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堵管后二次灌注的应用

2018-12-31 03:22福建省东辰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福州350000
安徽建筑 2018年4期
关键词:离析砂石导管

姚 新 (福建省东辰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0)

0 前言

我司在施工平和龙湾城(英才·尚层)二期6#、8#、9#、10#楼旋挖灌注桩工程过程中,由于当地的混凝土公司混凝土质量不稳定以及全套管施工工艺的特殊情况,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经常有堵塞导管的情况发生,导致废桩和重新成桩,对工期和费用造成很大的损失。通过分析导致堵管的原因,尽量在混凝土灌注前解决问题,如果在施工过程发生堵管,经监理单位和业主单位及设计院认可,可以采取“二次灌注”的办法解决。

1 正文

结合我司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分析可能导致堵管的原因有:①当地混凝土公司混凝土质量不稳定,离析堵管;②浇筑时间过长,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混凝土流动性变差;③当地混凝土粗骨料中片石含量过多,导致堵管;④导管灌注完成后没有清洗干净,混凝土结块导致导管管径变小而堵管;⑤反循环清孔完成后开始灌注前,导管内空气没有排除干净形成气塞,导致混凝土堵塞;⑥导管由于碰撞导致内凹,导致堵管。具体阐述如下:

在混凝土配料的过程中,会因为水量的控制不当,导致导管出现明显的堵塞问题。例如,当混凝土配料中的水量加入过大时,混凝土料出现明显的离析现象,经过离析之后的混凝土被加入到导管之后,会导致砂石骨料下沉,砂浆产生明显的上浮问题。此时的砂石和骨料的流动性明显缺失,导致了砂石骨料同导管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摩擦力,最终导致导管部分会因为沉积的砂石过多出现堵塞情况,后续的混凝土料无法进入到导管之中进行灌注。当混凝土配料的水量加入不足时,混凝土料会出现过于干硬的情况。此时材料的流动性较小,所以进入导管之后,同导管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摩擦力。在进行实际浇筑的操作环节,导管无法深埋,并且会因为深埋较小而造成严重的泥砂夹杂现象。在温度过高的天气中,会出现因为混凝土干硬造成堵塞。

在进行水泥品种筛选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若选择了矿渣含量过大的材料,会使混凝土材料的和易性变差。在配制高坍落度混凝土时,会出现明显的离析,进而导致堵管问题。导管的密封圈老化问题以及工作人员操作失误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导致导管拼缝不严密问题。在较强水压的作用下,会使得导管拼缝处出现较为严重的漏水现象,水流会将水泥浆冲走,最终沉积的砂石料会造成导管堵塞。

为了更好地预防上述问题的出现,在进行实际的施工阶段,通过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提升设备的使用和维修管理效率。首先,为了能够确保施工混凝土灌注项目顺利完成,避免堵塞问题出现,可以在正式进行施工建设之前,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系统地方维修与保养。施工技术人员需要重点关注拌和机器的水量控制情况以及水泵和继电器设备的运行保护情况。同时,根据浇筑混凝土的数量情况,合理安排人员和机械设备。对发电机组以及备用设备的数量和待机情况等都进行系统管理,避免因为机械设备的问题,对浇筑工程造成影响。其次,在进行浇筑施工阶段,技术人员可以采用掺加了粉煤灰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按照既定的施工项目安排,对砂石材料的含水量进行实时监控管理,合理调整确保混凝土坍落度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强化对混凝土搅拌及其质量的监测管理,在不同的施工阶段,随时抽测检验坍落度。将干硬以及经过离析的混凝土进行二次搅拌或者直接弃用。在温度较高的施工条件下,可以采取投入缓凝剂的方式,避免混凝土凝结时间过短造成堵塞。

在安装导管前检查导管的气密性以及内壁是否光滑,灌注前要检查混凝土的和易性并按要求做塌落度实验,灌注前按要求做好排气措施。在灌注过程中发现堵管后,可以在允许的范围内,先将导管提升或者抖动导管,但导管的下口与原位置的高差不得过大,防止失去流动性的混凝土堵塞导管口。也可用大料斗进行灌注,以增加管内混凝土灌注时的冲击力。以上方法在无效的情况下,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二次灌注”。

