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Plac1基因小分子干扰RNA的筛选及对肝癌细胞功能的影响

2018-12-28 06:57赵汉宁
重庆医学 2018年36期
关键词:结果显示空白对照肝癌

吴 瑗,王 欣,赵汉宁

(广东医科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广东湛江 524023)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肝癌的诊断和治疗获得了很大的提高,但预后仍欠佳,侵袭转移是肝癌术后复发、疗效差的主要原因[1-2]。因此,探讨肝癌侵袭转移的机制,寻找肝癌复发转移预测标记及干预治疗靶点,显得尤为重要。胎盘特异基因1(placenta-specific 1,Plac1)最初被认为是胎盘特异表达的新基因,人Plac1基因定位在Xq26.3,全长92 641 bp,含3个外显子,第3外显子为编码区,共编码212个氨基酸,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主要局限于胎盘,参与调控胎盘的生物学功能[3-4]。但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Plac1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有实验证实, Plac1在乳腺癌、前列腺癌、胃癌等多种肿瘤组织高表达,并且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存在一定关系[5-7]。也有研究者发现,Plac1在肝癌细胞及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也上调[8],但其在肝癌中具体的作用机制未明确。本实验应用RNA干扰技术,设计构建3条Plac1基因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序列,旨在筛选出最为有效的序列,为进一步研究Plac1在肝癌的作用机制提供可行的工具,为后续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细胞 细胞L02、HepG2、Bel-7402、SMMC-7721及Huh7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所,HLE细胞株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尹艳慧教授惠赠。

1.1.2 实验试剂与引物 DMEM培养基及胎牛血清购自美国Hyclone公司,Lipofectamine 2000脂质体及RNA提取试剂Trizol购自美国Invitrogen公司,反转录试剂购自美国Promega公司,定量PCR所用SYBR Green qPCR SuperMix购自美国Invitrogen公司,Plac1抗体购自美国Abcam公司,CCK-8试剂盒购自碧云天公司。由美国Sigma公司设计及合成针对Plac1的基因序列,3条Plac1-siRNA和1条阴性对照(NC-siRNA)序列见表1。

表1 Plac1-siRNA及NC-siRNA序列

1.2 方法

1.2.1 细胞培养与转染 L02、HepG2、Bel-7402、HLE、SMMC-7721及Huh7均采用 DMEM培养基(含10%胎牛血清),37 ℃ 5% CO2培养。待HepG2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进行转染,转染前1 d按5×104个/孔将细胞接种于24孔板中,贴壁细胞融合率达40%时进行转染。取20 μmol/L siRNA 10 μL溶于500 μL opti-MEM中,混匀,静置(A管)。将5 μL Lipofectamine 2000加入500 μL opti-MEM中,轻轻混匀,静置不超过5 min(B管),将A管和B管混合,混匀,静置20 min;然后分别加入各孔中,混匀后放入细胞培养箱,4~6 h后,吸去转染培养基,用磷酸盐缓冲液(PBS)洗两遍,每孔加入2 mL完全培养基,转染24 h后用定量PCR检测siRNA的基因干扰效率。实验分为3组:实验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为转染Plac1-siRNA组,阴性对照组为转染NC-siRNA组,空白对照组为仅加入转染混合液。

1.2.2 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Plac1 mRNA的表达 按照Trizol试剂盒提取细胞总RNA,然后检测总RNA纯度和完整性,反转录成cDNA,应用以下引物进行qPCR检测。PLAC1-F1:5′-TAA GGG CAC GCC ATC TAA GT-3′,PLAC1-R1:5′-GGA CTG TGA CAA GCT GAA CAC-3′;18srRNA-F:5′-CCT GGA TAC CGC AGC TAG GA-3′,18srRNA-R:5′-GCG GCG CAA TAC GAA TGC CCC-3′。反应条件:50 ℃ 2 min,95 ℃ 2 min,95 ℃ 15 s,60 ℃ 32 s,读板,40个循环,每个样品重复3次。

1.2.3 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lac1蛋白的表达 收集细胞后提取总蛋白并测定水平,将待测蛋白样品与上样缓冲液充分混匀后煮沸10 min,定量上样并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于4 ℃进行印迹电转移,5%脱脂奶粉室温封闭1 h,加入一抗,4 ℃过夜,洗涤后加入二抗,室温避光孵育2 h。洗涤后将化学荧光发光底物均匀地加到膜的表面,并使反应持续5 min。用滤纸吸去膜表面多余的底物溶液,放至暗盒,显影,扫描及分析。Plac1的灰度值与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灰度值计算相对比值。

1.2.4 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检测 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消化细胞后吹打散细胞,计数,调整细胞浓度为1×105个/毫升,分到96孔板,每孔100 μL,即每孔细胞为1×104个。待细胞贴壁后,再收集各个时间点的细胞(0、24、48、72 h)加入CCK-8溶液,比例为1∶10,即100 μL培养液加入10 μL检测液。孵育4 h后,酶标仪测定各孔450 nm处吸光度(A450) 值,每孔复测3次,取结果的平均值。

1.2.5 细胞迁移能力的检测 采用美国BD公司Transwell小室,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计数1×105个/毫升,用100 μL无血清培养基重悬,加入Transwell细胞培养板的小室上室,在下室加入600 μL完全培养基。 在37 ℃ 5% CO2孵育48 h后,取出小室,用棉签擦去上室的细胞,4%多聚甲醛固定20 min,PBS洗涤1次,结晶紫染色10 min,PBS洗涤1次,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

