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运用大数据提升社会治理新水平

2018-12-27 01:08刘国彬曾安邦
民主与法制 2018年47期
关键词:安顺开区商城

本社记者 刘国彬 曾安邦

随着信息技术和人类生产生活的交汇融合,全球数据呈现出爆发增长、海量聚焦的特点,大数据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人民生活都将产生重大影响。抓住大数据发展的时代机遇,运用大数据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是新时代的一项重大课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因此,大数据时代,如何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是新时代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

地处贵州省中西部,素有“中国瀑乡”之称的安顺是宜居、宜业的发展宝地,是我国西部大开发黔中经济区最有活力的两个核心区域之一,现辖西秀区、平坝区、普定县等8个县区,总面积9267平方公里,人口约300万。

安顺是我国甲类旅游城市。安顺域内旅游景点有闻名中外的黄果树瀑布、龙宫、格凸河等,让这片美丽的土地熠熠生辉。

安顺在大数据这场国家治理的变革中,因势利导,因地制宜,运用大数据,打造“智慧城市”,走出一条别具特色的社会综治之路。

智慧大脑

今年国庆期间,安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安顺经开区”)城乡接合部,村民孙某趁着国庆长假之际,违法突击修建房屋。房屋刚刚破土动工,就被安顺经开区的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监测到,并发出指令,安顺经开区城市综合执法等部门迅速前往拆除处置。违法建筑的拆除,得益于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的及时、有效监测。

井盖丢了、路灯坏了、马路积水了……城市小病如何尽快发现并处理?万千民生相关情况如何有效监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管理数据资源大幅增加,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平台,部门之间资源共享程度低,管理成效受限。为了破解制约社会管理的瓶颈,安顺经开区探索创建资源共享化、组织指挥一体化、社会管理智能化的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运用大数据给城市管理装上了“智慧大脑”,走出一条地方政府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社会治理的创新之路。

“用‘大脑的左半球’指挥‘大脑的右半球’。”安顺经开区党工委委员、政法委书记胡雪告诉民主与法制社记者,近年来,安顺经开区城市化进展迅速,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往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和百姓诉求已不相匹配,运用大数据探索社会治理创新,成为首要的选择。

2016年8月,安顺经开区建成大数据管理平台投入使用,总投资为600万元。目前,平台接入经开区自建交通监控设施60路、高空瞭望云台7路、公安天网卡口所有前端资源、全市所有交通监控资源及部分小区、单位内部监控资源。交管、城管、征收、农林牧水等部门入驻管理平台集中办公,依托平台对各职能部门进行统一指挥,形成“大联动”的格局,实现对城市管理的精准调度和靶向治理。

自平台运行以来,在交管方面,依托平台实现交通管理工作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体现“四大功能”:一是违法查处自动抓取。平均每月通过平台采集交通违法两万余起,有效地治理了安顺经开区的交通乱点、堵点;二是智能监控车辆。实现对车辆的轨迹记录、动态布控、实时追踪,在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精准管理。通过平台的单兵GPS定位系统和相关资源,实现交通管理指挥的扁平化、精准化以及工作情况可视化;四是实时监测,精准推送。对区内重要路段及重点场所的行车、停车情况实时监测,通过“两微”、广播等方式将信息及时推送给驾驶人。

>>智慧安顺·司法行政在线服务商城法律商场(开发区) 盘州市委政法委供图

在城管方面,通过平台自动监测及人工网巡等方式对城区街道、重点区域进行全天候、全时段监控,对城区市容市貌管理、市政设施维护、环境卫生作业、建筑渣土扬尘治理等城市管理突出问题实施有效监管。第一时间利用GPS对讲系统指令相关部门人员快速处理,达到及时、准确地完成城市管理问题的采集、传输、立案、派遣、核实、结案等程序,从而使问题得到迅速、有效的解决。

系统自动监测,通过各预置位进行24小时巡航,对发生交通事故、故意损坏开发区市政公用设施行为进行追查,有效地维护市政设施设备的完好。

平台运行以来,平均每月查处违规户外广告、野广告、扬尘、占道经营等城市管理方面问题1675起,同比增长了279.5%。

在综合执法方面,平台采用人工网巡、自动监测、现场巡查相结合,加强“拆违控违”的管理,在自动监测方面,通过违建监测平台自动巡航,对各预置位图片中的物理矢量进行分析比对,筛查出增加的建筑或物体,并据此发布处置指令。

截至目前,平台共发现查处违法建房190余起、面积17000余平方米,减少国家财政赔偿损失3000余万元。

在农林牧水方面,搭建农林牧水局、区环保分局与镇办高效、联动执法机制,依靠网巡和自动监测等方式发现森林火情、焚烧秸秆、破坏山体林地等,系统通过火苗燃烧点的“热感应”自动分析变化,通过平台发布指令,第一时间通知相关部门赶赴现场进行处置。

截至目前,共处置破坏山体林地5起、森林火情37起、秸秆燃烧240起,有效避免了更大灾害的发生。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运行至今,已受理各类综合事项治理3万余件,日均接收十余件百姓诉求,办结率超过99%,全区“两抢一盗”警情同比下降70%,电信网络诈骗警情同比下降32.8%,各类信访举报结案率、满意率达98.6%以上。

“智慧城市打造智慧管理平台,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监控,变单向管理为多元治理,变事后处置为提前预防,以智促治,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使政府从‘主观主义’‘经验主义’的模糊治理方式,迈向‘实事求是’‘数据驱动’的精准治理方式,切实提升社会安全稳定的预测、预判、预警和预防能力。”安顺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金建设说。

