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工匠精神—建筑学建造教学改革研究

2018-12-27 11:28张静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9期
关键词:建筑学建筑师数字

张静

建筑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建造艺术与建造技术两大方面。在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中,建筑师群体是由一群技艺精湛的工匠组成,他们集建筑技术与艺术于一身,创造了璀璨的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工匠精神”已然成为传统建筑艺人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代名词。而今天的建筑师培养模式更倾向于“形式”或者“造型的视觉形态”。在建筑师身上的建造技术与建造艺术这两个关键因素有逐步分化的趋势。目前的现状为技术与艺术分别掌握在两个群体手中,学校培养的人才中鲜有即精通艺术又熟练技术的建筑师。学生们在校园中的学习大都存在理论储备充分,实践技术不足的问题,这需要我们深入反思当前的教学模式。在新一轮工匠精神的引导下,近几年我国越来越多的建筑院校开始开展各种教学改革研究,通过一定的改革措施优化当前的建筑师培养模式。

新时期建筑学教学应立足于“工匠精神的塑造”,注重技术思维与艺术思维相结合的建造思维模式的培养。尤其需要注重制作实践的拓展,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建筑师的内涵。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重视建造教学,建立建造教学体系,分阶段优化建造教学,将建造教学常态化

建造教学可以模拟建筑师在实际项目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建造教学帮助学习者构建一个更有效、全面、立体的建筑学知识结构体系。一年级,基于形态设计的立体模型制作。(如图1)从低年级起,注重模型制作的环节,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深化学生对建筑设计理论的理解,建立空间感和尺度感,让学生从一年级开始便进入体验式学习的阶段;二年级,小型人居环境建构搭建,引入各种限制性条件,让学生开始进入综合设计的阶段。重视材料、工艺等因素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引入一些节点、墙体构造做法,并将之运用到设计中;三年级,引入大比例结构体系建造。综合考虑建筑结构、建筑经济、建筑功能等诸多设计要素;四年级,利用数字技术进行设计与建造,以辅助设计软件辅助设计,在东南大学四年级的教学中,曾开展概念建筑的建造实验;五年級,真实项目的设计与实践阶段,鼓励学生深入企事业单位实习,大量接触实际的工程项目。“通过参与真实的建造项目进行学习,学生可以获得对项目环境和场地分析的经验、建筑及场地景观设计的经验、项目概预算的经验、法规与设计关联的经验、施工协作与组织的经验。”1

从方案设计、模型制作与搭建两个阶段,对建造教学进行分阶段优化,并同时将这一连续进程在建造教学中常态化。

二、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建筑观

全面的建筑观是指应用先进的、现代的技术理念,在建筑设计项目咨询、可行性研究、总体规划、方案创作、工程设计和建设的全过程中,努力寻求业主价值、社会价值的价值最大化和统一。培养学生立足社会需求,设计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自然为本。将“空间序列、人的行为、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功能、单元、结构、绿色建筑技术”等因素全面的纳入设计教学中,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建筑设计观。

三、通过趣味性的课题设置,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对设计中各种限制性条件变得敏感,建立起建造技术、建筑形式、功能要求与各种设计条件之间的关联,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与探索建筑知识的兴趣。开展研讨式课堂教学模式,引入不同的建造材料,如:木材、金属、粘土、石材、玻璃等,分不同的材料主题设置设计课题,使学生对材料本身有更深入的认识与理解。从对材料的认知与生活中的功能性实际需求出发开展建构,让设计过程充满趣味性。在很多国外建筑院校这种教育理念早已发展成熟,他们及其注重实践环节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知识和理论传授仅作为辅助手段,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此外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也要鼓励学生开展旅行与专业实习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感知与认知上的好奇心。

四、引导学生学习并采用先进的数字技术辅助设计

随着先进的数字技术的发展,新技术对传统的建筑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国内外建筑学发展的趋势来看,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着传统建筑学,先进的数字化设计技术和制造技术展现了巨大的潜力,极大的拓展了建筑学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领域。”2目前数字技术已经从单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发展为计算机辅助建造的阶段,尽管各种数字建造工艺还并不十分成熟,但其发展前景是十分可观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各建筑院校也都在强调数字技术在建筑学领域中的应用。建筑学建造教学也必然要与数字化技术协同发展。建造活动可以成为数字设计成果的载体之一,建造可以通过实体呈现来证明虚拟设计和建造方法的可行性,因此,很多数字设计教学都结合建造教学的形式展开,形成“数字+建造”的设计实验模式。那么,建造行为本身在数字建造课中的意义和作用也应被加以探讨,以展望在数字技术语境下建造教学可能的发展方向以及合理的组织形式。

建筑学“建构教学”是对原有课程体系的优化,是一个不断连续和动态的过程。目前许多改革的措施已在我院逐步全面推广开来,教学效果明显改善。加深学生对于建筑技术的理解,才能形成以“工匠精神”为主导的“建造体系”建筑教育。并借历史与理论课程提升学生对建筑精神的理解,培养有职业理想又有务实精神的建筑师。

参考文献

[1]张早.建筑学建造教学研究[R].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6.04.

[2]童滋雨,钟华颖.数字设计与建造教学方法研究[N].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2013.09.

猜你喜欢
建筑学建筑师数字
胖胖的“建筑师”
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分析
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
建筑学与建筑设计现状浅析
见山楼的建筑学意味
答数字
当建筑师
数字看G20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