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课堂之惑 悟生活之道

2018-12-24 10:04柏璐
赢未来 2018年16期
关键词:小松小雅小丽

柏璐

【案例背景】

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亦是归宿。人的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感悟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没有生活的品德教育是无源之水,没有生活的道德与法治课将会失去应有的生命活力。初中是人生的特殊阶段,也是道德与法治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与法治课的真谛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更好地在社会中拥有幸福的生活。

初中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的发育,他们渴望和异性同学交往;另一方面,又害怕和异性同学接触,表现得羞羞答答,甚至局促不安。帮助初中生掌握与异性之间交往的方法,有助于帮助初中生解决异性交往中的困惑,很好地指导学生学会与他人相处,幸福地享受青春生活。

【案例描述】

师:(面带微笑)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走进同学小雅的生活,观看五位同学为我们带来的情境剧表演《小雅的青春烦恼》,帮助小雅一起出谋划策,克服青春期的烦恼吧。

生:同学们一下子来了兴趣,跃跃欲试,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高涨。

学生表演:

旁白:小雅是班级的学习尖子,弹得一手好琴,而且天生一副好嗓子,是大家羡慕的对象。但是,小雅天生性格内敛,容易害羞,青春期的她也遭遇了一些烦恼。

第一幕:教室人物:小雅、小丽、小松

(小雅和她的好朋友小丽说说笑笑,走进教室,坐在了座位上,男生小松拿着作业本走向了她们)

小松:小雅,这道题目怎么做?能帮我看看吗?

旁白:小雅礼貌地接过作业本,但是因为小松离得太近,脸上不免泛起了一丝红晕,说话也开始打结……

小雅:哦,这……这道题呀,我来帮你看看。

师:同学们有异性朋友吗?有异性朋友有什么好处呢?

生:男生、女生各有优点。与异性相处,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

设计意图:

展示学生生活中的真实情景,带领学生走进课堂教学。通过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故事为贯穿整课,有助于学生感同身受,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场景取材于生活,很逼真,加之学生自己表演,可以更好的能与学生产生共鸣。

学生表演:

第二幕:操场人物:小雅、小丽

这一天,小雅与小丽在操场上散步……

小丽:小雅,有件事情我不知道该不该跟你说?(犹豫的语气)

小雅:咱们都是好朋友,有什么事就直说嘛,没关系的。

小丽:哎,但是这件事情……(欲言又止)

小雅:真的没关系的,我不会在意的,你说吧。

小丽:那我就说了。小雅,你跟小松没什么吧?

小雅:(惊讶的眼神)我跟他?我跟他能有什么?都是同学关系啦。

小丽:真的么?但是班级好多同学都在背后说你们关系不一般,有些话可难听啦。

师:大家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我们究竟应该如何与异性朋友相处呢?

生:感悟异性交往小贴士:内心坦荡、言语得当、举止得体。

设计意图:

通過好友对自己的劝诫,揭示青春期异性交往这一敏感话题以及学生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真实烦恼。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把别人的经历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在帮助别人判断的过程中学会自己选择,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人际交往。

学生表演:

第三幕:教室人物:小雅、小松

小松:小雅,马上学校要举办艺术节活动了,你打算参加么?

小雅:很不好意思,不知如何回答。

旁白:又有一天……

小松:小雅,这本书很不错,借给你看看。

小雅:我不要,你拿走吧……

旁白:小雅的话还没说完,小松便飞速走开了。无奈拿到书后,小雅便随意的翻看起来,突然,发现了里面还有一张小纸条。写着这样的内容:小雅,其实我喜欢你很久了……

师:男生猜一猜:小松送出小纸条后,会是怎样的心理呢

女生猜一猜:小雅收到小纸条后,心里会有怎样的感觉呢?

生:积极参与,各抒己见,讨论非常热烈。

师: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现场连线小雅妈妈,分享她的爱情故事...

生:安静地聆听妈妈的话。

设计意图:

通过别人的故事来讨论,避免了学生的尴尬,师生之间可以更好地互动交流。现场连线家长,通过已经拥有爱情、家庭的成年人的爱情故事来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异性交往与爱情的区别,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让学生在参与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会生活。

【案例反思】

生活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源泉,道德与法治课的目标就是要学生能运用学到的知识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引领自己的人生发展。下面就如何让道德与法治课教会学生生活谈谈我的体会。

一、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

课堂上,教师应学会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以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为素材,提出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如在讲授消费者权益相关内容时,我课前布置学生寻找实际生活中消费者权益受侵犯的案例,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作为消费者,权益被侵犯后的对策。有的同学说要学会理智对待,与商家协商;有同学说要以牙还牙,教训一下无良商家;有同学说可以打12315投诉电话给消费者保护协会求助;有同学说可以找媒体来曝光商家的行为等等。大家发言踊跃,畅所欲言,最后经过争辩与思考得出结论:消费者合法权益受侵害后,要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来解决纠纷,维护自己的权益。教师选择了合适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有话说、愿意说,调动了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学生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二、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道德与法治课可以采用图片展示、角色扮演、情境辨析、故事、视频等形式组织教学。在这些中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构架下,学生卸下了对课堂的防备、超越了说教的束缚,与教师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自由阐述自己的见解,乐在其中。通过更近距离的交流唤醒了学生内心的真实情感,说出了内心真实的体验,对于中学生心理来说,再精彩的讲授都无法代替自己的亲身感悟,只有置身其中,主动参与,才会触动学生的心灵感悟,产生思想的共鸣,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行合一的启迪。

三、通过合作、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道德与法治课应充分遵循新课程理念下的“以学生为主体” 的原则,引导学生发扬团队精神和探究精神,如小组合作讨论、合作表演小品、小组进行社会调查等,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教师在过程中适时给以提示,最后帮助归纳、总结和提升,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实现自我感悟、自我教育,让课堂充满思辨的活力,从而捍卫了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期待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课能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内心,成为沟通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桥梁,培养出会生活的青年一代,让道德与法治课程成为学生“生活的课程”。

猜你喜欢
小松小雅小丽
作家现在时·徐小雅
给“小松”洗澡
Micronodular thymic tumor with lymphoid stroma: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Grammar Teaching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小雅山房
穷人的平安路
打工老鼠
设计花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