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进入2.0时代选择突破点还是找准关键点?

2018-12-29 00:41
中国汽车市场 2018年19期
关键词:国有企业汽车改革

8月13日,由寰球汽车主办的主题为“多元、纵深、目标‘思辩国有车企变革的N+1时代”高峰论坛在京召开,多名亲身见证、参与、研究国有企业改革的专家共同对国有车企改革这一话题展开多维度的讨论。一时间,论坛引起了行业舆论的广泛关注。国企改革究竟目的是什么?多年来的难题一直存在,这是为什么?中国汽车产业的国企改革又有什么行业特点?当前新形势下,哪些问题已经将改革推到了势在必行的地步?“混改”究竟是方向还是众多手段之-?等等问题都是值得大家深刻思考的。这期【寰球大家谈】我们就聊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国有车企改革的话题。

主持人:国企改革问题,一直是我国深化改革的难点。如何提高国企效率,如何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分配制度,如何进行产权结构、治理权结构的调整等,是多年来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也是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今天,国有汽车企业所面临的改革困境,与多年前几乎一模一样,依旧是那些关键的,老大难问题。有人说,改革很难,但是再难也得改。如果,现在不改,等到了刻不可缓,必须改的时候,就会非常被动对于改革之难,长期推而不动的问题,你怎幺看?

要翔:改革开放40年,国企改革这个话题就一直没冷过。国企改革难度高,牵涉面广,情况复杂,确实很难,而且,没有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改革开放40年来,国企改革也经历了几个阶段:从最开始的产权改革,政企分开,责任制,到后来的构建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化,经营权控股权分离等,都是一步一步地在艰难地尝试。

国企改革的核心难点在于产权,经营权和收益权的界定问题。之所以说难,其中最核心的还是国有企业至今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经济体,它依旧包含了大量党政色彩。对于企业管理决策,控制运营,利益分配也并不是全权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定义的那种方式来运作。可以想见,让一个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参与竞争,要么,市场经济会变得不伦不类,要么,国有企业变得为难。国企改革长期进展缓慢,推不动,可能也正是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从顶层设计上给予解决。

王鑫:国有企业的改革实际上最大的问题在于国有企业的属性,即兼顾社会职能的国家企业,在管理上要服从国家和市场的双重要求。从我们国家国有车企的发展历史来看,国有车企更多的要承担着稳定经济参与国际竞争和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么一个使命,这也就造成了国有企业在经营中,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都有着各方复杂的利益纠葛,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方面复杂多面,这是目前国有车企改革遇到的最大阻力。

牛大为:国有企业自身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正是因为认识到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通过推动深化改革,在提升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方面,也取得了良好效果,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在不断提升。近年来,无论是中央企业还是地方国企,都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革探索与实践。我认为,这是非常必要的。

朱思存:对于中国汽车市场和汽车工业来说,国有汽车企业的改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间。特别是在经历放宽外资股比限制,中美贸易战等一系列事件后,中国汽车工业想要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就必须改变目前存在的管理机制,生产效率落后等问题。利用充分的市场竞争,推动汽车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得中国品牌真正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

主持人:当前的国企改革,特别是国有车企的改革,面临着很多新的局面和形势。对内,新能源、新势力车企崛起,资本的发力,导致了行业规则在一定程度上被改写。另一方面,中央已经明确到2022年要最终取消合资车企的股比限制,全面开放。那时,国有车企就会面临进退两难的局面。改革如果还不能快速推进,则很有可能遭遇洗牌。深化改革的紧迫性,已经不言而喻对于当前的全新局面所造成的挑戰,你是怎么看的?

