活”。灵活处理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关系,找准理论与实际的衔接点,将生活情节有机地渗透到教材之中,最大限度地挖掘它的生活内涵。让课堂富有浓浓的生活气息。使学生学会透过教材产生对生活的联想,学会观察生活,通过生活的体验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例如:我在教千克和克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指导学生提前利用假期进行生活调查,并做适当的数据记载。以下是二年级寒假作业:让孩子到超市调查生活中常用物品的质量,并把商品名称、价格和质量填写在表格中,体验克与千克。(建议:从50克到10千克的都可试着掂一掂、提一提,重点体验两个500克与1000克)

课堂里,师生进行调查交流。教师将准备的一些生活用品(如洗发水、洗洁精、洗衣粉、盐、生抽、醋等)带进课堂,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比一比等活动,让孩子充分认识克与千克的区别与联系。

再如,由于三年级上册要学习“时间秒”的认识,我们在二年级暑假作业就布置了以下作业:

(一)生活中的时间——记录生活中进行的某项活动及所用时间 例: 我深呼吸( )次,用了( )秒或分钟。

又例: 我跳绳跳了( )下,用了( )秒或分钟。

(二)生活中的时间——记录生活中的外出活动时间并算出经过的时间

(三)生活中的时间——记录自己每天跑步和跳绳所用的最快的时间。

通过一系列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兴趣浓厚,无疑让学生对时间观念的建立是大有帮助的。平时的教学当中,我鼓励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通过生活与学习的互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教学过程的模拟化。

从大的生活观来说,教学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和众多的事物一样,教学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学生的思维要经历一段由感知到理解的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流程再现这一过程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例如:在应用题的学习中,学生最头疼的是对题意的理解,通俗易懂的讲解固然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让学生亲身感受体验一下,印象会更加深刻。在教学中,我大胆模拟生活情节,让学生以活动的形式再现生活,使学生更加直接地参与实践,从而学得轻松,学得实在。我在教人教版第五册教材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创设过这样的情景:课前

准备好几张线路牌,上面写有“售楼部”、“俱乐部”、“学校”、“豪

园”等站名。课堂里,我让四名学生持牌报站,一名学生当广播

员,几名学生扮演“巴士”司机,其余学生充当旅客,有的上车,有的下车,“广播员”及时“广播”各站的旅客状况。游戏结束

后,我称热打铁,安排学生小组讨论,合作编应用题。学生汇报思维结果后我再抓准时机出示例题。学生有了大量的感知,自然对例题会有清晰的理解。

三.思维方式的对比化。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针对这一心理特征,教学中有效地运用直观性原则,寻找直观操作与抽象思维之间的连接点,通过对比恰当利用迁移原则,能有效疏导学生的思维障碍,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之前,让孩子自己剪出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和长方形,在图形上测量并记录以下内容:

一条边长:( )厘米( )毫米

一条长边:( )厘米( )毫米

一条短边:( )厘米( )毫米

四条边总长: ( )厘米( )毫米

四条边总长:( )厘米( )毫米

然后再让孩子把一条线剪成四段,拼成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并记录以下数据:

这条线长( ),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 )

这条线长( ),拼成的长方形的长边长度是( ),短边长度是( )

学生通过以上的对比练习,让孩子充分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区别和联系。并且理解较为深刻,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数学知识的游戏化。

单纯的数字和符号是枯燥的。倘若将学生所学的知识以生活中休闲的游戏方式再现出来,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反馈所学知识。既保持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发展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如在教笔算乘除法这个内容时,我设计了一个解密码游戏:用吹塑纸制作漂亮的图案,一面写上计算题的答案,另一面写上鼓励性的字。导入时,我采取悬念的方式出示练习,学生迫于揭开谜底都热情高涨,表现出积极的状态,取得积极的教学效果。能力课是我校的特色课,我带了一个小组,内容是扑克牌。扑克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如何找到一个点恰到好处地渗透数学知识呢?第一课时,我出示一付牌问到:有谁会玩牌?举手者踊跃。我又问到:有谁知道这里面的数学知识?无人回答。于是我介绍开了:一付扑克牌有54张,其中大王代表太阳,小王代表月亮;剩下的52張代表一年有52个星期;四种花色代表一年有四个季节;每种花色有13张,表示每个季节有13个星期……学生用眼睛瞪着我问:扑克牌里也有数学知识?根据三年级的教学内容,我教学生玩“拼十四”、“二十四点”,学生兴趣很浓。这样玩中有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备课不要忽略生活这一具有无限魅力的视点,引导学生在数学中联系生活,又在生活中联系数学,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唯物精神。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正方形教学效果数学知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剪正方形
剪拼正方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