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的时间是慢的

2018-12-26 03:34郝昭香王艳平
江科学术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领略旅游者旅游

郝昭香 王艳平

(东北财经大学 萨里国际学院 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一、引言

随着旅游的发展与研究的深入,也伴随着旅游者与研究者等主体的年龄增长,很有必要从生命价值角度认识旅游,这将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有关旅游的时间问题。王敬武教授意识到了旅游中的时间哲学问题[1],其认为“客观时间已成为难以逾越的障碍”,但“客观时间中的文化起源论只有在文化历史中呈现意义,而文化本身却在时间意识中得到自身”,因而“以客观时间的经验来判断闲暇与旅游的关系,一定是可疑的”。其还强调了“内时间意识”的意义。但遗憾的是,有关旅游时间哲学的研究成果很少,只有个别学者讨论这一问题,而且没有发表在高影响度的专业期刊上,如讨论旅游与生活两个世界之间的时间模式问题,那是两个独立的时间系统,它们是如何发生关联的,旅游者毕竟穿梭于两个时间系统[2]。

本文既非讨论理论物理的时间也非在抒情寓意,那些都是一种与内时间意识相对的外时间意识[3],而是在思考着旅游中的时间感知问题,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时间感悟。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生命过程就是一个时间过程,这个时间是物理的,同时也是个感受、感知与感悟的时间过程。对旅游时间的讨论当然要基于对物理时间等常识性认识,但在此基础上也必然会涉及哲学问题,进而可立足于旅游者立场,也同时加入大众哲学的“我的哲学”的成分,“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也决定了本研究领域的无限可能性,本文讨论旅游的时间是快的还是慢的。

二、几个日常的时间感知现象

若对日常时间的感知与真实的钟表时间相互一致,是那么的清晰也就没有研究的必要了。只有当感知到的时间很快、很慢,很长、很短,判断是幸福时间还是难熬时间等,人们各抒己见,在这种情况下的研究才有学术意义。基于经验,在日常生活中会有以下几种很值得注意需要罗列出来的时间状况:1.当对当前所做的事情很感兴趣,沉浸于其中而流连忘返,猛然间会发现时间过得好快,时间被认为短。2.对当下的事物很厌倦,主体处于一种度日如年的焦虑状态,此时对时间的感知就很慢,认为时间真长。3.若每天都工作得很有兴趣,每天都过得很充实愉快,此时的每一天是很快,但把每一天加起来的累计则是很慢很长的,觉得假期怎么还没到来。4.过后看是很快的,认为挺过来就好了,而当时看则是很慢。5.当距离目标日还较远的时候,会觉得日子还很长而不着急。而随着那个日子的接近,就觉得分分秒秒都很快,时间越来越快,感觉时间不够用了,可谓是一种前慢后快型,那种快是一种加速。6.若是“混日子”的话,每天没有什么特别感兴趣的事情,未来也没有特定的目标日,此时人们对时间感知则是不紧不快的,与钟表时间或日历时间大致一致,甚至无视客观时间的存在。

归纳起来,兴趣于当前或无兴趣、忘我还是有我、功利还是不功利、事前事中还是事后、有目标还是没目标等,决定了人们对时间的感知。也有学者通过研究得到了如下的结论,即存在着时间高估者与低估者两类,高估者更倾向于选择即时兑现的较小奖赏[4],而在当下不太重视远期目标。就一般情况而言,人们总是希望长寿,希望每天都幸福,而幸福又是快乐的,快乐之快与幸福之长,本身就是一对矛盾。这也说明了关于时间的一个矛盾性,而哲学必然也涉及一个本质矛盾,那个矛盾是靠一言解不开的,真正的矛盾并无确定的解。

三、两个关系旅游的概念:时间领略与时间价值

对旅游时间展开认识,本文还提出旅游领略概念,即是想把旅游中的移动行走,把短时间的停看等从旅游体验项目中分离出来,可认为旅游活动包括凝视体验类和观光领略类两种,对非核心类旅游项目的一般性观赏和利用等都可称为旅游领略。如从常住地到目的地的旅行过程就属于一种领略,归来也是,在目的地的非重要活动,没花费太多时间于某一对象物的活动,以及没太上心的活动等,都属于旅游领略类项目。