2 结 果

2.1 Plac1在多种肝癌细胞中的表达 qPCR结果显示,Plac1 mRNA在正常肝细胞L02的表达水平较低,而在HLE、SMMC-7721、Huh7、Bel-7402及HepG2等肝癌细胞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肝细胞L02(P<0.05),见图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lac1蛋白在肝癌细胞中高表达。在上述5种肝癌细胞中,HepG2细胞的Plac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最高,故选取HepG2细胞作为目的细胞进行siRNA干扰沉默Plac1基因,开展后续的实验。

A:Plac1 mRNA在肝癌细胞与正常肝细胞的表达;B:Plac1蛋白在肝癌细胞与正常肝细胞的表达;1:HLE;2:SMMC-7721;3:Bel-7402;4:L02;5:Huh7;6:HepG2;*:P<0.05,与L02比较

图1 Plac1在肝癌细胞与正常肝细胞的表达

2.2 筛选沉默Plac1基因的siRNA 为了有效沉默Plac1基因,针对Plac1基因序列设计了3条siRNA,应用qPCR筛选最佳序列,结果显示:3条siRNA序列转染HepG2细胞后,Plac1-siRNA1、Plac1-siRNA2及Plac1-siRNA3组的Plac1 mRNA表达水平均下调,与NC-siRN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白对照组与NC-siRN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2。3条序列中以Plac1-siRNA1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抑制率达到96%,故选取siRNA-1用于后续实验。

*:P<0.05,与NC-siRNA组比较

图2 Plac1 mRNA在肝癌细胞HepG2的表达

2.3 siRNA-1抑制肝癌细胞Plac1蛋白的表达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lac1在HepG2细胞的空白对照组与NC-siRNA组的表达较高,而在Plac1-siRNA1组的表达明显下调(图3A)。对Western blot蛋白条带进行灰度扫描后分析,结果显示HepG2细胞Plac1-siRNA1组的Plac1/GAPDH比值明显低于NC-siR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比值下调95%;NC-siRNA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3B。此结果与q-PCR的结果相吻合,进一步验证了siRNA1确实可有效沉默Plac1基因。

A:Western blot检测Plac1在HepG2细胞的表达;B:HepG2细胞Plac1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1:空白对照组;2:NC-siRNA组;3:Plac1-siRNA1组;*:P<0.05,与NC-siRNA组比较

图3 Plac1蛋白在HepG2细胞的表达

2.4 siRNA1沉默Plac1后对肝癌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 Plac1-siRNA1转染HepG2细胞后,CCK-8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培养24、48及72 h后,Plac1-siRNA1组的细胞增殖活性均下调,与NC-siRN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白对照组与NC-siRN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转染72 h的抑制效果最为显著,见图4A。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及NC-siRNA组比较,siRNA1沉默Plac1后可以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迁移能力(图4B)。

A:细胞增殖;B:细胞迁移(×200);*:P<0.05,与NC-siRNA组比较

图4 Plac1影响肝癌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

3 讨 论

随着深入的研究,Plac1在肿瘤的作用被不断证实,研究显示其属于癌-睾丸(cancer-testis,CT)抗原,在多种肿瘤细胞株(如宫颈癌、结肠癌、肝癌、前列腺癌、黑色素瘤、多发性骨髓瘤、绒毛膜癌和神经母细胞瘤等)呈高水平表达[9],并且在肝癌、胃癌、乳腺癌、肺癌及前列腺癌等多种肿瘤组织的表达水平也高于正常组织[5-8,10]。有研究显示,Plac1的表达水平与胃癌及胰腺癌的生存期呈负相关[7,10],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6],Plac1可能成为判断肿瘤预后的标志物之一。另有不少的研究表明,Plac1具有免疫原性,可以诱导免疫应答,从而起到抗肿瘤的作用,因此可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靶点[7-8,11]。本研究结果显示,5种肝癌细胞HepG2、Bel-7402、HLE、SMMC-7721及Huh7的Plac1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肝细胞,预示Plac1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肝癌的发生、发展,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未明确。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目前较为有效的基因表达沉默技术,已经成为研究基因功能和疾病基因治疗的重要工具,其利用siRNA对同源序列mRNA进行识别并降解,从而导致特定基因减效表达或不表达[12]。为研究Plac1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本研究针对Plac1基因设计3条siRNA序列,成功筛选了有效沉默Plac1的siRNA1序列,从而为进一步探讨Plac1在调控肿瘤形成、复发、转移中的作用提供了研究工具。有文献报道沉默Plac1基因后,乳腺癌细胞的增殖降低,细胞生长停滞在G1/S期,进一步研究发现Plac1基因沉默所致的细胞周期失调与周期蛋白D1(Cyclin D1)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而且沉默Plac1基因可显著降低乳腺癌细胞的趋化迁移和侵袭能力[5]。为探究沉默Plac1能否影响肝癌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初步的体外细胞生物学功能研究发现,siRNA1沉默Plac1后,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能力及迁移能力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由此可见,Plac1很有可能通过调控肝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本研究针对Plac1基因序列,筛选出具有特异性沉默Plac1表达的干扰序列,并且此序列有效抑制了Plac1的功能,为进一步研究Plac1基因功能及细胞生物学行为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结果显示空白对照肝癌
外源性透明质酸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及成牙骨质、成纤维分化的影响
例析阴性对照与阳性对照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最严象牙禁售令
过表达H3K9me3去甲基化酶对猪克隆胚胎体外发育效率的影响(内文第 96 ~ 101 页)图版
镜像治疗截肢后幻肢痛的随机对照试验
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野生大熊猫保护取得新成效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