王鑫: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国有企业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结论,这造成了国有企业在发展中反应过慢,当今汽车市场最重要的是新技术的变革,新技术可以说给汽车产业带来了深刻的革命性的变革。

无论是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还是新材料新能源在汽车制造和使用上都有所体现。但国有车企的体系庞大造成了国有企业在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和研发上都稍显迟钝如果不能改革,快速地赶上,国有车企将会落后于其他车企。

贾翔:当下,汽车行业正面临巨大变革,同时,市场环境,竞争环境,行业环境都在发生巨变。特别是国内车市进入了微增长,负增长阶段,国家又全部彻底放开汽车股比限制。这对中国汽车产业已经造成了巨大压力。

国有车企是中国汽车产业的核心支柱绝大多数合资车企的中方都是国企,大部分自主汽车也都是国企。面对这种局面如果国企改革推进缓慢,效率不足,竞争力不强,未来将很难应对竞争的考验。

其他行业,特别是资源垄断型行业的国企,在国家的保护下效率一低,些成本高些,技术落后一些,也还能获得高额利润。但这个局面,在汽车行业则完全没有可能出现。国内市场早已进入充分竞争阶段,国企面对的对手,不仅有国内的民曹企业,还有全球主要的汽车巨头。在合资股比放开之后,最后一道控制国际汽车巨头的防线都要被撤掉,国企靠什么去跟跨国公司竞争?唯有改革一条路。

牛大为:可以说,在国有车企改革中汽车企业做得并不好,如今确实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了,通过不断深化改革,今后国有汽车企业的数量可能会进一步减少,但作用会进一步加大,其与民营企业的协动效应也会进一步增强,从而更好推动中国汽车高质量发展。这也是我们对汽车国企改革的共同期待。

朱思存:在中美贸易战所造成的一些影响中,汽车行业可以说是涉事最早,涉事最深,这是由于汽车复杂的供应链条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汽车工业又是完全市场竞争类行业,也是涉及民生的行业。因此,要不要改已经不是问题,而是要想好怎么改什么时候怎么做。

主持人:今天,“混改”成为了一个流行词。用官方的话说,“混改”是当前国企改革的突破口。国有车企的混改传言也很多,例如,北汽和吉利的混改传言,奇瑞混改传言,包括上汽、长安、广汽都有改革举措的出现等。似乎“混改”成了当前国企改革的唯一正确选择。你怎么看?

牛大为:混改只是改革的手段之一,如何实现改革的真正目的还需要人的作用,这是非常重要的,从某个角度来讲这也是这么多年来国企改革见效不大的根本原因。

贾翔:混改,只是改革的一种形式。引入金融资本,引入民营资本,虽然会改变些股权结构的性质,将国有资本变为混合资本,但是,公司决策机制,管理运营机制以及分配机制,都没有变化。这是治标不治本,这样下去,“混改”就会沦为圈钱的手段,而不是改革的手段。

当前,混改之所以被误解为国企改革的唯一选择,一方面是因为过往的改革手段几乎陷于停顿,没有进展,另一方面,混改因其另辟蹊径,而备受各界的瞩目和期待,再加之中央着力在央企中推进混改,因此被广泛认为是当下改革的主流途径。

王鑫: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说过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如今我们思考国有企业改革之时,我们同样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看。在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强调的是企业改革不是一条路,混改是选择之一。在改革的方式选择上,只提混改表示着外界至今还无法准确把握改革的目标和意义。改革的目的,改革的要求国家政策都阐述得很清楚而且不止一个目的,一个要求,且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地变化。按照国家的要求进行改革,那么就显然不止混改一条路。

上升一个层面来谈,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国有汽车企业发展,那么或许就可以采用这种万式。

朱思存:中国汽车行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进入到全新的时代了。因时而变,因事而变,因企而变。一方面,政府和行业需要吸引社会资本的流动资金,另一方面,国企也需要引进社会上更高效的管理制度。但由于每个企业具体情况不同,是否混改还是采取其他类型的改革方式,都不可一概而论。

主持人:有专家指出,改革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改革的目的是什幺,很多人并不清楚,或者说,由于种种原因,不放在首要位置。很多人将手段、方式看得比结果更重要。当前,国企改革进入了全新阶段,国家推进混改也是小心翼翼。

推进混改,与推进其他形式的改革,并无根本的矛盾。据悉,接下来北汽新能源要上市,这可能是国有汽车改革的另一种体现。你认为国企改革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如何看待改革方式的多元化问题?