领略即是“要领、要点、主旨”的意思[5],旅游者对有些项目可能不十分关心,这样不究细节的体验或也可腾出时间来而注意时间本身,那样更容易有时间意识。若说旅游体验所得到的是理解,是对对象物质性的深度关注。而旅游领略感受到的是变化,是指环境的变化,因而领略更较为直接地容易关系到时间。因为时间就是指事物的变化,这也是本文提出旅游领略概念的一个根本原因。遗憾的是,旅游领略还没有成为一个学术概念,学者偏爱于有深度的旅游体验研究,而实际上旅游领略有助于发现规律,有助于形成格局上的认知,有助于形成对目的地的把握感,有助于理解目的地与常住地的时空关系与人文联系。

本文所言的时间价值,是指在旅游中或通过旅游,旅游者对时间的长短、快慢所进行的快乐感知,也即旅游者对时间生命价值的体会过程,那是一种积极的忧患思考,但旅游的时间价值并非是孤立,而是与生活时间即“我的生命”相比较而存在的。提出时间价值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不希望总是把时间作为思考时的前提条件,以时间做条件的将功利获得作为对象,往往会忽视了时间的精神价值。这里讲时间作为一种精神,把精神作为对象,对其进行对象化处理,而把原本的物质功利对象作为条件,将原本的对象视为条件,转化为条件,即本文努力将条件与目的进行互换,将时间意识作为时间进行思考,而把外在的自然存在作为区分对象[6]。换言之,本文不认为时间就是金钱、就是效率,或曰搁置这种认识,而认为时间就是精神、就是生命。

四、旅游的时间慢于生活

(一)生活常见的两种时间状态与旅游

一是感觉日子难熬无趣,二是觉得时间不够用,这两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可用作代表时间太长和时间太短典型情景。之所以产生这两种情景,就第一种情况来看,一般情况下是因为眼下没有快乐的事可做。而就第二种情况,可认为是因为事情太多,人们这时经常以“穷忙、瞎忙”自嘲。但当为生活设置了假期,生活作为假期的前摄(the proac⁃tive)而存在[7],人们在假期可以去旅游,就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两个问题,因为假期让人觉得有盼头,假期旅游也是让人快乐的,而且旅游中基本上都是“好事”而没有杂事。如此分析,任何一个关乎时间的因果关系,都可以人为地设置另外一个因,可谓新原因,从而实现新旧共在的两因一果,只要跳出原本的生活圈子就可以寻到另一个因。两个原因分别都可以单独存在,一先在一后来,那另外一个后来的因就是旅游,而那个果在本文中原本是指时间太长和时间太短,但若当换做旅游这个原因时,那个原本不好的时间长短之果,都可以变成好的时间长短的结果(图1)。

图1 旅游与生活的时间感知比较

如果没有假期,在多数情况下的生活之人就没有盼头,很多人都盼着周末。即便一些人每天工作都很快乐,但那样的日子似乎是过得很快,因为时间没有标记[8],生活缺少节律。若是在假期还没有旅游,就不会让假期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那种天天快乐的心情也不会延伸到旅游前及旅游后的生活中。故假期增加时间的长度,旅游让生活快乐,也有让时间慢下来的作用特征等。

(二)旅游的时间既长也短

几乎人人都盼望着旅游,人人都是旅游者,条件允许的话,几乎不存在不旅游者,这说明旅游在时间上不是一分一秒的瞬间事情,旅游被认为是一段快乐美好的时光。在旅游者刚出发时也应该是这样认为的,他们渴望接下来的体验能够满足自己的期望。即便是在旅游进行中,当日子过了一半,旅游者还是较为惬意的,因为还剩有一半的时间,可能并不认为归期马上就要来了。

