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环境下的小学班级管理初探

2018-12-27 11:28邬仲海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9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小学

邬仲海

摘 要:素质教育改革在小学教育体系中的不断深入,推动了传统教育理念的变革和更新,教育重心由对学生文化知识的灌输转移到了对学生核心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上来,尤其是在日常的班级管理教育实践中进行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核心思想道德价值理念,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这对班主任的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更要注重对学生思想价值观念建立的引导。作为小学班主任的我们应当及时的转变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核心开展教育管理工作,与学生平等的沟通交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自身的教育管理水平。

关键词:新课程环境 小学 班级管理

班主任作为小学阶段学生的教育者和引导者,是学生除父母外接触时间最长的人,可以说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学生潜意识的进行学习和模仿,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小学正是学生心理成长和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思想道德价值理念确立以及情感精神生化的重要阶段。因此班主任的管理教育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可以说高效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可以营造出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核心精神价值理念,促进学生的成长。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进行探究,希望对今后的班主任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首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平等、公正、民主、和谐的相处,从而使学生对班主任产生信任,尊敬班主任的工作。班主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并尊重学生的想法,要改变传统的高高在上的形象,消除学生的畏惧感。要加强对学生的了解,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帮助学生解决在生活中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发挥学生的个性,使班级管理工作符合学生的发展,促使学生自觉遵守。同时,班主任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班级文化,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信任和尊重学生,使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从而更好的约束学生的行为,但要注意不能一昧的对学生纵容,要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健康发展。最后,教师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思想道德修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班级管理中以身作则,使学生产生对班主任的崇拜心理,进而更好的进行班级管理工作。

二、共同订立班规,挖掘激励因素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效的规则秩序有益于班级活动的管理。一个班级混乱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学生不知道该做什么和教师的期望是什么。教师应和学生共同讨论:哪些行为是班级所接受和赞赏的,哪些行为是班级所不允许、应该被禁止的,违反班规的结果将会如何,教师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讨论、发表意见的机会,然后根据讨论的结果,师生共同规划订立全班遵守的班级常规。班规一经订立就要共同遵守,教师也不例外,若班规改变也需要征求大家的意见。同时也要注意班规项目不要太多,因为太多的规则会让学生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或无所适从,收不到实质性的效果。在执行过程中,教师要公平、守信,多鼓励、少惩罚,培养学生养成自觉遵守团体规定的习惯。当然,在制订班规的时候,教师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来制订,不能单方面地将自己的思想凌驾于学生之上。教师单方面制订班规不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宽容学生的错误,维护学生心灵

学生在小学阶段,由于年龄较小,其能力正处于发展时期,内心比较敏感和脆弱,并且容易出现各种有意或无意的错误。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内心特点,在学生犯错的时候,严禁对学生进行责骂和体罚,要注意维护学生的心理,要多角度的进行了解,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和耐心的教导,从而帮助学生及时的改正。如果班主任在学生犯错时采取错误的惩罚手段,会使学生在内心产生厌恶心理,讨厌班主任,又碍于班主任的威严压抑在内心之中,久而久之使学生产生扭曲的心理,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要和蔼可亲的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犯错的根本原因,如果学生不是出于本意,那么班主任要对学生有所包容,教导学生进行过改正。如果是学生思想上的问题,那么班主任要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家庭情况,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正确的引导学生的思想,从而帮助学生正确的认清自己的不足,并积极的进行改正。

四、更新家长教育理念,形成家校合力教育力量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错误地认为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在将来能够进入一个好的大学,成为一个有文化、有知识的人就够了,而忽视了对孩子其他方面的能力培养,这对于孩子的全面发展显然是不利的。而且,学生教育和班级管理工作也并不仅仅是学校单方面的责任,家长在其中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基于这样的原因,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班主任必须积极主动地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让他们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不能只抓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学会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多观察孩子身上细微的变化,了解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以及问题。如班上有一个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学习成绩突然下滑得十分厉害,在课堂上经常发呆,注意力不集中,班主任就要及时地与其家长取得联系,了解情况,解决问题,与家长一起解决问题,这样也能适当减轻班主任的负担,使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

结语

总之,班级管理工作的发展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心灵的沟通和语言的交流,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引路人,要学会创新,不断地寻找新方法进行班级管理,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制订相关的管理政策。班主任要学会联合家长和任课教师的力量一起努力,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參考文献

[1]陈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8(13):149-150.

[2]朱景荣.论如何抓好小学班级管理工作[J].教育现代化,2016,3(32):293-294.

[3]蒋春辉.当前小学班级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6(20):52-53.

[4]以琴.新课程环境下的小学班级管理探析[J].文学教育(上),2016(04):154-155.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小学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