贾翔:国企改革的目的,各界理解其实是不一样的。普通的理解,国企改革应该要提高效率,激发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经营效益,增强国企的经营,盈利能力。这些都没错,但是,国家对国企改革还有一个诉求,那就是,要国企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支柱作用,发挥核心作用,发挥主导作用。

在垄断性行业,这好理解。不过当前在一些竞争性行业,也露出了这样的苗头。改革方式多元化不是今天提出来的,随着改革的逐渐推进,各种之前采用过的手段,之后创新出来的方法,都在不同类型,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国企中使用。因此,今后国企改革也不可能是一刀切,只用一种方式多种方式并存的多元化现象将长期存在。

王鑫:我们如今思考国有车企改革的目的,不仅仅需要从促进国有车企发展这个角度来看,更多地应该放在整个大环境下去客观的认识。进入2018年,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汽车产业也在经历着各种挑战。国家股权改革在推进,中国汽车市场未来将失去政策的壁垒,中国品牌将要和国际品牌在一个舞台上战斗,美国经济政策频繁变动,贸易摩擦加剧,对美业务深层次变革;一带一路持续推进,对外联系加强,中国企业面临走出去的重大窗口机遇期……国有汽车企业能不能在变化的时代中持续向前?这是中央,国家给予国有汽车企业的新期待。如果说改革有目的那么改革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推动国有车企形成学习的机制,以适应汽车未来汽车生活的每一次变化。

牛大为:事实上,党的十九大报告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十九大报告强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毫无疑问,这对国企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要求,为此,国有企业要积极推进与民营资本的合作,不断增加广度和深度。

朱思存:国企改革是很长一段时间里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都十分关心的话题。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是全球第一大市场,同时汽车工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形产业。因此,汽车行业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度,深刻影响着我国竞争力的进展。正是因为如此重要,因此改革的复杂性和难度也随之而来。

汽车行业的国企改革是一个系统性问题,未来或许将包括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内的多种改革方式,但这一切的基础,都是需要各自企业对外部以及内部的优劣势有了充分的思考。

主持人:对于国企改革,特别是国有车企进一步深化改革,你认为应该怎幺改?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意见。

王鑫:从某种程度而言,国有车企改革需要恰当的时间点,这是很多专家,学者媒体都没看到的一点。有的企业已经自己尝试改革,比如奇瑞,那么就应该创造条件支持走下去,比如一汽,现在正在红旗品牌的关键突破期,现在冒然地启动改革,对于红旗品牌影响几何尚存疑虑……可以这样说,现在有些企业迫切需要改革扭转运行状态,有些企业则需要循序渐进地稳定改革步骤。国有车企的改革不能时间节点一刀切,需要个性化,甚至于定制化的改革时间节点。

要翔:深化国企改革,最核心的,也是最难的一点就是处理控股权与经营权分与台的矛盾的问题,以及分配领域的公平与效率的矛盾的问题。处理好这个两个矛盾国企改革将会推进一大步。

牛大为:当前国企改革与发展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是,人还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缺乏积极性。当前国企改革工作干头万绪关键是抓住人的积极性这个“牛鼻子”。改革还是要人来推进。下一步需要解决怎么释放人的积极性的问题,来推动国企改革落到实处。

朱思存:首先,政府有关部门要从顶层设计出发建设“国家队”的概念在避免冲突的基础上形成优势互补;第二,加强新技术研发力度,摆脱目前普遍存在的自主品牌核心技术水平薄弱的弊病;第三,从监督管理上,改变目前对国企,央企的考評思路改变长期存在的“官本位”思想;第四,企业家与官员不能会混为一谈,国企的管理者要真正拥有企业家精神,努力提升企业的内在竞争力。

猜你喜欢
国有企业汽车改革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汽车的“出卖”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
3D 打印汽车等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