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国学经典: 领导干部提升人文素养的“捷径”

2018-12-24 10:04周智鹏
赢未来 2018年16期
关键词:国学经典捷径领导干部

周智鹏

摘要:在领略国学经典的过程中,进行回顾性的展望,切实有效的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浩如烟海的国学典籍中,蕴涵着许多修身做人之道、为人处事之道、知人用人之道、为官为政之道及治国理政的思想智慧与执政方略。珍贵的本土化营养,值得各级领导干部,秉持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并有针对性的加以梳理,积极的转化成自身的人文素养和执政能力,而这也成为领导干部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执政能力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手段。

关键词:国学经典;领导干部;人文素养;“捷径”

从根本上来讲,一个人的内在文化涵养和人格修养很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这个人的人文素养如何,这种人文素养是深植于个体文化自觉意识中的一种精神品质。人文素养有着某种程度的超越性,对于一个人的文化情怀,文化素质,和文化品位,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同时它也是社会文明的基石。

一、领导干部提升人文素养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多次强调,对于领导干部自身的人格魅力培养,要切实有效的掌握“踱方步”的要领和方法,作为领导干部,在与人民群众进行密切沟通的过程中,在更多时候,情商比智商更加重要,也就是领导干部的人文素养。

1领导干部提升人文素养,是坚守历史使命和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担当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人文素养相当于自身的灵魂,如果只有一副躯壳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鲜活灵魂,这样的人就如同行尸走肉。在领导干部的具体管理过程中,如果只是冷冰冰的管控和治理,工作的新局面也无法进行拓展。同时,领导干部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也是充分的体现出自身的历史使命感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职责。新党章中明确宣示“两个先锋队”。十七届六中全会也着重强调“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并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宣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提升领导干部人文素养,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目标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分明确的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的政党,,领导干部要有针对性的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和爱好,培养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从根本上真正做到对于国学经典的学习与运用,为广大人民群众作出学习的表率作用。

3提升领导干部的人文素养,能在最大程度上有效继承和弘扬古典智慧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在为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而努力奋斗,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富强而谋求发展,其本身就具有着天然性的与中华文化血脉相连的品质。切实有效的提升领导干部的人文素质,能够更淋漓尽致的掌握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也能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为人之道、治国理政之道得到进一步的继承发扬。

二、利用经典回顾,领导干部提升人文素养的策略

1.领导干部提升人文素养最佳途径是回望古典,为我所用

对于中外的文明成果,特别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要进一步进行吸收和消化,充分体现出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针对性的融入现代性的思考,切实有效的转化成自身的知识,为我所用,让自身的执政素养也风清气正,帮助人民群众提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和纯洁性,也让自己的灵魂和精神也因此得到提升和飞扬。

2博古通今,才能智达天下

回望国学经典,就要展望和品味国学的丰富性和层次性,能够知古通今,鉴别得失,在国学经典中学习伦理道德,就可以知道什么是廉耻荣辱,也能够对于是非曲直辨别清楚,优秀的国学经典,能够淋漓尽致展现出我国的文化精华,也是传世之作,代表着祖宗的智慧和哲思,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通过国学经典,可以让自身博古通今,智达天下,对于治理当下的国家和提升自己的执政能力,都具有着十分重要的重要影响。

3培養胸怀天下的品格和胸怀,体现人生价值

中国对于国学经典的核心理念的研习和探究,最主要是要追求一种人生价值,提现出人生观、世界观的卓越和境界,而领导干部通过回望国学经典的魅力,感悟国学经典中的境界和品格,就会把握修齐治平,规划修身之道。在传统意义上的国学经典中,有很丰富的分类,经史子集,浩如烟海,为现代人提供着永不枯竭的智慧资源。研学经典最主要的意义就是在于运用,要切实有效的把思想内涵真正用到实际的执政理念中,从人民视角入手,把人民的疾苦放在身上,把自身的宏伟目标与人们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做人民的父母官,和最忠实的共仆。

4把修身正己立德,当作为官理政的根本要求

在国学经典中,特别是儒家思想中,一直强调的是仁的思想,仁义礼智信。以修身为本,更加强调的是,官员要以提升自身修养为基础,例如要培养自身的慎独、修身、清廉。以齐家为基,着重强调的是官员对于家庭美德的关注和重视,在具体生活中切实有效的体现出家和、孝悌、乡情(乡贤)。以治国为要,所着重强调的是,对于官员的政治品质的要求,例如,对官员政治品质的要求包含相关的方面:忠臣、良臣(能臣)、谏臣(诤臣)。吸取国学智慧中的人格素养的历史经验,能够以史为鉴,博古通今,古为今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国学经典的回溯,深刻的体味古人的智慧和历久弥新的哲思,他们能够穿越历史的时空,投射到我们的灵魂深处,特别是针对领导干部,切实有效地提升自身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就需要时时回望经典,掌握国学经典中的智慧和内涵,将情、志、人三者有机统一,对国学经典智慧的精神气韵和思想品格,进行学习和实践建设,为领导干部人格内涵、提升干部素质,特别是从根本上提升其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寻找到了一条十分有效而又伟大光明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6年

[2]石中英.20世纪教育中的国家主义:回顾与讨论[J].教育学报,2016(6):3-13.

[3] 贺昌盛.国学的知识论取向一兼与杨春时先生商榷[J].东南学术,2015(2):108- 109.

[4]曾水兵.民族性与民主性;两种维度的国家认同教育及其关系[J].教育学报,2013 (1) :21-25.

[5]袁行需.国学的当代形态与当代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猜你喜欢
国学经典捷径领导干部
捷径,是更漫长的道路
上了985才发现,拼命读书是大多数人的捷径
吟诵国学经典,提升语文素养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研究
浅谈国学经典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整合
放弃捷径
党员干部要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
参加体育运动对改善领导干部“亚健康”状态的积极影响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