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真研究,说“我”的真心话

2018-12-26 10:16张弛
教育·综合视线 2018年11期
关键词:写文章研究性课题

张弛

不少中小学教师都有疑问,教师应不应从事科研?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疑问,是因为他们不了解科研,甚至误解了科研。

当然,这首先与当前存在的一些虚假研究现象不无关系,它误导了人们的认识。究其原因,大致有两种:一是功利驱使。以抄袭、杜撰、走后门为“捷径”,违背务实求真的基本科研品格,损害了科研工作者的形象,导致了诚信危机,这也使得许多人误以为“天下文章一大抄”,于是,有人跟着效仿,有人则对其不屑一顾,还有人大呼“科研无用”。二是外界迫使。目前,科研是许多人晋升职称、评定绩效的敲门砖和硬杠杠。在行政的推动、前辈的“鼓动”、个人面子的驱动下,只得硬着头皮去“搞”科研,毫无乐趣可言。在这种状态下,难以形成什么高质量的成果,从而不得不弄虚作假。

此外,有的人过于自我封闭、过于自卑。不去实践,不作调查,更谈不上认真体会和思考科研的意义。他们把科研看得高深莫测,觉得那不是“我们这种人”所能做的事情,“还是留给专家学者吧”,从而在主观上或强烈抵触,或消极回避。

其实,人一生都在从事研究。研究是生命的存在方式,是成长的阶梯;因为,不可能任何事都会有人告知答案,而求索答案的过程,就是一项又一项没有休止的研究工作,伴随着人的终身。人生于自然,人对自然现象的求索毫无疑问就是自然科学研究;而教师从新手成长为有经验的教师乃至名师,所依靠的主要不就是教育科学研究吗?也许有人会疑惑:那些令人敬仰的名师,他们并非人人都会写文章,会做课题,他们的成长何以见得是科研的结果呢?其实,这是个人的理解偏于狭隘了。须知,写文章只是对科研结果的文字总结与思辨而已,写文章本身并不能完全代表科研。类似的,课题也仅是一种形式,其背后必须有实实在在的研究过程。这样来看,教师们不断研读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分析各类考试的风格与趋势,不断研学日新月异的学科知识,不断选择与尝试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素养,这些难道不是研究的过程与结果吗?如果说教师不需要科研,那不就代表教师不需要成长吗?

当然,如果在研究中能够有意识地借助文字来形成文章,供自己反思、与人分享,或者如果能够进一步用课题来引领,形成系统、规范的研究系列,那意义和价值就更大了,也就有希望成为未来名副其实的专家、学者。谁说基层学校的教师就不能呢?当代儿童教育家李吉林老师不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榜样吗?

近年来,笔者立足自身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主动接触科研、认识科研、感悟科研,在其中获得了真真切切的快乐!笔者感悟到:获得这种快乐的途径就是做真研究,说实在的话,说真心话。

一方面,笔者在积极做着基于学科专业的自然科学研究。在这里举一个例子:苹果被削皮以后为什么会“生锈”?即使许多学化学的人,大都认为是由其中的铁元素被氧化而造成的;包括中考在內的许多重要考试中,也往往依据这个错误的观点来命题。对此,笔者曾亲手实践,通过实验清晰证明了苹果中所含的铁元素根本不足以形成如此明显的现象,进而分析、证明其变色是源于多酚类物质的酶促褐变,相关论文被国家级期刊发表,并成为该刊首荐文章。如是成果能因此被更多人所分享,不亦乐乎?

另一方面是基于学科教学的教育科学研究。这里以研究性学习指导为例。研究性学习常被看作没用的花架子,许多教师往往应付了事。前段时间,当笔者提出要带领学生从事“水的味道”的探究活动时,有人流露出疑惑。笔者想,主要不外乎是两种质疑:其一,你真的要去花时间、花精力做研究吗?其二,都说水是无味的,还有必要去研究吗?但是,当笔者带领学生共同实践、亲自感受之后,他们信服了:不同的水的确有不同的味道,水的味道还因饮食、心态等发生变化,“我们做了有意义的真研究!”这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更浓了,信心更足了。本研究一共形成4篇独立的学生研究性学习报告和1篇教师指导过程总结报告,其中一些文章已录用或刊发在省级以上刊物。

研究的能力是可以逐步培养的,关键在于有正确的认识并愿意为此付出努力。放下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克服犹豫、畏惧的消极心理,立足本职工作,研究真实的问题、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基础的、容易的入手,逐步提高。作为基层教师的我们,也一定是可以所收获和成就的,如果自己愿意,还可以尝试着将自己真实的一家之言发表、与人分享。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试着去从事更为规范、系统的课题研究工作,从学习模仿开始,从做课题核心组成员开始,逐渐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独立能力。当然,千万要记住,在研究中应说“真心话”,净化学术风气从我做起!要知道,诚信是立人之本,也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做真研究,说“我”的真心话,我们应为,能为!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

猜你喜欢
写文章研究性课题
写文章
我写我的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数列学习中的应用探究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离题万里
关于“微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初探
利用体育活动,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研”
从课题指南或总课题中选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