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学美术欣赏教学

2018-12-24 10:04王佩
赢未来 2018年16期
关键词:中学美术欣赏教学方法

王佩

摘要:中学美术欣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创造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要提高教学水平,必须要讲究一定的策略。

关键词:中学美术;欣赏教学;方法

美术欣赏是中学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担负着培养学生美育的重任和引导启发学生艺术知识与修养的职责,是我国教育传统理念中“德智体美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中学美术欣赏教学的重要性

(一)美术欣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中学美术欣赏教学的重要过程和目标所向就是,通过审美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观察力和鉴赏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个性表现能力。教师应该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作品,还要多学习和借鉴国外电视、电影等与美术作品有关的艺术文化形式,在学生们欣赏他们喜爱的美术作品同时,也能激发自己的创作热情。

(二)美术欣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创造力

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欣赏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有效的提高学生美术欣赏能力,必然不可能离开学生生活体验、文化背景以及情感诉求等方面,所以在实施美术欣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大多会让学生去对美术作品创作历程进行体验,以此来激发学生潜在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为此,中学美术欣赏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创造力。

(三)美术欣赏教学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

艺术教育说到底是人的精神文明教育,简言之,是修养、灵魂、做人的教育,对人的全身心的和谐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促进和补足作用。对艺术的欣赏,需要欣赏者把感情完全释放出去。“在艺术欣赏中,不仅需要充满了欣赏者的想象,而且在这种想象中,始终包含着感情。”如罗中立的作品《父亲》,以纪念碑式的宏伟构图,饱含深情地刻画出了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罗中立创作的时候先是受到掏粪农民的感动,之后历经曲折,最后融入了画家的全部感情。画面以细腻的刻画、强烈的视觉震撼力把观众折服了。欣赏者在欣赏时都以激动的心情、真诚的感情去观看,从画中感受到一位普普通通农民的形象代表所有受到苦难折磨的千千万万的典型的农民形象,这种升华就是艺术作品本身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

(四)美术欣赏教学能够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美术是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从原始社会的洞穴壁画开始,人们就开始以图像作为记录狩猎、耕种、生活、巫术等的手段,逐渐在生产的过程中分离出实用与欣赏为目的的艺术作品。因此,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欣赏美术要使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美术优秀美术作品的内容和价值,了解美术在特定的历史时代所反映出的特定的历史背景、时代品味和审美趣味,懂得真善美、假恶丑,懂得绘画的内容与形式,画面的点、线、面、黑、白、灰、空间、色彩等造型规律。

二、中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策略

(一)选择贴合学生身心特点的鉴赏内容和教学方式

中学生虽然身心发展较快,但是和成人相比仍然有较大不同,表现在感性思维发达、注意力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情绪波动大等方面。因此美术鉴赏课内容选取上要充分考虑这些特点,尽量选取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和身心特点的内容,而不是以自己的喜好为标准来选择作品。只有这样才能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同时可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以兴趣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挑选、推荐他们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题材,使他们既动脑,又动手。在教学方法上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要优先选择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例如分组合作探究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创造积极活泼的教学氛围。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和实物教具,从视觉、听觉、触觉上刺激学生的感官,延长他们注意力的时间跨度。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乐于感受、乐于发现、乐于表达、乐于分享。

(二)美术欣赏与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

在教学不断改革的现代化教育中,中学的美术欣赏课教学难度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有很多内容往往很难仅依靠作品和讲解便能让学生对其有深入的了解,且现代化教育强调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这也就要求现代的美术欣赏课教学能与其他的学科之间实现相互的渗透。以美术欣赏和语文教学为例,这两门学科之间的教学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语文教学课文中的语句可以用美术作品来展现,而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含义也可以语文语言的方式进行表述。再比如利用计算机的高效性,不仅能使学生感受信息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全新变化,而且能激起学生学好美术的热情。利用多媒體信息技术能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将抽象的、难以被学生理解的美术知识形象化、直观化,使学生易于接受。如播放和展示世界大战影片片段和工业革命的成果等,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可以创设课堂情境,为学生的自主欣赏创造条件,这样便强化了美术与政治、历史等学科之间的联系。可见利用各学科之间的渗透教学对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充分挖掘作品的内涵

在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无论是绘画作品还是工艺作品,无论是具体事物还是抽象概念,都是艺术家们通过精心的构思并且结合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根据自己的审美观和时代的审美思想创造出来的。美术家创作任何一件美术作品,除了通过完美的外在艺术形式揭示某一主题之外,还有其更加深层的内涵和更加深刻的意蕴,它是一种文化和精神两个层面的体现,是美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社会和时代的民族精神的体现。

总之,要上好中学美术欣赏课,美术老师就必须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既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又善于挖掘学科中的人文素养,努力探寻高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进来,与教师一起畅游在璀璨的艺术殿堂中,共同欣赏、感受和探讨,使美术欣赏课成为教师与学生共同感受美、领悟美的艺术海洋。

参考文献:

[1]韩民.中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方法探索 [J]. 美术教育研究.2017(04)

[2] 王伟.如何上好中学美术欣赏课[J].美术教育研究.2012(08)

猜你喜欢
中学美术欣赏教学方法
情感丰富的美术教育
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中学美术研究
浅谈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
可能是方法不对
浅谈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