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

2018-12-27 11:28黎莉莉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9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精神

黎莉莉

摘 要:所谓的情感教育,就是在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发挥情感教育的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与心理素质,增强教学效果。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积极主动学习,增加学生学习动力。鉴于此,本文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高中化学教学中情感教育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高中化学 情感教育

一、化学情感教育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在情感教育中,教学活动需要以教学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引导与组织的作用。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真正的主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学生是学生主体自身的体验,是知情意行的亲历与验证,通过体验,学生获得直接的学习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逐渐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主体性的原则,就是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乐趣,按照最近发展区的要求,有目的加强学生认知,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中心,组织课内外各种教学活动与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客观事物的刺激,让每个学生自觉主动的进行探索。

(二)尊重性原则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方互动,在教学中,要对学生更加尊重、爱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让学生有自身的发展空间,教师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发展。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差异,在教学的时候,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让学生有成功的喜悦,获得学习的信心。尊重性的原则,就是要有效的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要轻易否认写生的能力,打击学生信心,允许学生犯错,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与学生进行平等给的沟通与交流,让学生知道自己哪里不足,并且指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师主导原则

教师是课堂给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鼓励者,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指挥进行充分的学习,教师要以学生的主体性原则为标准,不要喧宾夺主,将学习的主要舞台留给学生,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情绪英爱是饱满的、积极的、向上的、振奋的,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敬业精神、对化学的精神感染学生,还要善于设置各种问题,给学生思考的机会与时间,让学生投入到思考中来。

二、高中化学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创设氛围,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稳定的心理因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良好氛围与环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所谓的教学情境,就是将知识与应用知识的环境背景结合起来,学生可以学习到知识,还学会应用知识,甚至还可以进行社会性的交往。例如,利用问题进行情境创设。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高中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通过提问,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快速的进入到学习状态。在学习氯气化学性质这节课的时候,笔者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将一多红色的鲜玫瑰花,放入干燥的氯气中,学生就会观察到红玫瑰花一点点褪色。然后,再将一多干燥的玫瑰纸花放进去,这个时候学生发现并没有褪色,学生感觉到比较困惑,教师提出问题,鲜花与干花的区别,干燥的氯气并不能让干花褪色,却能够让鲜花褪色,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依据自身的学习经验很快就发现,想到氯气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学生的疑问一步步解开,学习兴趣与思维能力都得到提升。

(二)给学生创设实验的机会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灵魂,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是联系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桥梁,化学需要学生亲自去实践,这样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利用演示实验,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感知能力,是学习化学非常重要的能力。教师在实验前做好准备,在演示之前,讲解好原理、用品、装置、操作过程、注意事项等等,让学生了解实验流程,在实验中,教师要一边做实验,一边给学生讲解观察重点与注意点,引導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这样创作,一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组织探究性实验,发展学生的探究欲望。探究性实验,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在进行某项实验与某项感知之后,产生更高的学习兴趣。探究性实验,学生亲自动手去验证假设,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仔细观察与思考。例如,在学习氢氧化铝的时候,可以利用胃舒平这个药品,让学生进行观察,监测它的成分。学生互相讨论,设计实验方案,,首先,将位数品研成细粉,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粉末,注入稀H2SO4,进行溶解过滤,锥形瓶中移入滤液,逐滴假如烧碱溶液,观察现象,最后得出结论,逐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借助化学家故事,培养学生品质

化学教材中有许多关于伟大化学家的故事与知识,例如弗莱明、诺内尔、居里夫人等,揭示了他们对科学的卓越贡献,他们的谦虚、不焦躁、实事求是的精神,这些都会震撼学生的心灵。最典型的就是距离毒人的故事,她曾经量度获得诺贝尔奖,对放射性元研究贡献很大,对科学与人类的贡献非常大。历史上还有许多许多的化学家,为了科学发展,不断进步与努力,这些坚定不移的意志品质,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四)培养学生科学情感

学习化学智慧的过程中,必须具备良好的科学情感,化学历史上有许多致力于科研的精神,这些精神可以激发学生的化学动机,帮助学生体验科学情感,,体现学生创新、探疑的精神,发展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家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精神,对学生良好科学态度的培养起到非常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氮氧化物的时候,教师可以穿插英国科学家雷利在测定氮气浓度时候的一丝不苟的科研精神,从非常细微的差异中发现了象棋,这种严密的科学精神,需要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深刻的认识到,任何事情成功的基础都是实践精神与创新精神,发展学生对化学以及科学的热爱之情。

(五)采取开放性教学,突出学生主体性

大量的研究表明,当课堂气氛轻松愉悦的是后续,学生的心理、思维都会变得比较轻松,学生会更有效的掌握知识,逐渐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学会因材施教,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在实验课上,可以采取报题目,其他学生评判对错,学生人人参与,。例如,讲到蒸馏装置的时候,向学生提出问题,温度计的位置是怎么样的,学生进行强大,然后接着问,为什么要这样放置,学生讨论沸点、汽化等概念,最终得到了正确的答案,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参考文献

[1]丁永霞.化学元素概念的滨变启示化西兵中学化学教学参考[J].2012(06).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化学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