故在事前,旅游者所感知的旅游时间是长的,将其当做不可忽视的一段时间。而到了旅游事中,这还要分为前半程的事中和后半程的事中,处于前半程的旅游者因快乐而可能忘却时间,此时是没有时间感觉的,此阶段的时间被认为很慢。而只有当到了后半程阶段,旅游者一旦想起归期,才会意识到时间过得真快,当然这是指曾经感知所认为的较长时间过得很快。因而可认为,旅游的时间既长也短,在开始阶段认为很长,时间很慢,而在后半阶段会觉得时间很短,时间很快,可谓是当时快乐之快及认为很长与快结束时认为真快的混合物。这再次说明旅游时间是可以作为一个哲学意义时的研究对象的,感觉时间之长的快乐与感觉时间之短的恋恋不舍,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图2)。钱钟书在《论快乐》中就说过,“欢娱嫌夜短!”,可见这是一种普遍的认识,其也认为“快乐的决不会永久”[9]。

图2 旅游前半程与后半程对时间的感知差异

(三)时间作为一种资源的旅游之得

“天上一日,人间一年”,即人间的时间过得快,而天上的日子被拉长了,而人间的日子很平淡。旅游者在过后,即在事后回到常驻地的那一霎那,走出高铁或一下飞机,有种离家很长时间的感觉,而其实或许只有几天时间。遇到没去旅游的熟人或会问,“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这也说明旅游的时间相比较而言是长的,时间较慢,对旅游者而言是这样,这是与常住地比较的结果。两个时间系统一比较,旅游中经历了很多很多,而常住地依然如旧。其实时间的长短与快慢,与参照系很有关系,并一定就是慢与长配对,旅游中就是快与长组合,既快乐又较长,故而在固定的物理时间段内,旅游的时间是慢的。

换言之,旅游把时间拉长了,当常住地的一段时间被放到旅游活动中,那个时间因外在压力的减少而增长,就如气球来到高空中会膨胀一样。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解释这一现象,即旅游中的新奇很多,因而在时间里充填了许多快乐的事情,值得注意的是当希望之事很多,当把这些好事排列起来,即便是很短的时间里,当在时间轴上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起来,那时间也自然会变长的。必须把时间刻度放大多少倍,才能把这些好事一字排开。而在常住地的平时,因为有许多杂事,因而在同样时间里能引起关注的事就不多,所以在时间轴上可摆的事情就不多。有这样的说法,“这次旅游获得了一年的快乐”,就是在阐述这样一个道理。

即通过旅游和经常旅游,可增加人生感知时间的长度,这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延长了生命。如此可知,常住地对时间的感觉是,时间就是时间,也经常被说成时间就是金钱;而来到旅游之中,时间就是我的时间意识,时间是精神,时间就是快乐。从这个意义上讲,当旅游与生活结合起来,常住地的时间就是一种资源了,消耗一点常住地的时间资源,可以赚得更多的旅游的时间,那是一种精神财富,以时间换时间,获得旅游的时间红利,时间可以生产时间,时间对时间产生利润。两个时间是可以进行交换的,以短的物质时间换取长的精神时间,物质换精神,但它们的计量单位都是时间(图3)。

图3 时间作为一种资源投入的旅游时间红利

在互联网时代,很容易找到时间换空间的说法,但却找不到时间换时间的观点[10]。既然时间可以有很多种类的时间,那么时间换时间就是可能的。时间与空间是一个很有趣的思考对象,如在一个房间里,里面的人越多,总时间就越多,而每个人的时间是不会变化的,而总的空间就不会变,但每个人所分得的空间就会因人数增加而变少。马克思曾谈到“人的生产”[11]。既然人可以生产人,生产具有主体性的人,为何时间不能生产时间呢,因为时间是有意识的。本文就是在讨论旅游中时间意识的时间。

(四)已用时间与剩余时间:旅游中的时间归咎

基于前面的论述可知,在旅游前和在旅游的开始阶段,旅游者一般会认为旅游的时间是较长的,并不认为太短,一般也不会认为很长,而当旅游结束后,多会认为那个时间较长。那个时间是有长度的,甚至会认为终生难忘,但其实过了一段时间后也会淡忘的,对旅游情景的记忆也会张冠李戴的。且不论旅游前与旅游过后,即便是在旅游之中,旅游者对时间的感知也较为复杂。原因在于在这期间有两个时间,一个是已用的时间,一个是剩余时间。也就是因为有这两个时间的同时存在,让旅游这对时间的感知出现了既这也那的纠结。

