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驰援A股

2018-12-24 09:58张程
检察风云 2018年23期
关键词:公司法民营企业A股

张程

自10月下旬以来,监管部门领导先后喊话救市。先是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发表“A股春天即将到来”的讲话,随后央行行长易纲也公开表示,中国股市估值水平处于较低位置。紧接着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发表讲话,要求银行等金融部门在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爆仓问题上要谨慎妥善处理,同时表示允许保险资金纾困遇到暂时性困难的优质企业。10月19日中午,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接受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等三家权威媒体的联合专访,就当前热点经济金融问题发表了谈话,表示从全球资产配置的角度,中国正成为最有投资价值的市场。1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充分肯定了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提出要减轻企业税赋负担,解决民营企業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一行两会的主要领导、主管经济工作的副总理、国家主席,先后喊话提振信心,并明确表示要解决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如此密集的讲话,绝非巧合,政府救市的决心显而易见。

在中央喊话之前,各地方政府已在采取救市措施,例如深圳、北京、上海、山东、河南等地,先后推出解决上市公司债务困局的方案,希望帮助上市公司渡过难关。面对股市艰难时刻,一时间可谓八方驰援A股。

《公司法》火速修改

2018年9月6日,证监会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正草案》(下简称《公司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截止日期为一个月后的10月5日。随后在2018年10月22日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就《公司法修正草案》作了说明。仅仅4天之后,国家主席习近平颁布2018年第15号主席令,宣布全国人大已审议通过《公司法修正草案》。

从公开征求意见到审议通过,前后用时只有50天。此次《公司法》的修改速度之快,实属罕见。

本次《公司法》修改的主要内容是其中的第142条关于回购股份的相关条款,主要变化为增加了允许回购股份的情形,简化了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决策流程,以及降低了回购股份的门槛。

从本次《公司法》修改的内容来看,鼓励上市公司积极回购的意思跃然纸上。新的《公司法》公布以后,A股40余家公司同日公告回购股份计划。其中中国平安的股份回购计划最为引人注目。根据中国平安公布的回购方案,“中国平安将根据资本市场、公司股价的波动和变化,回购公司公开发行的境内、境外股份,回购总额不超过公司发行总股本的10%。” 中国平安目前的市值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按照中国平安回购预案所说的不超过总股本的10%,理论上中国平安最高回购金额将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

显然,中国平安不可能用1000亿元进行回购,但是就目前的回购情况来看,A股回购已然是如火如荼。目前A股共有609家公司实施了回购股份计划,回购资金达340亿元左右,为历史之最。

11月9日,证监会、财政部、国资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意见》(下简称《意见》),对支持上市公司回购股份作了进一步说明。例如,明确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条件:股价低于其每股净资产,或者20个交易日内股价跌幅累计达30%的,可以为维护公司股东权益进行回购股份,也就是护盘式主动回购。同时鼓励上市公司依法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及员工持股计划。另外,对于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资金来源进行了说明,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发行优先股、债券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

显然,《意见》的出台是对此前《公司法》修正案中回购股份内容作了进一步补充,而且这个补充超出了市场的预期,对回购计划实施的条件进行了很大的放宽。

这份《意见》除了对上市公司实行回购股份的实际操作进行了说明,同时也对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之后进行再融资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说明。简而言之,就是为部分上市公司对回购股份之后公司现金流出现问题的担忧,有针对性的进行了说明:“上市公司实施股份回购后申请再融资的,在一定规模内取消再融资间隔期限制,审核中给予优先支持。”

新《公司法》出台之后,部分上市公司也修改了此前的回购股份计划,将原本计划注销的回购股份改用于员工激励计划,或者发行转换债券。将回购股份不注销,用于员工激励计划或者发行可转换债券,这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无疑更为有利。

纾困资金大举进场

一方面鼓励上市公司进行回购股份,稳定股市;另一方面,解决上市公司所面临财务危机的纾困资金也在大举进场。

10月21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通过官方微信发布消息称,将对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纾解股权质押问题的私募基金提供备案“绿色通道”。