①将已堵塞的导管提出,清理管内堵管混凝土,拔出导管以及清理导管速度要比较快,避免时间过长导致混凝土凝结。

②利用测绳测出孔内混凝土面,将清理好的导管插入已灌注混凝土面0.5m~0.8m左右。测量一定要准确,导管插入位置一定要控制好。

③进行二次封底操作,即利用漏斗进行二次剪球,一次灌入2.5m3(一次灌入的方量必须超过插入导管能容纳的混凝土量,需要进行导管体积的计算,保证混凝土在压力作用下充满导管)。利用灌入的混凝土清空导管中的泥浆,并利用灌入孔内的混凝土抬高原孔内的泥浆面。

④完成步骤③后,将导管继续向下插入1m~1.5m左右,开始正常灌注混凝土。

⑤计算步骤③中灌入孔内的混凝土的高度和封底操作中一共插入0.5m左右的混凝土,后续灌注过程中必须将这些混凝土全部顶出,才能结束灌注。

“二次灌注”在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对原混凝土面的测量和埋管深度的计算以保证导管口的埋深,确保混凝土在灌注过程中避免夹泥和混浆的现象发生;保证二次灌注后的成桩质量;同时拔出导管和清理导管以及重新下导管时间要快,要控制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内。

我司在平和龙湾城(英才·尚层)二期6#、8#、9#、10#楼旋挖灌注桩工程中,10#楼中有36#工程桩由于第三车混凝土中有直径15cm左右的块石导致混凝土堵管,遇到堵管后按上述步骤进行二次灌注后,都能顺利成桩,并在后续的低应变和超声波检测中被判定为I类桩,顺利通过验收。

平和龙湾城(英才·尚层)二期 6#、8#、9#、10#楼旋挖灌注桩工程中,9#楼中有14#工程桩由于导管内凹导致混凝土堵管,遇到堵管后及时按上述步骤进行的二次灌注后,顺利成桩,该桩被选为静载桩,静载试验合格,沉降在允许的的范围内,顺利通过验收。

在施工管理过程中,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采取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率。例如,我公司根据高层建筑当中的施工规范管理的规定,针对堵管发生的问题,采取了将混凝土导管以及钢筋笼全部拔出的方法,用设备将已经灌入的混凝土吸出处理。在重新成孔之后,将混凝土导管和钢筋笼全部进行安装,之后再按照常规的程序进行浇筑。在实际施工的环节中,部分施工单位并不具备直接吸出混凝土的技术和设备,因此无法在混凝土凝结的几个小时之内,将其全部吸出。针对这一问题,我公司提出,在发生严重堵管事故并且采用了常规处理方法无效时,工作人员需要采取拔出导管的方式进行初步处理。同时,根据钢筋笼埋入的混凝土深度不大的状况,采取钢筋笼拔出,并且回填桩孔的方法。运用十字冲击锥重新成孔,之后再将原本浇筑的混凝土凿除。在经过检验无误之后,组织技术工人进行验孔操作,判断合格无误后再按照常规施工的标准进行浇筑施工。在这一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对导管的堵塞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判断一般方法确实无效之后,再采取该方法指导操作。并且,当堵管的混凝土面深度过大时,可以使用导管插入混凝土面的方式,提高连接的质量,全面优化施工方案的执行效果,提高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

2 结语

现在高层建筑中一般桩基础都比较深,如果因为堵管导致废桩后重新成孔,由于深度较深,孔内还有已经灌注的混凝土及钢筋笼,重新成孔的难度比较大,费用及工期都会有很大损失,合理的应用二次灌注可以避免费用及工期的损失,并能有效保证施工质量。

猜你喜欢
离析砂石导管
浅析砂石材料质量对道路建设的影响
韩国语“容入-离析”关系表达及认知语义解释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PICC导管体内头端打结1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策略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改性沥青贮存稳定性评价方法
人工砂石料加工系统运行成本管理的探讨
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离析的原因分析和控制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建筑砂石骨料的应用分析
干混砂浆成品仓防离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