本文把整个旅游中的时间一分为二,对前半程的时间认知还比较清楚,即认为剩余的时间还比较多,因而此前半阶段的旅游还比较优哉游哉,比较尽兴,时间心态比较平和。而一旦进入了后半程阶段,由于不断地临近归期,旅游者在心态上会发生变化,多少会萌生出有点紧张的感觉,唯恐耽误了规定的物理时间的归期。由于要考虑归期也不能十分尽兴的体验了,此时还要考虑如何与常住地时间系统进行对接的问题。因而在后半程阶段,旅游者会认为时间真快呀。其实这段时间并不快,只是因为前面因尽兴而忘却了时间的流逝。本文因此提出一个时间怪罪的概念,或曰时间归咎,即是指当剩余时间不多时,约束条件越来越紧,旅游者会把剩余时间的不多归于前面的旅游时间太短,归咎于时间太快了(图4)。明明是一个感知问题,却要进行客观归咎,但那可能不客观,却要顶着一个客观的标签,这在司法研究领域已成为一个理论[12]。

图4 旅游时间归咎的出现区域

其实在旅游的接待中,也经常听到接待方在送行时说这样的话:“时间太短太紧了,下次有时间再来可呆得再长一些,慢慢的感受”。当然这是一个客套话,至少有礼仪成分,但也反映了一种对时间的感知方式。那种感知方式是客观存在的,且不论那个成分是多是少,但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观事实,至少是思绪在特定的时间段里是那样感知的。

(五)旅游领略有助于感受时间

如前述所言,旅游体验特别是一种深度体验,那是一种理想的状况。旅游者会凝视与沉浸于项目之中,忘却了时间,处于一种完全的无我状态,兴奋与深沉都是一种忘却。此时的时间是飞快的,人们猛然间会意识到这一点,“怎么刚开始就结束了”,“也没多长时间啊”,“真实太短了”,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和看法。因而,学者们偏好于强调旅游体验的重要性,笔者也赞同这一观点,但同时提出了一个接续并可并列的概念,那就是旅游领略,以恢复、提示或暗示对旅游时间的注意。倒不是一定要关注时间用去了多少,而是要关心时间的精神价值作用,不能因为畅爽(flow)而忘记了时间本身的意义。因而在旅游项目建设时,不仅要有体验项目,也要有领略项目,比如穿插一些游憩项目,让旅游者不经意地会对时间及时间载体产生些许凝视,即在体验项目之间要留有时间余白[13]。

五、结论

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说是第一,其实从大尺度上说,也可认为本文只有这一个结论,那就是旅游的时间是慢的,旅游的时间是变长的。这是因为在旅游的事前事后,人们都会认为旅游时间较长,人们都将其当回事,当做一个过程,这说明那个时间是较长较慢的。而在生活中人们多以结果论事,过程长也不认为长,过程慢而嫌弃慢。为什么要从事前事后认识呢?因为旅游是暂时的,把暂时的旅游行为却当做一个过程,这正说明了旅游时间的长。第二,即便是在旅游之中,在事中的前半程,仍然会认为还有时间,不着急,只用了一点时间而已,而虽然在后半程会出现时间真快的感受,但那是一种时间归咎现象。因而不仅证明了事中的旅游时间也是慢的,而且还给出了时间归咎概念。当旅游结束后回到常驻地,会记住很多当时的事情,这也证明了旅游的时间是长的。第三,旅游的前半程时间过得慢一些,而在旅游的后半程,时间过得快一些,这完全是心理现象。第四,旅游的时间具有产出性。将生活世界的一段时间当做输入,通过旅游而生产精神的旅游时间作为输出,输出要大于输入,因而常住地的生活时间是旅游的资源,生活时间具有旅游的资源性。

猜你喜欢
领略旅游者旅游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领略中国书法之美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旅游
领略四季星空之美:春
领略四季星空之美:夏
领略四季星空之美:秋
浅论生态旅游者的分类与识别方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