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2018-12-25 10:53敖沛江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7期
关键词:教育策略心理健康小学

敖沛江

摘 要:农村的环境导致生源较为分散,为了更好的提供教育资源,整合生源基础,很多的农村都采取寄宿制的办学制度,小学生年纪小,也缺乏生活自理的能力,在寄宿制的制度下,他们的健康成长是学校主要关注的问题,部分学生出现想家、孤单、斗殴、逃课等问题,他们始终没有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心理的压抑制约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他们的求知之路也变得复杂而阻碍诸多,学校应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疏导,让学生在幼年期间建立起健全的价值观念,能够积极的面对生活,强化校园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奋进。

關键词:农村寄宿制 小学 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策略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学生的终身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引起教师的重视,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改变学生的错误认知,让学生在寄宿期间富有归属感,既要制定管理计划,严格的规范学生的言行,又要让学生如沐春风,感到学校对自己的关怀,寄宿中学生很多人集中在一起生活,管理上要让学生感到公平,感到自己是校园的一份子,针对个别的情况制定针对的管理措施,让家长放心,让孩子舒心。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氛围

校园应在寄宿制的制度下,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设立意见箱,收集学生的意见反馈,了解学生心理的烦闷,给学生以自由的感觉,学校可带领寄宿学生参与校内的植树,让他们尽快的融入这个大家庭中,生活区应时刻保持洁净,注意学生的安全,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寄宿制有很多的优势,学生省掉路途的时间,可早起进行集体的朗读,逐渐的衍生热爱校园的情感,消除学生想家的不安感。另外学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建立校园的心理健康辅导室,比如学生的打架事件,有的学生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直接方式,这些学生受到家庭等环境的影响,一些认知已经发生了扭曲,应及时的进行心理干预,让学生真切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可以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监管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学生学会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合作与竞争,学会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等交往原则;通过耐挫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克服成长中的困难,解除烦恼。

开设专题讲座,加强心理引导。由学校派人或到校外聘请专家为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专题讲座,开展心理咨询,教给他们缓解和消除不良心理的具体方法,使心理出现问题的孩子及时得到矫正。

二、结合寄宿制小学生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

通过对寄宿制小学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由于不同原因存在着不同的心理问题,这时作为心理教师的我们,就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结合不同学生所出现的不同心理问题,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做到对症下药,使每一位学生的心理问题都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进而形成乐观、坚强、自信的心理素质。如低年级学生在来寄宿制学校之前,父母的过渡溺爱和呵护使他们养成了娇生惯养的不良习惯,而到了寄宿制学校,由于离开了父母,他们会变得不知所措,在生活上也表现得不能自理,这些生活技能的缺乏,慢慢导致了这些学生在性格上出现缺陷,如变得喜怒无常、暴躁不安、任性孤僻、沉默寡言,针对这类学生,作为心理教师的我们,可采取如下措施来帮助他们解决心理上的问题:首先,要告诉他们具有自主生活能力的重要性,然后,配合生活指导老师教会他们各种自主生活的技能,如教会他们如何穿衣服、叠被子、梳头发、刷牙、洗脸等等,锻炼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如此,能帮助他们逐渐解决由于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所带来的心理困扰。另外,还有部分学生对父母的依赖性多、大,在寄宿制学校,学生与父母的交流被隔断,低年级学生的心不再用在学习上,而是用在了想家、想爸爸妈妈上,高年级学生则通过早恋来寻找安慰和依靠,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会变得抑郁、孤僻,形成非正式小团体,原本性格外向、活泼好动的学生也变得郁郁寡欢、沉默寡言,三三两两独自行动,针对这类学生,作为心理教师,我们要主动走近学生,与他们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和交流,对他们给予关心和爱护,也可以和他们一起玩游戏,组织团体活动,让他们暂时忘掉因为想家、寻找依赖而产生的烦恼。这样,学生在感受到了来自于我们的关爱,建立了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理性地处理与异性的关系,以及与其他同学玩耍所产生的愉悦心情,慢慢改变心理状态和自身现状,从而尽快适应班级、学校环境。

三、充分发挥集体优势,让孩子们在集体活动中感受温暖和力量

从现实来看,农村寄宿生大多都是留守孩子,这些孩子由于父母或是其中一方长时间在外,缺乏完全意义上的亲情关怀,使这些孩子要么放任自流而不思回家,要么性格孤僻而不愿交往,在性格上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如果在学校里面得不到来自他人或是集体的关怀和帮助,这些孩子将会变得更加无助,造成心理变异是迟早的事情。学校只有通过积极的倡导,并营造一个和谐友爱、团结互助的集体氛围,让帮助和交流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活动,这些孩子将会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和力量,从而促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四、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来增强孩子的合作交流及自信心

尽量让孩子们一块儿参加一些比较轻松、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如体育运动会、文艺会演、兴趣活动大赛;一块儿观看儿童电视节目,一块儿做游戏,一块儿做自己喜欢的事,增进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在宿舍内组织一些诸如自己整理生活用品、自己洗手绢、洗鞋袜、洗头、洗脚等讲卫生比赛活动,指导孩子们互相合作、共同完成指定的任务。通过这些看似简单、琐碎的生活小事,逐步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交往能力,体验集体活动的快乐,增强人际交往的自信心。

结语

综上所述,寄宿制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且艰巨的工程,作为寄宿制学校的心理教师,我们必须承担起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对班主任进行定期心理培训,积极联合学校领导、班主任、代课老师探究各种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从而帮助寄宿制学校学生解决心理困扰,使他们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薛玉清.农村寄宿制小学青春前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11):166.

[2]尉小红.孩子,我看着你成长对寄宿制小学的低年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究[J].新一代(下半月),2012(5):68-69.

[3]祁金花.浅议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上旬,2013(6):108-109.

猜你喜欢
教育策略心理健康小学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