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蛋鸡产蛋率的技术措施

2018-12-29 02:23龙玉贞张书良
中国动物保健 2018年7期
关键词:产蛋率卵泡产蛋

龙玉贞 张书良

产蛋率是评价蛋鸡群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衡量一个蛋鸡养殖场管理水平的重要判定依据。现实生产中,影响蛋鸡产蛋率的因素很多,应尽可能避免这些因素,并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行管理水平的提升,有助于产蛋率的提高。

1影响产蛋率的因素

鸡蛋的形成是通过综合作用完成的,首先得保证蛋鸡在产蛋期的健康,其次得保证每日有足够的营养摄入,再次鸡体内激素必须有规律地进行机体调节,最后养殖场必须具备科学的管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鸡的正常产蛋。

1.1疾病因素

如果一个蛋鸡群处在疾病状态或亚健康状态,则其生产性能必然受到影响,常见的有病原微生物感染导致的疾病,如禽流感、减蛋综合征、传染性支气管炎、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这些疾病具有传染特性,一旦发生可造成全群感染,从而影响产蛋率。有个别非传染性质的疾病,发病以个例为主,对产蛋率影响较小。

1.2营养因素

鸡蛋的形成需要有足够的蛋白、脂类物质、矿物质和其他一些营养成分,这些全部来自外界的供给,如果饲料的蛋白含量低,就会影响蛋清的形成,脂类物质的不足会影响蛋黄的发育,钙的不足会影响蛋壳的形成等,各种营养成分不但要满足需要量,还需要相互间的平衡,以满足产蛋需要。

1.3激素因素

健康的机体和科学的营养具备后,鸡蛋的形成还需要激素作用,只有激素分泌正常,卵巢每日才會有优势卵泡出现,输卵管分泌和蠕动才会规律,子宫部才能正常形成蛋壳,任何影响激素调节的因素都会对产蛋率造成影响。

1.4管理因素

上述影响因素针对的是鸡本身,而管理则针对养殖管理人员,鸡再健康,营养再充足,激素分泌再正常,如果管理一塌糊涂,产蛋率也不可能上升。常见的管理问题有饲养密度过高、通风不良、温湿度控制不合理、鸡舍有害气体超标、噪音污染、应激等,都会对产蛋率造成较大影响。

2提高产蛋率的措施

产蛋率的提高需要针对影响产蛋率的因素采取措施,对于中小规模的养鸡场,鸡存栏少,易于管理,主要依靠养殖者自己管理,大型养殖集团则需要将管理制度化,严格监督执行。

2.1做好保健

蛋鸡从出壳开始到进入开产期,务必要做好基础疫苗的免疫,尤其是影响产蛋率的病毒性疾病的免疫。细菌性疾病在防控时,可于产蛋前一个月配合使用广谱抗生素头孢喹肟或头孢噻呋注射,对蛋鸡群进行一次性体内净化,开产后禁用抗生素,避免药物在鸡蛋中残留,影响食品安全。对于单发性疾病则最好将患鸡淘汰。

2.2保证足够营养

营养物质是鸡蛋形成的原料,如果营养每日摄入量不足或营养元素搭配不合理,就会造成营养的缺乏。建议养殖场使用正规厂家的全价料饲喂,选用浓缩料或预混料时务必拌匀。饲料采购一次性不要太多,避免储存过程中发霉变质,对鸡的健康造成影响。另外,复合维生素可增强细胞的活力和机体代谢,对产蛋率有2%左右的提高,临床可使用其纳米溶液或可溶性粉剂饮水使用效果最佳。

2.3避免激素影响

激素正常分泌时,鸡群产蛋会非常规律,优势卵泡的发育会正常进行。但如果激素的分泌被打乱,产蛋就会发生不规律。生产中激素的调节往往是通过光照进行的,由于光线的刺激可通过视神经传至丘脑下部,或直接透过颅骨达到松果体及丘脑下部,作用于光感器,从而刺激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并通过垂体门静脉到达垂体前叶,引起促卵泡素和黄体生成素的分泌,促使卵泡的发育和排卵。生产过程中务必做好光照的规律性调节。另外,产蛋期不要乱用激素类药物,有些兽药厂家为了提高药物疗效,经常在产品中添加激素,但标称名称并未显示,造成养殖户被动用药而影响产蛋率。

2.4加强管理

管理包括对鸡群的管理和对人员的管理,管理不仅需要制度制定得科学,更需要技术人员的严格执行,特别是注重细节化的管理。合理调配饲养密度,注意鸡舍的定时通风和温湿度控制,防止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超标,不要频繁更换饲养员,尽最大可能降低应激对鸡群的影响。另外,产蛋率只是评价蛋鸡生产性能的一个指标,临床生产中,还需要将产蛋率和平均蛋重、蛋壳厚度、蛋壳颜色、不合格蛋比例等数据相结合进行综合判定。

猜你喜欢
产蛋率卵泡产蛋
蛋鸡产蛋率下降的原因与应对措施
超声告诉你何时排卵
促排卵会加速 卵巢衰老吗?
利用中草药提高蛋鸡产蛋率的实用配方
促排卵会把卵子提前排空吗
种鸭产蛋饲料宜分期控制喂量
母鸡喜欢在舒服的地方产蛋
促排卵与双胞胎
春季蛋鸡饲养管理
蛋鸡需要强制换羽的六项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