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湟中县恰罗石英岩矿矿床特征与找矿远景研究

2019-01-02 02:13马维明张进良杨海云韩永明
中国锰业 2018年6期
关键词:磨石岩性石英

马维明,张进良,杨海云,韩永明

(1. 青海省地质调查局,青海 西宁 810016; 2. 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矿产勘查院,青海 西宁 810008;3. 青海省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 西宁 810028; 4. 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八队,青海 西宁 810012)

1 地层特征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长城系磨石沟组第一岩性段、第二岩性段。

第一岩性段(Chm1):主要分布于矿区北西侧,占据整个矿区面积的一半以上。岩性为石英岩夹二云母石英片岩,石英岩为浅紫色、乳白色、浅灰白色、褐红色,细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为石英,少量的白云母、磁铁矿及矽线石等[1]。二云母石英片岩呈灰色、浅褐灰色,粒状—鳞片状变晶结构,片状—板状构造,主要矿物为石英,次为白云母、黑云母,少量的黄铁矿、铁铝榴石及微量的磷灰石、锆石等。地层产状184(°)~198(°)∠43(°)~57(°)。

第二岩性段(Chm2),矿区内根据岩性可分为两层:第一层(Chm2a):在矿区中部出露,为灰白色、褐红色、砖红色、浅紫色不纯石英岩,细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为石英,少量的云母及铁质物。产状153(°)~189(°)∠46(°)~54(°)。第二层(Chm2b):分布于矿区南东部,为矿区含矿层。为灰白、青灰色,局部浅肉红色石英岩,细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为石英,少量白云母,微量磁铁矿、磷灰石、锆石等,倾向154(°)~210(°),倾角46(°)~67(°)。

2 构造特征

矿区范围内出露地层为中元古界长城系磨石沟组第二岩性段,呈倾向南西的单斜层状,未见明显的褶皱、断裂构造。矿区地层总体北东—南西向,倾向154(°)~210(°),倾角一般46(°)~67(°)。野外调查发现,矿区主要发育13(°)~15(°)∠45(°)~79(°)、50(°)~57(°)∠44(°)~49(°)、104(°)~107(°)∠72(°)~84(°)与191(°)~199(°)∠23(°)~37(°)四组节理,且均具有较好的贯通性,局部地段节理与节理或节理与层面交错成“X”状。但矿区中未见节理密集分布区[2]。

3 岩浆岩

经1∶10 000地质填图,在矿区内见有三处花岗岩脉侵入于长城系磨石沟组第一岩性段(Chm1)石英岩夹二云母石英片岩中,对矿体无影响。

4 矿体特征

4.1 矿体形态

矿体赋存于长城系磨石沟组第二岩性段第二层(Chm2b)中,矿体走向出露长度1 400 m以上,矿体总厚度大于1 100 m,矿体在矿区东侧北东东向—南西西向产出,至矿区西侧转为北东—南西向,矿体产状154(°)~210(°)∠46(°)~67(°)。矿体控制厚度在中部较厚,东西两侧变薄[3]。矿体厚度变化特征见表1。

表1 矿体厚度特征

4.2 矿石质量

矿石成份单一,为石英岩,矿区南侧矿石呈白色—灰白色,向北渐变为浅肉红色、浅紫色、灰紫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石英呈粒状变晶结构,粒径0.03~3.02 mm,颗粒大小相近,相互之间界线弯曲,彼此镶嵌,紧密接触,含量95%~99%;少量白云母、黑云母,呈细小鳞片状晶体包嵌于石英晶体中,平行定向排列;微量的锆石、磷灰石、磁铁矿等,磁铁矿呈不规则粒状晶体,与石英颗粒镶嵌接触;锆石、磷灰石包嵌在石英晶体中。普查工作共采集刻槽样品2 726件,其中地表采集2 273件,深部钻探采集453件。经化学分析,平均化学组分为:SiO297.42%、Al2O31.46%、Fe2O30.35%、CaO 0.057%、P2O50.013 6%(见表2)。

