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员深夜送外卖的借口

2018-12-24 09:58陈侃
检察风云 2018年23期
关键词:便捷性普陀区刘某

陈侃

凶徒以外卖员身份为掩护潜入小区实施抢劫,受害者遭遇午夜惊魂。如何解决网络订餐便捷性和安全性矛盾,值得深思。

在网络订餐盛行的今天,街头随处可见奔波的外卖员。正因为有了他们的辛勤工作,才使得许多人能够享受到外卖所带来的便利。然而,这些靠双手打拼的外卖员中也不乏浑水摸鱼者,在送外卖的掩护下干起不法勾当。近日,本刊记者从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普陀区检察院)了解到一起男子假借送外卖名义潜入居民住宅区实施抢劫的案件。该男子因涉嫌抢劫罪已被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诉。

深夜“外卖”

事情发生在2018年7月4日。凌晨一点多时,家住上海市普陀区的黄小姐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准备回家休息,然而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危险悄悄降临。“本案的犯罪嫌疑人刘某是一名兼职外卖送餐员,因其向网贷公司借款之后无力还款,于是便萌生了抢劫的念头。”承办检察官告诉记者,案发当晚,刚在网吧打完游戏的刘某骑着印有某外卖平台Logo的电瓶车经过被害人黄小姐所住的小区,发现后者独自一人回家。于是刘某换上外卖员制服,手里提着自己刚刚吃剩下的外卖,假装送餐尾随被害人一同进入小区。

犯罪嫌疑人刘某到案后交代,自己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戴着头盔,目的是不让监控拍到。不过,这一想法显然太过天真,他的一举一动都被现场的监控完全记录。“监控显示,进入自己所住的单元后,黄小姐并没有立刻上楼,而是先走到电梯门对面的快递柜取快递。”此时,犯罪嫌疑人刘某开始了“表演”:他先是走到电梯口假装要上楼,在发现乘坐电梯需要专门的IC卡时,他又装模作样地按下按钮等待电梯的到来。这些并没有引起黄小姐的警觉,加上刘某身穿外卖员制服,手里提着外卖,她没有多虑。等到取完快递之后,黃小姐便刷卡与刘某一同进入电梯准备上楼。

实施抢劫

被害人黄小姐所在的单元在构造上有个特点,即电梯到达2楼的时候需要先穿过一个露天的大平台才能继续上楼,这给了犯罪嫌疑人刘某可乘之机。“据被害人事后回忆说,在穿过2楼平台的时候,刘某突然从背后捂住她的嘴,并将其拖至一旁的绿化带。”被网贷逼得生活十分拮据的刘某对黄小姐表示,自己只想求财,并要求她配合。然而,受到惊吓的黄小姐不断挣扎叫喊。刘某见状便拿出随身携带的刀具对黄小姐进行威胁,并用刀刺向其胸口和膝盖,后者的右臂因挡刀被划伤。

“刘某到案后,办案人员问他为什么随身携带刀具,他辩解称自己平时一直在网吧打游戏到很晚,觉得大街上不安全所以才带着刀防身。”讽刺的是,这把所谓防身的刀,最终却被他用来当作实施抢劫的工具。经过司法鉴定,黄小姐的伤势构成轻伤。

为了保护自己不被进一步伤害,黄小姐提议通过支付宝转账给犯罪嫌疑人。不过,狡猾的刘某表示拒绝。“他觉得通过支付宝转账会暴露他的身份信息。刘某在绿化带附近找来绳子,将黄小姐手脚绑了起来。”最终,刘某从黄小姐那里抢走了手机、项链、手链以及钥匙包。“甚至在逃走的过程中,刘某还把被害人掉落在地上的快递一同抢走了。”

绳之以法

在得手之后,犯罪嫌疑人刘某没有给被害人黄小姐解开绳子,就骑电瓶车逃离了现场,并于当天晚些时候逃往杭州。此时已是凌晨两点多,黄小姐在小区花坛内,双手被捆。正巧有一住户因睡不着出门遛弯偶然经过花坛,发现了黄小姐。黄小姐告诉他自己遭遇了抢劫,让他帮忙报警。

警方在接到报案后迅速出警,并根据刘某的作案轨迹找到了那辆电瓶车,在车上发现了带有血迹的外卖员制服。当天下午,民警在杭州火车站将犯罪嫌疑人刘某抓获并押解回沪。到案后,刘某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普陀区检察院在受理本案后认为,犯罪嫌疑人刘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尾随被害人黄小姐进入小区,通过持刀威胁、刺伤、用绳子捆绑等暴力、胁迫的方式,压制被害人反抗,强行夺取被害人手机、项链、手链、钥匙包等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涉嫌抢劫罪,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寻找平衡

