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购物走向规范

2018-12-24 09:58张程
检察风云 2018年23期
关键词:进境走私购物

张程

随着中国人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优质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国内的产品已经无法完全满足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需求,因此许多国外的优质产品进入国人的眼帘,这些产品多数是质量优良但是在中国缺乏销售渠道的日常生活用品,如服装箱包、食品生鲜、日化用品、家用电器、数码产品等。

根据电商智库——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年(上)中国跨境电商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2018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4.5万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进口电商交易规模达到1.03万亿,同比增长19.4%,国内经常进行网上跨境购物的人数达到7500万人。

面对这样一个日益扩大和增长的跨境购物市场和需求,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对这个市场进行规范,以及如何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目前国内跨境购的主要模式有海外代购、直邮、保税仓发货等几种主要形式,这些模式获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规范市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性需求仍值得深思。

不靠谱的海淘

相信有过海淘经历的人都知道,跨境购物最缺乏的是靠谱的渠道。这个靠谱包括几个维度,首先是商品靠谱,与当地市场上流通的商品是一样的品质,得到的是一样的服务;其次是价格靠谱,不会高出市价太多;再次是物流靠谱,除了保证时效之外,还应保证商品的安全完好,不出现包裹损坏、丢失等情况;最后是售后服务靠谱,退换货、保修等方便快捷。

国内的购物渠道能够在以上各个方面都做到靠谱的并不多。近年来随着跨境购物人数的增多和交易金额的扩大,问题也日益突出,例如涉及跨境购物的消费类投诉占整个网络消费投诉的比重不断上升。从2017年“黑五节”期间中国消费者海外购物的情况来看,根据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大数据显示,2017年11月1日~30日,平台接到的全国网络消费用户维权案例同比增长109%,增速明显。其中跨境进口电商占比为17.01%,从投诉占比看,跨境进口电商由于“黑五”网购成为仅次于中国“双十一”网购节的第二大消费投诉热点领域。假货问题、包裹损毁、丢失,售后服务维权等都是投诉的热点。

首先是假货问题。由于网络购物无法看到实体,消费者往往只能凭借网络上有限的信息做出判断,一旦这些信息存在虚构成分,例如卖家有“刷信誉”“刷评价”的行为,那么消费者很容易就会上当。其次物流也是问题高发领域。由于海外购物的商品递送往往涉及多个环节,有不同的物流服务商参与其中,同时还要经过海关,所以一旦出现包裹损坏和丢失,消费者很难找到责任人。最后是售后服务问题,由于商品是在境外购买,即使有售后服务,国内消费者也很难享受到。

问题多多,但是一个尴尬的现实却是,由于商品是从境外直邮购买,消费行为地不在国内,所以不在本地监管部门消费投诉受理范围。也就是说消费者海外购物一旦出现问题,需要向消费行为发生地的相关管理机构投诉,然而由于语言、文化等方面的障碍,这类维权行动往往耗时耗力,成效也并不显著。因此对于许多消费者而言,一旦出现问题,实际上很难进行有效的维权。

这些不靠谱的现象也让许多消费者对跨境购物心存顾忌,从而制约着跨境购物市场的健康发展。

从不靠谱到靠谱

2018年8月3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明确将个人代购纳入监管范畴,要求实质上是从事跨境购物经营活动的要纳入电子商务经营者范畴,需要办理市场主体登记,报送身份信息和纳税相关信息。这意味着,未来代购将要以商务经营者为主体运作,而且需要采购国和中国双方的营业执照。

值得一提的是,在《电子商务法》正式施行之前,国内已经对“海淘”“代购”行为加强监管。2018年7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一起“海淘”走私案做出终审判决,被告人游某因走私进境的服饰偷逃税额共计300余万元,被法院以犯走私普通货物罪,判刑10年,并处罚金550万。一时间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也对整个海淘代购行业从业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该案中,游某从香港多家服装公司大量采购各种服饰,然后通过快递邮寄、雇请“水客”偷带及自行携带等方式带至境内,之后通过其在淘宝上设立的进口高档服装店进行销售。经统计,被告人游某在香港刷卡购买并走私进境的服饰金额共计人民币1140余万元。经核定,上述服饰偷逃税款共计人民币300余万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