法律商城

“非常感谢‘法律商城’,经过医疗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总算能告慰死者的亡灵。”春雷社区居民王某拿到医疗事故的鉴定赔偿后,全家人的心中才有些释怀了。

王某的儿子因为胸膜炎在安顺某医院就医,医生在给他胸腔穿刺时,造成医疗事故,经抢救无效死亡。医患双方因此各执一词,引发纠纷,王某在无奈之下找到“法律商城”寻求法律援助。“法律商城”进行线上服务后,线下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也迅速组成由专业律师及人民调解员参加的调解小组。经过调解,医患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医院支付死者家属各项费用30余万元。

死者的“入土为安”,得益于“法律商城”快捷、便利、有效的法律服务。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胡雪告诉记者,为提高司法行政服务质量,提升群众满意度,积极应对各类社会矛盾,安顺经开区司法部门积极探索司法行政服务新路子,以大数据、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手段为一体,依托“大政法”建设格局,实行线上线下“一站式”法律服务,将司法行政和多元化矛盾调解资源整合到一起,统一对外提供司法行政便民服务,建立“智慧安顺·司法行政在线服务商城”,实现“互联网+司法行政”的管理运行模式。

“这种借鉴现代智慧城市及商品商城的理念,将司法行政服务职能从传统工作模式转变为信息化创新模式,将以往的‘求援助、找律师、办公证、要调解、寻鉴定、考司考’六大服务内容整合到商城平台,统一将各类法律服务产品在法律商城‘上架’,并配备专业法律服务工作者,实行‘一扇门进入、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让群众像在商场购物一样自主选择法律服务。商城采取‘集中受理—业务查询—自助选择—材料提供—数据上传—网上审批—限时办理’的工作流程,以‘程序规范、限时办结’为工作指南,遵循‘数据跑腿、一站式服务’的服务宗旨,并依托市司法局‘法律在线服务商城’线上服务和微信公众号,让人民群众随时随地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者登录官方网址进行相关的法律服务及相关事项申请,同时选派优秀法律工作者在商城坐班,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及办理相关事宜,极大地提高了司法行政工作效率,为实现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奠定了基础。”胡雪说。

同时,法律服务商城依托区“大政法”多元化矛盾调解机制,利用大政法下设的安全生产交通事故类、民生类、发展类三个类别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和11个矛盾调解小组,对安顺经开区的社会矛盾及时细化分解,形成“分流准、处置快、专业精”的矛盾化解格局,将人民矛盾调解引领到正确的司法程序。一方面加强与信访、综治、公安等单位的协作,对复杂的信访、矛盾纠纷案件通过相关法律政策引导,根据其种类分流到相应的调处工作小组,实行依法调解,在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搭建“连心桥”,使“大政法”系统内各部门有机衔接,实现携手办公、资源共享的格局,达到各部门既相对独立,又密切配合的效果,极大地提高矛盾纠纷调处率及群众满意度。另一方面又使得维稳工作可以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地高效运转,真正做到“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为构建和谐开发区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工作、发展和维护稳定作出卓有成效的贡献。

据统计,商城目前采集全市律师信息145条、司法鉴定机构信息3条、司法鉴定人员信息23条、调解组织信息21条、调解员信息152条、公证机构信息7条、公证员信息16条、法律援助中心信息5条;采集各类规范表格14种;各类办理流程、收费标准、法律法规信息约2000余条,以基础数据标准化从源头上助推工作流程规范化。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与上级单位和服务对象协作联动,搭建视频专线等电子平台,提供跨地域跨空间服务。

安顺经开区的“法律商城”自今年5月试运行以来,接受各类咨询200余人次,办理各类业务20余起,办结率100%;分流到各矛盾纠纷小组10起,分解率和成功率均为100%;引导上访群众走法律途径解决诉求5起。

另外,作为闻名中外的旅游景区,为了构建法治旅游区,创建平安旅游区,黄果树旅游区率先在全国试点打造“法律商城”实体店。实体店中均安装有LED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法治宣传、法律服务宣传片,配备了导读器、填表机、扫描仪、服务评价器等设备。店内每天安排工作人员坐班,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

“安顺经开区的‘法律商城’主要是为了引导群众依法、有序、理性上访,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黄果树旅游区的‘法律商城’主要是为全域旅游提供法律服务,增加了旅游咨询投诉功能。”黄果树旅游区司法分局局长肖爱民告诉记者,旅游区的“法律商城”实体店位于黄果树瀑布景区大门旁,除了为广大游客免费提供旅游法律咨询服务外,还为发生旅游纠纷的当事人提供专业咨询、诉讼及非诉讼服务。

据记者了解,黄果树旅游区的“法律商城”运行以来,为群众解答咨询1200余人次,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0余件。

“法律服务零距离,老百姓不用出门就可以享受到身边的法律服务。”安顺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本强告诉记者。目前,安顺全市正在逐步推行打造“法律商城”的实体店。

猜你喜欢
安顺开区商城
宁乡经开区“万名工人学党史”
徐州经开区打造“三个一”安全监管模式
安顺学院获批新增两个本科专业
张家港经开区统筹推进安全与发展
乡村振兴·安顺宣言
情定安顺的“白衣天使”
寻味贵州——安顺
商城
悦居商城
悦居商城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