现如今,随着网络点餐的爆发式增长,外卖是绝大多数人的必需品之一,快捷、便利的特点也让人们对外卖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依赖。然而在这一现象的背后却存在不少安全隐患,诸如外卖小哥或者冒充外卖员的人潜入居民住宅区实施不法行为的新闻,已经不是第一次进入公众的视野。2017年11月,家住海口市的李女士正在家中洗澡,一名身穿美团外卖制服的男子借口送外卖擅自进入李女士家中,偷走了她放在桌上的平板电脑。李女士洗完澡发现,不但家中财物被盗,就连房门都是敞开着的。李女士心有余悸,如果当时这名男子另有所图的话,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些住宅区的物业出于安全考虑,不得不做出新的规定:禁止外卖、快递等服务进入小区。比如之前曾有媒体报道宁波某高档住宅区就推行了这样的规定,外卖或快递送到了,必须拨打住户的电话让其自行来取;如果已经通过网络付款,则可以将外卖或快递暂时存放在门卫室。据了解,通过这样的方法,物业的确做到了严格限制外来人员的进出,小区的安全系数相比以往有所提高,连外卖员骑电瓶车撞到人的风险也大大降低。

不过,这样做的弊端也非常明显,即外卖的便捷性大打折扣,甚至可以说毫无便捷性可言。用户选择网络订餐无非就是看中方便快捷,尤其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叫外卖可以省去很多麻烦。可是一旦外卖员无法将食品送上门,就意味着用户还是得出门。针对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上海的一些小区居民,他们都表示,在家里的时候随意性很大,穿什么都无所谓,可是如果要出门的话,即便只是去小区门口取外卖,至少也得换件衣服,十分不方便。更不用说碰到下雨天还要打伞外出。“如果自己住的单元离门卫室近一点还好,要是离得远的话,还真不如去外面解决吃饭的问题。”另一方面,禁止外卖进入小区也会提升外卖员与保安发生冲突和矛盾的概率。因此,这样“一刀切”的解决方案显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那么,究竟该如何实现外卖便捷性和安全性的平衡呢?

外卖和小区物业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客户提供服务。那么,在这共同的目标之下,双方开展合作才能找到最合理的解决办法。小区物业方面可以考虑实行外卖、快递登记备案,即在外卖员进入小区时,有门卫或者保安对其身份进行核实,并及时进行登记。有条件的小区,还可以考虑发放类似于门禁卡的临时通行证,与外卖平台方或者外卖员本人形成长期的合作机制。如果前文所述案件中,被害人黄小姐所在的小区稍稍尽一下登记与核实义务的话,就完全可以避免事件的发生。毕竟,一个在凌晨一点多送外卖的人,本身就值得注意。更何况,这个所谓的外卖员手里提的是自己吃剩下的外卖。

国内其实已经有不少住宅区开始实施这样的做法。一方面,小区保安对外卖员的身份进行登记;另一方面,外卖员主动配合小区的管理规定,出示相关证件信息。可以说,这是到目前为止解决外卖安全性与便捷性矛盾的最合适的办法。

除此之外,对于外卖平台方而言也存在可以作为的空间,比如美团外卖就与物业合作推出了一款名为“小区守卫”的小程序。这款小程序具有身份核实、出入管理、轨迹追踪等功能。当外卖员进入小区送餐时,小区保安只需要打开该小程序或扫描其二维码,就可以快速验证外卖员的身份以及订单情况,同时还可以对其进入小区后的位置进行实时追踪,随时掌控小区内外卖员的数量、所处位置、进入时长等信息。该程序目前已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的部分小区投入使用,未来还将应用到商场、医院等。这也是美团外卖首次和物业公司进行合作。美团配送事业部总经理王莆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希望首批试点成功后,于明年推广至全国各城市。”这款小程序也受到了物业方面的欢迎,他们表示:“它确实提供了便捷性,也增加了安全性。”

网络订餐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隐患,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是应该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解决其中的痛点,使其得到继续发展的空间。目前不管是外卖平台方还是小区的物业管理方,都在积极寻找解决办法。相信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最终可以实现外卖安全性与便捷性的相对平衡,杜绝安全隐患,从而真正做到为用户服务。

编辑:姚志刚 winter-yao@163.com

猜你喜欢
便捷性普陀区刘某
上海市普陀区朝春中心小学四(7)小精灵中队
I CAN DO A JUST DO——上海市普陀区管弄新村小学少先队活动掠影
I CAN DO I JUST DO——上海市普陀区管弄新村小学少先队活动掠影
已赠予的房产不是遗产
公共租赁住房的基本公共服务可达性研究
——以上海市普陀区为例
刘某的行为是否是正当防卫
配偶与他人同居,多久能追责
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
基于微视频的移动学习系统研究
食品创意包装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