10月22日,央行发声支援民营企业融资,宣布再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1500亿元,发挥其定向调控、精准滴灌功能,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同时引导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稳定和促进民营企业债券融资。

10月31日,中证协组织召开“证券行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系列资产管理计划”发起人会议,11家证券公司作为联合发起人签署《证券行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系列资产管理计划发起人协议》,发起行业系列资产管理计划。截至11月8日,已有国元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招商证券、广发证券、国信证券、天风证券等7家券商宣布出资金额等相关信息,出资金额合计已达205.6亿元。证券业协会表示,证券行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资管计划工作全面启动,首次出资金额不晚于11月30日前,以自有资金投入。11家证券公司作为联合发起人,出资额追加至255亿元,发起行业系列资产管理计划。

11月8日,阳光资产保险公司宣布,为纾解股票质押风险而设立的“阳光稳健专项产品”已于11月5日在中保保险资产登记交易系统完成登记,预计发行规模100亿元。此前国寿资产专项产品目标规模200亿、太平洋资产专项产品80亿、人保资产专项产品300亿。至此,保险业纾困股票质押风险专项产品已有4只,目标规模合计达680亿元。

据Wind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8日,券商、保险公司设立了总规模近900亿元的纾困民企专项产品或资管计划。

除此之外,不少地方政府纷纷设立了上市公司纾困基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北京、上海、深圳、浙江、广东、福建已经设立或者计划设立的上市公司专项纾困基金,总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11月9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表示,初步考虑对民营企业的贷款要实现“一二五”的目标,即在新增的公司类贷款中,大型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不低于1/3,中小型银行不低于2/3,争取3年以后,银行业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占新增公司类贷款的比例不低于50%。

对银行业等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中民营企业所占比例提出如此明确且较高的要求,此前从未有过。据不完全统计,现在银行业贷款余额中,民营企业贷款仅仅占25%,与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份额超过60%不成比例。但是“一二五”目标如此硬性的要求,银行业能否在满足这一要求的同时,守住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成为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

减税降费进行中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民营经济企业家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减轻民营企业税费负担,要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质性降低企业负担,加快推进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各地方政府积极响应,纷纷推出目标明确的减轻民营企业税费负担的政策。

11月2日,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在该省民营企业家表彰大会上透露,浙江出台了新一轮企业减负政策,力争全年为企业再减负1500亿元。11月4日,江苏印发《进一步降低企业负担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此次共涉及28条政策措施,预计可为实体经济企业降本减负600亿元左右。11月6日,江西印发了《关于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补充政策措施的通知》,在落实前三批130条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系列补充政策措施。明确提出,力争2018年全省企业成本降低1200亿元以上、3年累计降低2800亿元以上。11月7日,广东发布“民营经济十条”,提出持续降低民营企业成本负担。此前,广东发布了“实体经济新十条”,涵盖降低税收、用地、用电、运输、融资成本等10个方面,预计未来3年可累计为企业直接降成本超2000亿元。

1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聚焦企业关切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的通知》,推动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人社部等要抓紧制定出台降低社保费率具体实施办法,确保总体上不增加企业负担。据不完全统计,近期各地出台的降成本方案累计减负规模达万亿元。

修改《公司法》,鼓励上市公司积极自救;进行窗口指导,鼓励金融行业资金积极入市;设立绿色通道,允许地方政府、國资设立专项纾困基金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深化改革,减税降负,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从中央到地方打出了一套救市的组合拳,彰显了政府帮扶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心。

在可预见的未来一段时间,仍会看到许多帮扶民营企业的政策措施出台,八方驰援A股的现象仍会持续。

编辑:姚志刚 winter-yao@163.com

猜你喜欢
公司法民营企业A股
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中的法律形成
1月A股市场月统计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A股各板块1月涨跌幅前50名
公司的合同解释与公司法的价值分析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认缴制视野下的公司法人格否认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卷首语:《公司法》与《证券法》修改应该联动进行
一月A股龙虎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