表2 矿体平均化学组分

由表2可知,各勘探线矿体中有益组分SiO2含量较高,平均含量97.42%,达到了硅铁用硅质原料要求;但有害组分Al2O3平均含量1.46%超出硅铁用硅质原料要求。根据各勘探线中有益组分与有害组分含量,矿体矿石质量都达到了熔剂用硅质原料的要求。从整个矿区来看,矿石在东西方向上,矿区东侧质量一般,但都达到了熔剂用硅质原料对矿石有益组分和有害组分的要求。向西矿石质量逐渐变好,至8线、10线处,有益成分,有害组分的平均含量达到了硅铁用硅质原料的要求。南北方向上,由南向北质量变差,北侧大面积为熔剂用硅质原料[4-5]。

4.3 矿体覆盖层、围岩及夹石

1)覆盖层

覆盖层为全新统残坡积物(Q4esl):在本矿区内大面积分布,根据1∶2 000地质测量工作及探槽施工结果,本矿区内覆盖层较厚,在山顶处大面积达到2~3 m,在山坡低凹处厚度3 m以上,冲沟等负地形中可达5~10 m。残坡积物主要为碎块及腐殖土组成,碎块多为棱角状,大小不等,成分主要为石英岩,在矿区冲沟内靠普查区北侧边界处见有花岗岩及极少量的片岩碎块。未来开采混入矿石中,会造成矿石质量贫化,建议开采过程中进行剥离[6]。

2)围岩

矿体0线、3线、4线南侧至矿区边界均为石英岩。7线、8线北侧被第四系残坡积覆盖。普查区内未见到顶板出露。由于覆盖层较厚,只在8线北侧探槽施工中控制到了底板。矿体底板为磨石沟组第二岩性段第一层(Chm2a)褐红色、灰紫色不纯石英岩,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石英呈粒状变晶结构,颗粒大小0.06~0.874 mm,颗粒间界线弯曲,彼此镶嵌,紧密接触。少量的白云母,呈鳞片状,与石英紧密接触,平行定向排列。微量的磁铁矿、锆石等,磁铁矿呈不规则粒状晶体,与石英紧密接触,不均匀分布,锆石包裹于石英晶体中。据化学分析结果:SiO2平均含量88.56%;Al2O3平均含量3.695%;Fe2O3平均含量5.91%。岩层与含矿层产状一致,产状较稳定为153(°)~189(°)∠46(°)~54(°)。据分析结果,SiO2、Al2O3、Fe2O3均不符合熔剂、硅铁用石英岩工业要求,未来开采混入矿石中,会造成矿石质量贫化。

3)夹石(层)

矿体中共发现夹石(层)2条,编号分别为b1、b2,各夹石(层)见表3。b1、b2岩性均为云母石英片岩夹薄层石英岩夹层,片岩为黑褐色、鳞片变晶结构,片状构造;石英岩为细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

表3 夹石(层)形体规模

b1样品化学分析结果平均含量为:SiO263.20%;Al2O323.35%;Fe2O33.58%。b2样品化学分析结果平均含量:SiO282.16%;Al2O38.15%;Fe2O33.95%。据b1、b2分析结果,混入采下矿石中会造成矿石质量贫化,建议剥离。

5 矿床成因及远景

矿体赋存于中元古界长城系磨石沟组第二岩性段,为一套浅海相沉积,经区域低级变质作用形成石英岩矿床。磨石沟组地层分布广泛,该组所含的石英岩规模大且质量较好。娘娘山一带已发现有金跃石英岩矿、门洞滩石英岩矿等,全部位于中元古界长城系湟中群磨石沟组中,本次工作1∶1万地质草测及区调资料,该含矿层东西向延伸很大,该矿床资源远景很大。

6 结 论

矿区地层总体北东—南西向,矿区主要发育四组节理,矿体赋存于长城系磨石沟组第二岩性段第二层中,矿体在矿区东侧北东东向—南西西向产出,至矿区西侧转为北东—南西向,矿体控制厚度在中部较厚,东西两侧变薄,该矿床资源远景很大。

猜你喜欢
磨石岩性石英
钢轨打磨关键装备及磨石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Theoretical study on the mechanism for the excited-state double proton transfer process of an asymmetric Schiff base ligand
不平衡样本集随机森林岩性预测方法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碎屑岩岩性识别方法及应用
钢轨打磨过程中磨石参数对钢轨温度场影响研究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首次在火星陨石中发现柯石英
磷酸对油胺浮选石英的抑制作用①
X断陷火二段火山岩储层岩性识别技术研究
爱写志书的老党员
基于石灰石岩性的超近距管沟爆破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