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怪
——“写好对话和提示语”的教学设计

2018-12-29 01:07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景区龙虎山中心学校吴保魁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28期
关键词:神态三毛漫画

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景区龙虎山中心学校 吴保魁

【教学目标】

1.借助对例文的分析,学习写人物对话,写清楚说的是什么;通过提示语,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语气和神态等状态。

2.根据提供的对话材料,按要求练习写对话。

【教学重点】

掌握写人物对话的方法,培养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教学难点】

把对话中的提示语写具体,注意提示语位置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精心选材,激情导入

1.很多同学都怕写作文。有的同学文章写得很短小,被老师批上“不具体”或“内容太少”的评语。想不想学个绝招?若是写人记事类的文章,那就可以“字数不够对话凑”了!

2.读读《白杨》一文的对话片段,你能发现写人物对话的秘诀吗?

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爸爸,”大孩子摇着他的腿,“你看那树多高!”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倒是旁边的妹妹插嘴了:“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哪有这么大的伞!”“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辩着。“它是树,不是伞!”哥哥肯定地说。

3.除了人物说的话,还有一些介绍人物说话时情形的文句,这部分叫作提示语。今天这节作文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写好人物对话和提示语。(板书课题:写好对话和提示语)

二、 观提示语,探求奥秘

1.提示语在人物对话中起什么作用?(告知对话时的状态)其实,提示语还可以告诉我们很多的信息呢,和老师一起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吧!

2.提示语还有什么特点?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总结对话中提示语的几个特点:

(1)提示语位置有变化(居前、居中、居后、省略),表示“说”的词语后,标点也有变化 ;

(2)利用提示语描写说话者和动作、神态、心理等说话时的状态;

(3)可用不同词语表示“说”的意思。

(4)语言要符合人物特征。

3.总结:用不同方式写好人物对话中的提示语,才可以把说话时的场景描写得真切,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将提示语,变位练习

1.提示语变居后、居中: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倒是妹妹插嘴了:“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

2.提示语变居后、省略:“爸爸,”大孩子摇着他的腿,“你看那树多高!”

3.提示语变居前:“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辩着。

4.补充提示语,注意描述说话者的神态动作等状态:“哪有这么大的伞!”______。

四、漫画想象,写提示语

1.先整体观看无文字的四幅图的漫画《错怪》,引领学生把握漫画的主要内容及内涵。

2.逐一展示漫画画面,让孩子们单独静思默想,想象当时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再小组合作交流。

3.出示带文字的漫画,想象对话情境,补充提示语和对话:

①____________ ,三毛的爸爸____ :“___,作文没做就出去玩了,真不自觉!”

②来到小书房,爸爸见三毛_______,心想:______________。

③“作文不想做,”三毛爸爸_____________________,“看电视浑身是劲,找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毛_______________道。

④“老爸,”三毛_________说,“我是在看这个呀!”“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下,三毛爸爸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分组写作,作后交流

1.要求按照提示语特点,补充提示语和对话。

2.分小组展示交流:教师着重在上述总结出来的提示语特点的运用方面进行点评,进一步提升孩子写好对话与提示语的能力。

预设:

①这天下午,三毛的爸爸下班回到家,打开房门就大喊:“三毛,我回来了!”可一点都没听到回应,他感到有些纳闷。

他推开书房,只见孩子的书和作文本摊开放在书桌上,可三毛却不见人影。“哎,作文没做就出去玩,真不自觉!”三毛爸爸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②忽然,三毛爸爸听到电视的声音。他来到会客室,见三毛正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嘴里还不住地念叨着:“真好!真好!”

③“好哇,你这个小兔崽子,”三毛爸爸勃然大怒,拎起三毛的后领,大发雷霆,“作文不想做,看电视浑身是劲!找打是吧?”

④“老爸,我是在看这个呀!” 三毛一边喊,一边急忙往电视屏幕一指。

爸爸顺着三毛的手指朝屏幕一看,只见电视屏上播放的正是“名师写作辅导讲座”呢!

“爸爸,您错怪我了!”

“原来是这样!”三毛爸爸恍然大悟,赶紧向三毛道歉……

【设计意图】预设这些对话,有利于教师在组织小组分享时,有目的地引领学生观察画面中人物的神态动作,想象人物语言心理,利用提示语补充说明对话情境,有利于扩展其想象力。教师从上述总结出的提示语特点的运用方面进行点评和指导,可进一步提升孩子写好对话与提示语的能力。

六、总结归纳 写作拓展

这节课,我们发现写对话时,可以通过提示语,告诉读者这句话是谁说的以及人物说话时的情境。写人记事时,如果有了说话者的神态和动作描写,句子会变得更加生动、具体,人物形象就会变得更加鲜明,文章也就不会“不具体”了。所以,我们以后在写人物对话时,同学们可尝试这一“绝招”,通过不同形式的提示语,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和动作写具体。这样,文中的人物才会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课后,请认真观察家人的一番对话,再细致地写下来,注意运用今天学过的“绝招”喔!

【总体设计意图】此设计,通过观察课文中的对话片段,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写对话和提示语的秘诀,再通过提示语的变位,借助漫画来想象补充对话和提示语,让学生逐步认识和掌握对话与提示语的写作技巧。这样由读到写,读写结合,较好地体现了写作训练的循序渐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螺旋式提升,同时对学生的想象力培养、语言的积累、写作能力的提高有极大的帮助。

猜你喜欢
神态三毛漫画
怎样描写人物的神态
犟牛“三毛”
神态中流露出的“较量”
远方
写给一群羊
知识漫画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
娓娓道来的真诚
三毛流浪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