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视唱练耳考级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2018-12-29 09:28张立凡
艺术评鉴 2018年17期

张立凡

摘要:视唱练耳是音乐学习过程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无论是专业的或是业余学习音乐的学生,它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因此,从1989年在广东首次举办了视唱练耳考级之后,便迅速在全国发展开来。然而,随着规模的壮大、人数的增多,关于社会视唱练耳考级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将通过全国社会视唱练耳考级的内容以及视唱练耳考级的现状进行概述与分析,探索在“考级热”的今天,社会视唱练耳考级所出现的问题及日后发展的思考。

关键词:视唱练耳考级 考级现状 考级形式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6-0160-02

音乐作为一门听觉的艺术,听力和识谱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对于学习音乐的人来说视唱练耳课程均是一门必修课。从1998年中国音乐家协会把视唱练耳、基本乐理、和声基础、音乐综合分析等作为“音乐基本素养考级”以来,视唱练耳考级便迅速在全国各个地区铺展开来,学习音乐的学子以及老师们越来越意识到了视唱练耳训练的重要性。开展这门学科考级的初衷是为了提高学习者的音乐素养、普及音乐教育。但在音乐考级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其初衷却逐渐衍变成了“为考级而考级”的现状。

一、视唱练耳与视唱练耳考级

(一)视唱练耳

视唱练耳源于欧洲。1795年,巴黎音乐学院成立,出版了第一本相关教材《音乐学院的音乐基础训练》,并将其指定为一门基础课程进行教学。到了1882年,法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亚历山德罗提出了“练耳”这一基本概念,“练耳”的形式主要是利用各种不同的唱名方法对音阶、音程、和弦、节奏、旋律等进行训练来开发耳朵的辩音能力、音乐感受能力等。后来,“视唱练耳”便逐渐衍变成为了一门“用唱名法一系列的练习来训练耳朵的学科。”然而视唱练耳这门课程在我国的发展是从1927年开始的,当时主要是上海国立音专的成立,并开设了视唱练耳的课程,这是我国视唱练耳课程正式成立的标志,随后这门课程在我国开始得到不断的发展。

(二)视唱练耳考级

关于视唱练耳考级首先起源于1920年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音乐考级,它将视唱练耳作为考级中的一个重要科目,并与音乐考级成绩紧密相连。1987年,社会音乐考级由香港传入广东,广东音乐家协会在广东举办了我国内地第一次音乐考级。至此以后,音乐考级迅速遍及全国各地。在举行这门学科考级伊始,只是将其作为器乐考级的附加项目,并没有将其作为一门独立的考试科目。渐渐地随着音乐考级的不断发展,从1998年开始,中国音乐家协会首次将视唱练耳、基本乐理、音乐综合分析综合成一门考级科目——音乐基本素养,并将其发展成一门考级学科,并出版了第一本音乐基本素养考级的教材。2002年,中央音乐学院社会音乐考级委员会也将视唱练耳作发展成为独立考核的科目,并对考级通过者发放相关证书。由此,视唱练耳考级在社会音乐考级中作为单独的考级科目逐渐发展开来。

二、视唱练耳考级的形式

我国开展社会音乐考级到如今已有三十多年了,随着考级的不断发展,考级的人数越来越多,而相关的考级机构也在不断增加。目前来看,组织举办社会考级的相关机构主要有以中国音乐家协会为首授权的各省市音乐家协会组织的社会音乐考级机构、以中央音乐学院考级为代表的各地艺术院校考级机构、以文化部委托的各地区高等艺术院校为承担单位的社会艺术考级机构等。《全国音乐听力考级教程》是中国音乐家协会考级委员会为了音乐听力考级而编写的一套教程。音乐听力教材作为视唱练耳考级课程的核心内容,是整个视唱练耳考级内容的体现。本文将以这一套教材为例,对视唱练耳考级的形式进行简要的分析。

《全国听力考级教程》共有五册,其分册是根据所划分的级别而来,也就是说它总共分为五个级别。该教程以训练学子们的音乐听觉为主,同时以经典音乐作品为教学主题,并配以音响资料,其目的是提升学生的音乐听辨能力。

(一)教程分为七个环节

1.聆听感受:通过欣赏音乐作品的片段,初步感受作品的节拍律动、速度力度的变化,体会音乐的分句结构以不同演奏法带来的情绪变化;2.理解乐谱:在不严格要求演唱音乐标准型的前提下,将音乐的其他表现要素,如力度、速度、分句、表情等用语言表达出来;3.乐理知识梳理: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出现在音乐作品中的音乐术语、音乐符号等乐理知识。教材的第一级里乐理的内容主要作为拓展性内容;4.节奏训练:熟练理解和把握音乐作品的主要节奏型和节拍律动的特点;5.视唱训练:这部分包括音阶视唱和乐曲视唱,目的是让学生建立准确的音高、节奏概念,唱熟(背唱)音乐作品或主题;6.乐曲赏析:完整地聆听音乐作品,了解和掌握与作品相关的音乐常识(作曲家、音乐风格、作品内涵),凭借听觉记忆,牢固掌握和领会原谱中各类音乐记号;7.(听力)书写训练:通过弹奏或播放的音响准确地写出2-8小节乐谱,掌握五线谱的书写规则。教材的第三、四、五级主要是进行听写训练。

(二)相关考级的形式与内容:

三、社会视唱练耳考级教学现状分析及其思考

(一)视唱练耳考级教学现状

视唱练耳作为一门音乐学习的基础学科,对于音乐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考级热”的今天,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了。

1.全国培训机构种类繁多,大大小小层出不穷。一些培训结构根本不具备办学资格,却也在不断的出现并开展对学生的培训。

2.相关的教师专业性不够,许多培训机构的老师并不具备教授视唱练耳的专业水准,甚至有的老师都没有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滥竽充数地走上讲台。

3.视唱练耳考级的初衷是为了培养学习者的音乐综合素养,但许多考生学习视唱练耳仅仅只是为了考级,他們只针对性的学习所需要考的内容,而相关的教学机构也只是教授考级所需要考的内容。

(二)相关的几点建议

1.考级只是为了检测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所达到的程度,不要一味的注重结果而忘记了学习者真正需要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点的全面,而不是只教授考级的内容。

2.规范管理混乱的音乐培训市场。首先,对于培训结构的开设要严格把控,必须要有专业的师资力量才能够开设,而不是随意一个人都可以注册开班。并且在教师选定上也要有相关专业的学历水平、资格证书。

四、结语

视唱练耳作为音乐学科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学习中不仅训练了音乐听觉能力,提高了读谱能力,同时也能够很好地掌握相关的音乐要素以及丰富的音乐文化知识。可见,音乐听力的考级对音乐学习者来说是很有必要的。虽然现在考级的相关事宜还存在一些问题,但笔者始终相信,通过今后不断的改进与完善,我国的社会视唱练耳考级将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2]刘斌.视唱练耳学科的传入及其在上海音乐学院(1966年前)的发展[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3]赵易山,戴嘉枋.音乐等级考试音乐基础知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7.

[4]薛长军.关于我国视唱练耳考级的分析与研究[D].长春:吉林艺术学院,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