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管理中“刚柔并济”新模式探析体会

2018-12-27 01:36付艳梅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新模式高校教育管理

付艳梅

摘要:随着近年来教学改革的深入,大学教育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就成为了教学的重点。“刚柔并济”是高校教育管理的新方法,它强调教学的双重任务,在严格按照规章办事的同时,还要对学生予以关注,从他们的心理出发,增强服务意识。传统的高校教育过于保守,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师也把握不好管理的“度”。目前社会人才迎来了更激励的竞争,要想发挥高校的育人作用,担负起应有的社会使命,就必须完善教育管理工作,积极构建“刚柔并济”的管理模式,以精英教育为根本,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刚柔并济;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8)10-0007-03

所谓“刚柔并济”的管理模式指的是一种制度管理与人性化管理并存的方式,它适用于当前高校教学的情况,也与现代化教学息息相关[1]。以往的大学教学在手段上相对单一,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一味地让他们死读书,不注重对学生心理上的教学,存在“重知识轻实践”的弊端。伴随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高校教育也面临着新的变化,特别是计划、组织、领导以及控制这“四大职能”在教学中的应用,更是对教学工作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高校学生从本质上而言是祖国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一个强大的国家离不开优秀的大学生。因此,我国高校教育要打破固有思想的局限,重新界定高校“刚柔并济”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平衡好学生的发展,探索出符合学生实际的管理办法。

一、“刚柔并济”管理新模式的概述

“刚柔并济”是我国的一个成语,意思是刚强的和柔和的相互补充、相互配合,以达到恰到好处的作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刚柔并济”指的是强制性手段与激励机制共同发挥效力的一种管理办法。

所谓“刚”是要规范性地提出大学生应该遵守的准则,它要求大学生按规矩办事,用科学的制度约束他们的言行和举止,以塑造健全人格为根本。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高校教育也应该有严明的纪律,抓住学生的学习、生活底线,对他们实施引导。具体而言,“刚性管理”包括依法管理、班级制度建设以及校纪校规管理[2]。大学是一个较为宽松的学习空间,如果约束不当,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进而出现打架斗殴、吸毒等违法行为。所以,依法管理是高校教育管理的根本,学校要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告诫学生不得触碰底线。而在学校管理中,还要强化班级制度建设与校纪校规建设,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能够督促学生不断完善自我,为他们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对班集体具有认同感,自觉地遵守班级纪律。作为一个大学生必须要严格按照学校规范做事,把校园纪律牢记在心,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

“柔性管理”是刚性管理的补充形式,也是相对柔和与宽松的管理办法。它首先强调管理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时刻为学生着想。具体表现为,教师在管理中也要增强服务意识,多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心理特征,与他们进行平等的对话和沟通,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也应该耐心地予以指导和解答。当然,柔性管理要掌握好一个“度”,不能过分地顺着学生,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以相对宽松的环境鼓舞学生的士气,真正实现“刚与柔”的有机结合[3]。

二、当前高校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力度弱化

当前我国高校教育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管理的弱化,究其原因主要是泛伦理化思维的影响。大学起源于欧洲中世纪时代,随着我国文化环境的改善,高校教育水平也逐渐有了提高,并在内涵和理念上进行了创新。目前,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泛伦理化,即个人中心主义的思想,大学管理相对宽松,学生自由时间充足。长此以往,学生的思想容易出现懈怠,班级管理较为松懈,甚至影响学生在大学学习的质量,导致他们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靠,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就业。

2教育管理存在软化倾向

我国高校始终强调构建宽松、自由的新学府,当前的大学校园相比以往更有深度和广度,学生学习多以自觉为主,整个大学也被看作是进入社会的试砖石[4]。但是教育的深度却比较缺乏,大学已经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作用是学生进入社会前的一个缓冲带。现在的大学最主要的一个特征是,校园中商业化宣传的元素越来越多,大学在知识的感召力和魅力方面的优势正在弱化。也正是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当前的大学学术氛围下降,最终的结果是造成大学教育软管理现象的发生,这与大学“象牙塔”及教育的宗旨是背离的。

