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8年广西肝吸虫感染状况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18-12-26 10:33江宗蔚黄文成覃湘玲黄军强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感染率阳性率抗体

舒 宏,江宗蔚,黄文成,覃湘玲,曹 昭,黄军强

(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检验科,广西 南宁530022;2.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检验科;3.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 输血科)

肝吸虫病又称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asis),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胆管内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健康的人畜共患病,是胆管癌的明确致癌因素[1],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辽宁和黑龙江等省份[2-5],主要是通过食用未经煮熟或生食含有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淡水鱼、虾而感染。随着社会和信息的发展,人员的流动性更加频繁,食品的来源和饮食文化更趋多样性,肝吸虫感染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且发病率逐步上升。广西壮族自治区内的居民,尤其是南宁市周边地区有食用“鱼生”的习惯,导致肝吸虫感染率较高。为了调查广西肝吸虫的最新感染情况,为制定肝吸虫病的预防控制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来我院就诊且检测肝吸虫IgG抗体的患者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检测对象2016年1月-2018年6月来我院就诊患者,共计17629例,其中男性共12841例,女性4788例,年龄6-97岁,平均年龄45±15.1岁。

1.2检测方法标本为患者外周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后,采用肝吸虫抗体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肝吸虫IgG抗体。检测试剂由深圳华康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生产,实验操作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吸光度采用酶标仪检测,酶标仪型号为上海科华ST-360。待测标本A450 nm 吸光度值大于阴性对照2.1倍为阳性,检测同时设置空白、阴、阳性对照。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不同年度肝吸虫感染情况在2016年-2018年8月期间,来我院就诊患者且检测肝吸虫IgG抗体的17629位患者中,共检出5179例肝吸虫IgG抗体阳性病例,总阳性率为29.38%。从2016年-2018年,三个年度肝吸虫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1.83%、29.88%和36.48%,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2016年-2018年肝吸虫IgG抗体检测阳性率

2.2不同性别患者肝吸虫感染情况在12841例男性患者中,肝吸虫IgG抗体阳性为4294例,阳性率分别为33.44%;在4788例女性患者中,肝吸虫IgG阳性为885例,阳性率为18.48%,男性患者肝吸虫IgG抗体阳性率远高于女性患者,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患者肝吸虫IgG抗体检测阳性率比较

2.3不同年龄组患者肝吸虫感染情况在7个年龄分组中,肝吸虫IgG抗体阳性率最高的31-40岁、41-50岁及51-60岁年龄组,分别为32.43%、32.61%和31.90%;18-30岁和61-70岁年龄组阳性率分别为28.78%和26.03%;而<18岁组和>70岁组肝吸虫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1.81%和17.71%,远低于其他五个年龄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组人群肝吸虫IgG抗体阳性率比较

3 讨论

肝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常因食用含有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淡水鱼、虾而感染。2009年,肝吸虫感染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胆管癌Ⅰ类致癌因素[6]。据估计,我国肝吸虫感染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及东北地区,人数约为1300万,约占全世界50%,且每年有超过5000例感染者进展成为胆管癌[7]。在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受检测17629位患者来自于自治区内各地、市,肝吸虫IgG抗体平均阳性率达29.38%。从2016年至2018年,肝吸虫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1.83%、29.88%和36.48%,阳性率逐年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肝吸虫阳性患者分布具有明显性别和年龄差异,男性肝吸虫感染率远高于女性患者;且随着年龄增大,感染率随之增高,18岁以后感染率增高显著,而70岁以后则下降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曾雪梅等[8]报道的2014年1月-2014年6月期间广西部分在职人员肝吸虫感染状况,与本报道相似。这可能是因为成年男性在外就餐机会较多感染的机会就更高。而且,肝吸虫感染与饮食习惯关系密切,广西江河、鱼塘水网丰富,是肝吸虫传播和流行的疫源地。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日益频繁,饮食文化互相影响,广西肝吸虫流行范围日益扩大,一旦低流行区域居民形成食用“鱼生”饮食习惯,很快就会发展成为肝吸虫病的新流行区域[9]。

由于肝吸虫感染后,一般无明显症状,绝大多数患者是因为其他继发性疾病就诊时被检出,延误治疗时机。因此,做好肝吸虫病的防治工作,除了加强科普宣传,还要开展健康人员的肝吸虫普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猜你喜欢
感染率阳性率抗体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健康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状况研究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Ro52抗体与其他肌炎抗体共阳性的相关性研究
单克隆抗体在新型冠状病毒和其他人冠状病毒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