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胶海绵微粒-TACE治疗15例大肝癌术后外周血Treg细胞的变化及意义

2018-12-27 06:40任志忠岳元勋杨晓伟张跃伟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8年12期
关键词:供血外周血机体

任志忠, 刘 影, 岳元勋, 杨晓伟, 黄 鑫, 张跃伟

1995 年 Sakaguchi等[1]首次报道在正常人外周血CD4+T细胞中有一群持续高表达CD25分子的细胞——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Treg细胞与肿瘤的免疫逃逸有关。已有研究证实,肝癌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数量增加[2]。射频消融、TACE是治疗肝细胞肝癌(HCC)有效方法,同时能够有效降低HCC患者外周血 Treg细胞含量[3-5]。 明胶海绵微粒(GSMs)-TACE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热点,术后肿瘤显著坏死是疗效的病理特征之一。本中心较早应用GSMs治疗BCLC B期和C期患者取得良好安全性和临床疗效[6],术后3 h即可见肿瘤坏死改变。本研究通过检测GSMs-TACE术后不同时间点外周血Treg含量水平,初步探讨GSMs-TACE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初次行GSMs-TACE的HCC患者15例(见表1)患者平均年龄为(47±12)岁。所有入组肝癌患者按照《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专家共识条例》,均行2种以上影像检查或肝肿瘤活检病理证实为HCC,选择患者均为大肝癌:最大肿瘤病灶直径均>5 cm。选择7名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随访截止时间为GSMs-TACE术后30 d。

表1 肝癌患者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GSMs-TACE治疗 入组肝癌患者行GSMs-TACE治疗。应用Seldinger法穿刺右侧股动脉,引入RH肝管,常规行腹腔动脉、肝总动脉造影。根据肿瘤部位、大小及肿瘤染色是否完整等情况,结合影像资料,辅助行膈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右肾动脉、肋间动脉、胃左动脉、胸廓内动脉等造影,以明确肿瘤所有供血来源动脉。术中依据肿瘤大小、微导管超选情况、有无动静脉瘘及术前的肝功能评分,选择不同直径的GSMs。应用30 mg表柔比星稀释液与GSMs制成微粒悬浮液。DSA透视下经导管缓慢推注化疗药与GSMs悬浮液至肿瘤供血动脉,停止栓塞直至出现血流停滞或对比剂反流,再次造影显示肿瘤染色完全消失。术后常规给予3~5 d保肝(2到3组保肝药:多烯磷脂酰胆碱20 mL、还原性谷胱甘肽1.8 g、复方甘草酸苷15 mL)、补液(总液体量 2 000~2 500 mL)、止吐(昂丹司琼 8 mg,盐酸甲氧氯普胺 10 mg)、止痛(地佐辛/6 h)、抗炎(头孢唑林钠 1 g,2次/d)、退热(体温 38.5℃以下物理降温,超过38.5℃赖氨匹林1 g)、抑酸(奥美拉唑40 mg)治疗。

1.2.2 血液标本采集及标本处理 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在GSMs-TACE术前1 d和术后4、10、20、30 d常规行肝肾功、血常规、异常凝血酶原、甲胎蛋白检查,术后4 d行上腹部CT平扫,术后30 d行上腹部增强CT或MRI检查。所有大肝癌患者于GSMs-TACE 术前 1 d,术后 10、22 d(15~30 d 的均值)用肝素钠抗凝剂采血管采集前臂静脉外周血2 mL,应用流式细胞技术进行外周血Treg细胞含量的测定。健康对照组与肝癌患者GSMs-TACE治疗前1 d同时采集前臂静脉血2 mL进行外周血Treg细胞含量的测定,并保存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1.2.3 Treg全血处理过程 ①使用抗凝管收集静脉穿刺的血液;②取出1个干粉试剂管(底部已有CD25/CD4/CD127/CD3抗体),加入100 μL的全血于干粉试剂管底部;③旋涡轻振荡0.5~1 s,混匀。孵育 15 min,室温(15~25℃),避光;④将 500 μL红细胞裂解液加入试管中。孵育15 min,室温,避光;⑤每测试管加入PBS溶液2 mL,振荡,在室温下离心5 min,离心力为300 g;⑥除去上清液,重复步骤5一次;⑦除去上清液,每个试管中加入PBS溶液500 μL。1 h内上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⑧流式图圈门方案:Treg:CD4+、CD3+;CD25+、CD127+Low的细胞群。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肝癌患者GSMs-TACE术前与健康人外周血Treg细胞含量

肝癌患者与健康人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患者GSMs-TACE术前Treg细胞含量,即Treg细胞(CD25+、CD127+Low)占 Th 细胞百分比(CD3+、CD4+)为(11.52±3.78)%,健康对照组 Treg 细胞含量为(8.64±1.94)%,肝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GSMs-TACE术前与术后 10、22 d外周血中Treg细胞含量变化