3对人性化管理认识不足

据调查,目前我国许多院校对于高校教育管理还存在很多误解,学生处于被动管理和听命于人的状态,主观能动性也无法被调动。基于这样的情况,高校学生只能服从“命令”,对于自己的想法也不敢表达。长期下去不仅影响班集体的建设,甚至会形成逆反心理,對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不能进行有效的定位。与此同时,教学工作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大学生关于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得不到解决。

4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在校大学生基本上都是远离故土,第一次离开父母长时间居住,在融入新环境后难免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特别是班级成员之间如何相处,寝室共同生活,以及学习和管理上的变动等,都会引起学生的不适应感。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如果不注重学生这些心理上的变化,就很容易引发一系列问题,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据调查,目前很多教师都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上的管理,大学生普遍存在有压力且无人倾诉的问题。

三、高校教育管理中“刚柔并济”新模式的重要性

对于高校教育而言,走出过去的单一管理模式,建立以“刚柔并济”为主的管理方法对于整个教学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符合高校教育的价值取向。高校教学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式,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根本的原则,如果仅仅以刚性管理或柔性管理为主,都会导致教学的缺失,学生也无法得到全面的培养。相反,如果坚持“刚柔并济”的管理新方法,能够制定更规范的高校管理体系,在强化校园规范的同时也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挖掘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让高校教学不断完善。

其次,它能够提高管理效率,达到优化的目标。“刚柔并济”的管理新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灵活和多元的,要构建创新管理机制,养成学生的好习惯,就必须实现管理效率最大化。明确学生应该遵守的规范,并多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树立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健全思想,以达到优化管理的目的。

最后,它有助于培养健全人才。“刚柔并济”的管理方式弥补了过去高校管理存在的不足,它一方面约束了学生的行为,让学生不去触碰法律的底线[5];另一方面也能够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塑造他们的健全人格奠定基础。

四、构建“刚柔并济”的大学教育管理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1大学本位的正确思考是构建“刚柔并济”的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前提和基础

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教育已经进入一个大众化、商业化的发展阶段,大学教育管理应该更加贴近社会和生活,才能培养出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备过硬的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大学本位思考可以让教育管理工作者正确构建大学教育管理模式,依据培养各种素质共同发展的理念,倡导合理的人性教育。另一方面,教学和科研是大学的两项基本职能,然而,近年来我国高校却出现了“官本位”的现象,这种现象正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并逐渐渗透到教学、科研以及管理等多个方面,导致高校学术精神逐渐缺失。这种大学本位思想可以不断提高我国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发展水平,提升学生就业能力[6]。倡导大学本位的思考,就是要把学术性教育、素质性教育、研究型教育、创造性教育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理性认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

高校教学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主要方式,属于精英文化中的一种。目前,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大学生生源不断增多,学生的整体素质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大学教学始终要坚持精英教育这一根本,不能搞平庸化教学那一套,而是要在深入大众市场的同时抓住教学根本任务,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学习理念,塑造他们的健全人格。

3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刚柔并济”的管理方式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要真正实现有效教学,为社会输送大批人才,就必须制订严格的计划,明确高校教育管理的新方式。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确定管理的目标,控制好一个“度”,调整好学生的心态,教会他们换位思考,以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对此,高校教育与管理要以学生为核心,引导他们形成严谨的学术作风,做好每天的课程安排。灵活运用教育管理办法。特别是对于大学生而言,更是要塑造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科学目标为指导,调整好学生的心态,树立他们的新思维。

五、高校教育管理中“刚柔并济”新模式的运用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能够直观清晰地看到目前高校教育管理存在的各种问题。要找到科学管理的新方法,实现“刚”与“柔”之间的协同配合,打破原有管理模式的束缚,就必须认清高校管理的重要性,以法律和人性化管理为基准,为实现高质量教学做铺垫。