五十三条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规定,走私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货物、物品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一)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二)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三)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对多次走私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走私货物、物品的偷逃应缴税额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偷逃应缴税额在二百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偷逃应缴税额特别巨大”。因此游某被判刑10年,并处罚金550万。

在这样强监管的背景之下,以往跨境购物的以个人代购为主体的渠道将会逐渐被企业主体所取代。取而代之的是更为规范化的跨境购物渠道。目前国内比较规范的跨境购物渠道主要有天猫国际、网易考拉海淘、京东全球购等,这些平台共同的特点就是采用以“保税仓”为主要形式的跨境购物模式。

保税仓模式

跨境电商保税直邮模式始于2013年,当时政府从全国八个试点城市开始跨境电商服务,主要是依托中国海关与邮政合作,建立一个自贸区。商家提前备货到保税仓,消费者下订单后,再分拣成小包后以个人物品清关发货,这种模式大幅降低了企业进口环节的赋税。对于消费者而言,从国内保税仓发货,由商家进行电子报关,大大简化了海淘流程,缩短了物流时间。同时消费者相当于是向这些平台购买商品,商品质量和服务都有了保障。

以天猫国际为例,消费者在平台上购买的商品基本上可以享受到阿里巴巴成熟的售后服务体系,即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或者支持签收30天内质量问题无忧退货。这无疑为消费者提供了一层很有力的保障,同时如果后期产生消费纠纷,消费者还可以向本地区的有关部门进行投诉维权。

除了国内保税仓之外,为了满足消费者对更为丰富多样和新鲜的海外商品的需求,这些平台又纷纷在海外建立了“海外仓”,即在商品原产地建立仓库进行集中的采购、备货,同时海外仓也允许海外商家的入驻,进行统一存储、调拨、分拣。其模式是消费者下单,商家采购,然后清关入境,递送到消费者手中。

以京东为例,目前,京东物流国际供应链已在五大洲设立超过110多个海外仓,原产地覆盖达到100%。通过海外仓进行供应链前置,能够避免增加商品不必要的物流成本,在原产地即开启商品的溯源追踪,也为打击假货和用户的购物安全提供了保障。据悉,依靠京东成熟的物流体系,京东的这种模式已经使海外直邮的进口商品平均时效提升至3.9天。

除了保税仓模式之外,还有“买手模式”,即由海外买手通过平台为国内买家代购。不少平臺为保证质量推出了直播卖货的形式,即由买手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为买家展示商品和价格。买家下单后,通过物流寄递、报关入境。这种模式随着《电商法》实施,可能面临一些变化,即买手或许需要进行工商注册成为电商经营者,而不再是以个人身份进行经营。买手模式的平台,平台对买手进行制约,同时对买家做出一定的保障承诺,从而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2018年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会上中国政府释放出了扩大进口的利好消息。在此之前的11月1日,调整后的进境物品进口税开始施行,大量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进境物品的税率大幅降低。将进境物品进口税率由15%、30%和60%三档调整为15%、25%和50%三档。无论是从政策导向,还是从实操的层面,普通消费者跨境购物无疑都将越来越便捷,越来越实惠,我国的跨境购物也必将越来越规范。

猜你喜欢
进境走私购物
前5 月查获进境濒危动植物及其制品7 800 余件
涉逃证走私行为司法解释的方法论反思——以法释〔2014〕10号第21条为切入
我们为什么选择网上购物?
圣诞购物季
智辨走私贩
广东破获“1·26”特大走私毒品案 缴毒约717公斤
山东青岛口岸首批韩国冰鲜水产品顺利进境
不可错过的“购物”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