Treg细胞含量在TACE术后10 d有所下降(9.07±1.94)%,术后 22 d 升高至(9.96±1.48)%。外周血Treg细胞含量在术后10、22 d与GSMS-TACE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15例大肝癌患者GSMs-TACE治疗前后外周血Treg细胞含量比较

2.3 肝癌患者GSMs-TACE治疗前后影像学改变

GSMs-TACE术中DSA造影显示肝内肿瘤染色,供血动脉来来自肝右动脉。GSMs-TACE术后阻断肿瘤供血动脉,再次造影可见肿瘤染色消失(见图1)。肝癌患者介入术后第4天复查上腹部CT平扫,结果显示15例HCC患者肝内肿瘤均有不同程度蜂窝状坏死(见图2)。

2.4 肝癌患者GSMs-TACE治疗前后外周血Treg细胞流式检测图

GSMs-TACE治疗后Treg细胞含量明显升高,术后10 d下降至最低水平,术后22 d又现升高,但仍低于术前水平(见图3)。

3 讨论

图1 大肝癌患者GSMs-TACE术中DSA造影

图2 同一例患者手术前后影像学检查

图3 同一例患者GSMs-TACE治疗前后外周血Treg细胞含量流式检测图

当肝癌发生后,机体T淋巴细胞在肿瘤免疫中起调控及免疫监视作用。Treg细胞参与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形成免疫耐受,由于大多数肿瘤抗原属于自身抗原,机体对早期原发肿瘤一般处于免疫无反应状态,而这种肿瘤免疫耐受的形成与Treg细胞存在一定关系[7]。另外,Treg细胞一旦被激活,可通过抗原非特异方式抑制CD4+T细胞和CD8+T细胞,从而抑制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8]。

已有研究证实,HCC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较正常人显著上升,从肿瘤免疫学角度证实HCC的发生机制[9]。本研究对比HCC患者与健康人外周血中Treg细胞的含量,同样支持上述结论。TACE方法虽然是作为无手术切除适应证HCC有效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临床实践,但多次治疗仍有部分患者获得完全缓解,疗效机制可能与治疗前后机体肿瘤免疫功能状态相关。已有研究证实,cTACE术后患者外周血CD4+CD25+/CD4+T细胞的比例较治疗前(11.12±3.58)%,显著下降至(7.58±2.65)%[5]。

GSMs-TACE相对传统cTACE,在肝功能和肝储备功能良好前提下,彻底栓塞肿瘤供血动脉,术后肿瘤呈现蜂窝状坏死改变,肿瘤负荷短时间内大量减少,同样表现在如HCC特异性肿瘤标记物AFP数值显著下降。前期研究证实,GSMs-TACE方法多次治疗巨块型肝癌,术后6个月完全缓解率为25%,而且TACE治疗间隔平均时间为2.6个月[6]。探讨上述临床现象的原因,除充分闭塞肿瘤供血动脉以阻断其营养来源外,是否也存在肿瘤呈显著蜂窝状坏死病理改变,肿瘤负荷短时间内大量减轻,进而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正向调节作用,这方面研究还未见报道。

本研究观察术后10、22 d外周血中Treg细胞含量的变化,发现术后10 d Treg细胞含量为(9.07±1.94)%,较术前(11.52±3.78)%显著下降,表明肿瘤负荷的显著下降有助于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状态。继续观察术后 22 d Treg细胞含量为(9.96±1.48)%,仍低于术前基线水平,但较术后10 d数值略有升高。GSMs-TACE术后外周血Treg细胞的含量先下降后升高可能是肝肿瘤介入术后出现的液化坏死,在短时间内可能不会导致肿瘤进展,但由于是晚期大肝癌,残存的肝癌细胞继续生长,通过多种作用机制,从而导致外周血中的Treg细胞的含量再次升高。上述研究结果可以初步得出2个基本结论:①外周血中Treg细胞在GSMs-TACE治疗后,肿瘤大范围坏死,肿瘤负荷显著减轻,术后10 d是外周血Treg细胞最低值,可能是适时给予免疫辅助治疗的最佳时机;②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可以在1个月内持续保持,但可能随着肿瘤细胞的进一步增殖,机体免疫功能又逐渐恢复抑制状态,包括GSMs-TACE在内的肿瘤后续治疗方法要随后进行,进一步减轻肿瘤负荷,以更好恢复和提升机体抗肿瘤的免疫能力。

本研究入组患者例数较少,初步观察GSMs-TACE治疗HCC对外周血中Treg细胞含量影响,初步证实该方法对机体免疫功能可能存在正向调节作用。拟进一步扩大HCC数量,观察疗效与外周血中Treg细胞相关性,从Treg细胞角度,更加深入探讨GSMTACE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从肿瘤免疫学角度探讨GSMs-TACE方法治疗HCC,尤其是大肝癌的疗效机制。

猜你喜欢
供血外周血机体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邓俊峰作品选
辣语
某柴油机机体的设计开发及验证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回回药方失荅剌知丸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6例疗效观察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结肠炎小鼠外周血和结肠上皮组织中Gal-9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