1“刚”与“柔”的结合

刚柔管理是互相制约、相辅相成的,如果只进行“刚性管理”很容易激化矛盾,使管理变得僵硬。只进行“柔性管理”则容易缺乏强制性手段,造成管理失控。针对这样的现象,必须坚持“刚与柔”的有机结合,告诉学生怎么管理自己,严格遵守校园管理制度,一切都要按规矩办事。同时,还要加入柔性管理措施,在不违背规范的基础上关心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生活情况,平时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方向。

2重新界定“刚与柔”之间的关系

“刚柔并济”的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强调教育管理者既要掌握好制度的刚性,又要发挥人性化管理的韧力,确保真正做到在教育管理中体现大学生的主体性。制度性主要体现在课程的设置和大环境下严格的学业管理,相应地,人性化管理主要体现在具体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随着生理和心理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很多事情都有了主见,有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为人处世方式,特别是针对自己的大学规划,更是多样化。大学教育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要针对这些问题确立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做到惩罚具有弹性、引导具有张性、管理具有分寸,尽量减少与学生的摩擦和对立。与此同时,管理者还要学会与学生换位思考,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疏导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引导他们多角度地看问题,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真正把人性化管理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加强宣传,让学生自觉遵守学校规章

对于我国高校而言,学生对“刚柔并济”的管理新模式还没有深刻的认识,不理解刚与柔之间的关系。对此,高校要积极进行宣传,让学生明确刚与柔之间究竟指的是什么。然后将刚性管理的内容加以完善,明确校园规章制度,包括寝室关门时间、在校大学生准则规范以及上课秩序等等。這样一来,学生能够更加明确“刚柔并济”对于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并自觉地遵守相关规定。

4基于学生的实际进行管理

好的管理方式离不开学生的支持,缺乏群众基础的管理办法必然无法有效发挥作用。特别是在柔性管理中,必须要以学生为本,站在他们的角度看问题。对此,高校教师和管理人员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诉求和想法,学会换位思考。班级管理也应该推行“刚柔并济”的管理模式,在强化具体规范的同时定期举办班级活动,给他们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在刚性管理中渗透柔性化的措施,逐渐养成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提高团队的凝聚力,真正体现“刚柔并济”管理模式的重要意义。

六、结束语

构建“刚柔并济”的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在新时代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种管理模式的探讨和尝试充分体现了大学的严谨和活泼,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必须要认清“刚”与“柔”在管理上的关系,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学校、班级管理制度,明确管理目的,推动管理计划的有效实施。同时,在柔性管理中要多从学生的角度想问题,彻底抛弃传统的管理理念,贯彻教育管理的自主化、多元化与人性化,有张有弛,有理有度,采用理性而又平衡的“刚柔并济”教育管理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命华,姚元居.《小学数学学习策略》教学对提高民族地区小学生数学成绩的实验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39—44.

[2]武姣娜,刘佰龙,赵福才,李路路,罗帅.论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刚柔并济”[J].课程教育研究,2017(24):216—217.

[3]张苏伟.高效课堂,贵在“衔接”——初中与小学“数与代数”教学的衔接策略[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17(2):1—2+6.

[4]馮鹏飞.“刚柔并济”的大学教育管理模式构建策略探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8):153.

[5]刘广智.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C]//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十一卷,2016:2.

[6]王储平.分析“刚柔并济”的大学教育管理模式构建[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2):48.

Abstract:With the deep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reform in recent years, university education is also facing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How to change the previous teaching methods and establish a student-oriented teaching philosophy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eaching. “Combining rigidity with flexibility” is a new method of college education management, which emphasizes the double tasks of teaching. While strictly following the rules, we should also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and start from their psychological needs to enhance service awareness. Traditional college education is too conservative, where students are in a passive position, and teachers also grasp the “degree” of management. At present, social talents are faced with more fierce competition. If we want to play the rol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educating people and shoulder our due social mission, we must improve our education management work and actively build a “combining rigidity with flexibility” management model, which based on elite education,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cultivation of high-quality talents.

Key words:university education; management; combining rigidity with flexibility; the new model

(责任编辑:朱岚)

猜你喜欢
新模式高校教育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