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办高校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讨

2018-12-27 02:03李散绵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6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摘要】文章从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对教师的具体要求出发,针对民办高校教师的发展困境,提出高校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希望对新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师 可持续发展 教研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6-0175-02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教育需求在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占主导地位。因此,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能有效化解新时代的矛盾,增加人民的幸福指数。而高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高校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民办高等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教师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也变得至关重要。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和关键,“没有教师的质量,就没有教育的质量,没有教育的质量,就没有国家建设的质量。”

一、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理念对教师的具体要求

高校教师之所以要持续发展,这是社会和国家对人才的要求和对教师赋予的使命,更与高校教师自己选择担当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使命息息相关,也是高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内在需要。

(一)民办高校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

民办高校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指民办高校教师在民办高校和谐有序、稳定提升、平等竞争、开放协作的动态良性运行机制下,要求自己的综合素质、思想意识、新技术运用能力、教学和科研能力与社会相适应,同社会发展、经济提升、知识增长以及全民族文化素质提高步伐相协調的发展过程。只有民办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与技能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而持续跟进,具有长远的持续不断的发展态势和稳定的工作情绪,才能保证民办高校的持续和良性发展,才能保证民办高校人才的培养符合市场不断变化的要求。

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要求更是对民办高校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特殊要求:紧跟形势需求,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要首先自己是新技术的领先者,新思想的传播者,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者和批判性思维的引导者。需要自己对学科前沿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更要有不断学习进取的强烈愿望和需求及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

(二)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理念对教师的具体要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民办高校更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了价值引领和实践依据,促使民办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办学要素结构、打造生态文明校园、协同发展平台和共享的命运共同体。因此,民办高校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也应以目标要求为发展理念,在教学中对新时代下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及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与分析,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能力,才能促进自身的职业发展。

正如武汉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院院长彭宇文教授在以《高等教育的现状与未来》为题的学术报告中结合教育发展的形与势,提出了教师职业的德与才。他指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新教育体系正在形成,固定的人在固定时间、地点、学习固定内容的传统教育正在转变为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地点、学习任何内容的泛在教育,呼吁高校教师应紧跟时代、呼应发展、面向未来,做学习者、思考者和思想引领者。也如武汉大学“四大快嘴”之一李敬一教授对“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做的阐述:教师传道自己应先明道,授业自己应先精业,解惑自己应先少惑;还应该怀有敬畏之心与感恩之心,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包括深厚的专业知识、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历史知识、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外语及掌握新科技的能力。毋庸置疑,这些正是对高校教师,尤其是对民办高校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的具体要求。

二、民办高校教师面临的发展困境

民办高校教师主要来源于招聘的兼职教师、应届毕业生、公办高校退休的老教师,或是从其他民办高校调入、由校内非教师转岗的教师,除了公办高校退休的老教师外,其他教师的职称和待遇相对来说都较低,发展机会较少等。因此,民办高校教师受民办高校管理机制、资金紧张等条件限制,正面临着许多发展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民办高校教师待遇低,甚至不能保证按时发放,正严重干扰着教师的生存和发展,自身的持续发展对他们来说是渴望而不可及;第二、民办高校缺少稳定的管理机制,刚形成的制度,时常会因某种原因而被废弃,导致教师缺乏安全感,更不用说持续发展了;第三、民办高校缺乏长远眼光与培养机制,教师缺少学习与提高机会,缺少发展引路人,业务能力提升缓慢,科研能力上不去,导致晋升慢,正挑战着教师持续发展的动力。

三、民办高校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坚持理实一体化,争做“双师型”教师

理实一体化是指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有效教学法,要求教师既要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又要懂相应的实践操作,在教学中能通过“讲练结合”、“学做结合”的形式,切实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即所谓的“双素质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是指施教者既具备教师系列的技术资格,又具备企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即所谓的“双职称型”。民办高校要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就要要求民办高校教师坚持走理实一体化之路,做“双师型”教师。

(二)坚持走持续教改和教研结合之路,培养创新型人才

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教师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要有与时俱进的意识和魄力,不断推陈出新,表现在教学中就是教学改革、教学研究,只有这样才能适应高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求。而科研就是教师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成果转化,是教师教学能力和实力的最好表现,也是晋升职称的必由之路。所以,教师只有坚持教学改革探索和教研结合,才能不断提升科研能力,继而提升教学能力,做到双赢。

(三)树立开放共赢理念,勇于走出去引进来

加大培训力度,善于引进优秀教师,要勇于创造条件不但把优秀教师留住,还要把优秀教师送出去学习、进修或企业一线、海外访学交流等。教师要跟上时代发展需求,只有树立开放共赢的理念,才能大胆的走出去,学习新观念和新知识技能,才能有针对性的引进来为自己所有,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学生会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参加工学交替实习,对于教师也可采用类似的挂职锻炼方式。只要解决好教师挂职期间的待遇、考核等问题,对教师采用轮流的方式,不定期外派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半年甚至一年,学习企业的新技术与新做法,掌握企业对人才的技能和素质要求,明确培养的方向和重点,重新回到教学岗位上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将会更上一个层次。这对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是一個重要举措。

(四)建立民办高校教师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

民办高校教师可持续发展光有教师的内在需求是不够的,需要国家政府部门、民办高校和民办高校教师自身形成合力,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才能达到目的。

首先,政府部门应牵头切实做好民办高校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倡导者,多出台让民办教师和公办教师享受同等待遇、社会认可度等相关政策;其次,民办高校应积极搭建平台成为高等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改革家,要制定相应政策机制,加强校校合作,共享优质师资,大力开展相关专业培训与学术讲座,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为教师学术和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最后,民办高校教师自己要勇于成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践行者,要具有强烈的使命感,以校为家、以教育为己任,关心学生成长,具有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不断提升个人自主发展素养,力争成为高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推动者。

总之,新时代下民办高校教师要可持续发展,应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走“理实一体化”与教改教研结合的发展之路,需要国家政府部门和民办高校成为其强有力的推动者。这对民办高校教师勇于以自己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期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民办高校的管理者和高校教师提供借鉴,为高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赵丽,邵常伟.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对策[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8).

[2]罗文英,赵静波.试论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J].琼州学院学报,2014(3).

[3]矫萍.民办高校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与可持续发展[J]. 学理论,2012(13).

作者简介:

李散绵(1974-),女,汉族,陕西咸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管理会计,物流成本管理。

猜你喜欢
可持续发展
建筑节能新材料应用探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