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T检测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诊断价值

2018-12-27 06:18王霖高茜吴艳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22期
关键词:胸膜炎结核性干扰素

王霖 高茜 吴艳蓉

结合性胸膜炎是结核杆菌及其自溶产物、代谢产物进入超敏感机体的胸膜腔而引起的胸膜炎症,属于一种肺外结核病。结核性胸膜炎在临床较为常见,且检测方法很多,但目前还缺乏一种快速、准确的确诊方法。QuantiFERON-TB Gold(以下简称QFT)已被美国FDA批准作为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体外辅助诊断,也是一种最早被美国FDA批准上市的γ-干扰素释放试验产品,现在已经是第四代发展。研究发现,QFT可突破免疫力的影响,用于儿童和免疫力低下人群的结核感染检测,更加精准地诊断结核感染[1]。本次研究分析了QFT对于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依据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细菌学检查、抗结核治疗有效而确诊,其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32~57岁,平均年龄(40.8±3.5)岁。同时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非结核性胸膜炎患者60例,其中肿瘤性胸腔积液46例,肺炎积液14例,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33~55岁,平均年龄(41.1±3.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进行QFT检测和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体(PPD-IgG)检测。

1.2 检测方法

1.2.1 QFT检测 收集患者全血到3个血液培养管(TB检测管、阴性对照管、阳性对照管)中,每管1 ml。3个血液培养管均在37°C孵育16~24 h。血浆中γ-干扰素的浓度采用ELISA方法测定[2]。

1.2.2 PPD-IgG检测 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抽取患者胸腔积液标本后立即送检,用免疫斑点法检测患者胸腔积液中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体。

1.3 结果判定

1.3.1 QFT检测 定量分析γ-干扰素水平,结果判读标准详见表1。

1.3.2 PPD-IgG检测 PPD-IgG检测用固相人型PPD纯化抗原与结核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PPD-IgG),加入胶体金标记抗IgG抗体与复合物结合,形成红色圆斑点。反应板孔中央出现红色圆斑点及红线为阳性,只出现红线为阴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QFT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PPD-IgG检测,且两种检测方法的特异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结核性胸膜炎是一种常见的胸膜炎症,其感染途径包括:(1)肺门淋巴结核的细菌逆流至胸膜;(2)邻近胸膜的肺结核病灶破溃,导致结核杆菌或因结核感染的产物流入胸膜腔;(3)急性或亚急性血行播散性结核;(4)机体的变应性较高时,胸膜对结核毒素出现高度反应造成渗出;(5)胸椎结核与肋骨结核向胸膜腔溃破[3]。针式胸膜活检或胸腔镜活检已证实,结核性胸膜炎壁层胸膜中,有80%具有典型的结核病理改变,因此,结核性胸膜炎的主要发病机制是结核杆菌遍及胸膜。

大多数结核性胸膜炎为急性发病,主要症状是结核的全身中毒症状、胸腔积液引起的局部症状。结核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畏寒、乏力、食欲不振、盗汗等,局部症状有胸痛、呼吸困难与干咳[4]。患者胸痛部位多位于腋前线或腋后线下方,随着患者深呼吸或咳嗽,疼痛症状加重。随着患者胸腔内积液增多,胸痛反应逐渐减轻甚至消失[5]。胸腔积液对胸膜的刺激可引起反射性干咳,当患者体位转动时干咳现象更加严重。胸腔积液量少时,患者仅出现胸闷、气促,当大量积液对肺、心和纵隔产生压迫时,患者会感到呼吸困难。胸腔积液产生和聚集的越快、量越多,呼吸困难就越明显,甚至出现端坐呼吸与发绀[6]。体格检查、X线检查及超声检查有助于对胸腔积液进行诊断[7]。胸腔穿刺、胸腔积液的常规检查与生化检查等是诊断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必要措施[8]。我国诊断结核病的传统手段主要是敏感性较低的涂片抗酸染色法与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法,这两种方法在临床使用时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缺点,因此开始不断探讨新的方法来诊断结核性疾病[9]。

γ-干扰素释放试验的原理为:人体首次感染结核杆菌后体内会存在致敏的淋巴细胞,当人体再次接触相同的结核杆菌抗原时,致敏的淋巴细胞迅速活化为效应性淋巴细胞,释放高水平的γ-干扰素等细胞因子。因此,γ-干扰素的水平可以作为诊断结核病潜伏感染的一项指标[10]。临床对QFT检测进行结果解读时,需结合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体征与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考虑[11]。当患者具有典型结核病症状、影像学检查也支持结核病的判断并且确定排除其他疾病时,QFT阳性结果就可以支持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患者临床诊断时没有结核病患病证据也无结核病症状、病史时,QFT阳性结果可以辅助诊断患者为潜伏性结核感染;当患者结核病症状明显,但是未发现其结核病患病证据并且可排除患有其他疾病的可能性,QFT阳性结果可支持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临床治疗时可以建议试验性抗结核治疗[12]。当在高结核发病地区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中与无可靠依据确诊结核病时,QFT阴性结果可以首选排除患者患有结核病。免疫力受损、具有其他炎症干扰或患者的T细胞与阳性对照管接触无法产生γ-干扰素,可以再次检测,避免漏检。

使用QFT检测在实验时操作简单,有效减少人工干预而产生的误差。QFT操作人性化,检测相同症状时,结核杆菌T细胞检测需要8 ml血液,而QFT仅需3 ml。使用全血孵育技术,不需要采取人体T细胞,有效节省时间,其操作技术也相对简单,仪器对检测结果进行判断而不需要专人费时研究,可大量节省人力。QFT检测使用第三代抗原技术,不会与分枝杆菌产生交叉反应,其测量的γ-干扰素反应免疫状态的准确性也要优于细胞数量,检测结果是由仪器判读,软件自主分析,不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使用人工分析的结核杆菌T细胞检测主观的误差则相对较大,全自动仪器对整个工作进行检测,使得QFT检测的结果更为可靠。

表1 QFT结果判读标准

表2 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综上所述,使用QFT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诊断时,其敏感度与特异性都相对较高,与以往检测方法相比优势明显。

猜你喜欢
胸膜炎结核性干扰素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干扰素调节因子1对舌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更正
治疗猪病毒性疾病中干扰素应用
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影响因素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的护理探讨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
肝靶向干扰素对小鼠免疫毒性的初步研究
误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淋巴瘤2例分析
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加用激素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