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四肢关节内骨折术后功能康复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2019-01-03 12:00祝新萍辽宁省营口市中心医院骨科辽宁营口115000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活动度肌力关节

祝新萍( 辽宁省营口市中心医院骨科 , 辽宁 营口 115000 )

关节内骨折属于一种难治性骨折类型,该类型骨折愈合后极易引发各种关节畸形,影响关节活动度,造成关节功能障碍,部分病人甚至需要进行2次手术,严重威胁病人的正常工作和学习[1]。为减少四肢关节内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笔者对本院收治的四肢关节内骨折施以优质护理干预,取得不错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116例四肢关节内骨折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四肢关节内骨折的诊断标准,且均行手术治疗。根据随机原则及随机数字表法将116例病人分到观察组(n=58例)和对照组(n=58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35-65岁,平均(45.38±4.42)岁;骨折类型:胫骨平台骨折12例、股骨髁间骨折13例、桡骨头骨折16、尺骨鹰嘴骨折9例、肱骨髁间骨折8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35-65岁,平均(45.35±4.48)岁;骨折类型:胫骨平台骨折10例、股骨髁间骨折14例、桡骨头骨折15、尺骨鹰嘴骨折10例、肱骨髁间骨折9例。观察组及对照组病人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基线资料均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统计结果均显示P>0.05,表示2组病人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

2 方法:所有病人均在骨折后7-10天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病人施以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常规的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指导等。观察组病人施以优质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术前护理。病人入院后将术后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及方法告知病人,并与管床医师、康复医师共同制定术后康复锻炼方案,康复锻炼方案主要以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及患肢肌肉训练等。(2)术后1-3周。待麻醉清醒后即可指导病人进行患肢肌肉的静力收缩康复锻炼,同时对相邻的关节进行主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待引流管拔除后,指导病人对受伤关节进行主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并注意循序渐进,逐渐扩大关节的活动范围。待术后组织肿胀消退后,对受伤关节施以关节松动术,然后指导病人进行受伤关节的主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并在病人耐受前提下最大程度的恢复受伤关节的活动度,争取在术后21天内恢复到正常的关节活动范围,避免关节僵直的发生。手术后3周内的康复锻炼,需要在受损关节局部进行冰敷,将化学冰袋放置在病人的关节周围,并以压力包扎方式进行90-120分钟的包扎。若病人手术后具有比较明显的肢体肿胀现象,可采用脉冲短波进行治疗,以及时进行消肿,避免关节僵硬的出现。(3)术后4-6周。大部分病人的损伤软组织在术后4-6周均可愈合,且软骨痂连接也已在骨折端形成[2],因此该期的康复锻炼治疗主要以康复治疗为主,同时采用功能性支具、关节重力牵引、关节松动术等进行康复锻炼。(4)手术6周后。手术后6周大部分病人的骨折已经基本愈合,该期锻炼的目的主要是增加患肢的耐力和肌力,康复锻炼方法包括等张肌力锻炼、等长肌力锻炼、等速肌力锻炼等。同时指导病人进行患肢的本体感觉锻炼、协调性锻炼总康复锻炼。(5)不同四肢关节内骨折术后康复锻炼。对于膝关节内骨折病人,待病人麻醉效果消失后即可指导病人进行股四头肌的踝泵训练及等长收缩训练。手术后第3天,指导病人进行髌股关节的被动活动度训练,在病人耐受的前提下尽可能使其膝关节的屈曲活动度达到最大,每天训练2次,力争术后3周病人的膝关节屈曲度可达到90°-120°。同时指导病人进行腘绳肌、股四头肌的肌力锻炼。手术后6周,指导病人进行膝关节周围肌肉的等速肌力训练及抗阻肌力锻炼。对于肘关节内骨折病人,待引流管拔除后,应对肘关节进行关节松动术治疗,在病人耐受的前提下指导病人进行肘关节的主被动活动度训练。手术后3周指导病人进行患肢的屈伸肘关节锻炼,手术后6周,指导病人进行肘关节周围肌肉的抗阻肌力锻炼。

3 观察指标:对比分析2组病人护理干预前后关节活动度变化情况。

4 统计学处理:数据统计均采用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5 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及对照组病人的上肢肘关节活动度分别为124.18°±7.74°、99.58°±3.36°;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121.42°±7.52°、97.64°±3.28°;2组比较,均有P<0.05。

讨 论

四肢关节内骨折治疗的关键是及时恢复关节内骨块的解剖位置,同时配合密切护理,以促进关节面的愈合和避免关节的僵直。四肢关节内骨折的表现是骨折线与关节之间是相通的,而手术会导致关节囊内出血,形成血肿,而血肿机化后会引起关节内纤维性粘连[3]。同时手术后患肢需长时间制动,极易导致关节韧带及关节囊增生或发生挛缩性畸形表现,关节囊增生及挛缩性畸形共同作用会导致四肢关节出现僵直,严重影响病人的康复[4]。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肘关节活动度、膝关节活动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本研究的优质护理干预中,在病人手术后2-3天立即指导病人进行受伤关节的主被动活动度训练,从而抑制术后瘢痕的形成,减少纤维细胞增生及纤维性渗出,减少纤维组织发生粘连,并能有效恢复关节软骨的自由活动,减少了诱发关节僵直的诱发因素。通过早期的康复锻炼,有效减少了长时间制动所致的关节韧带及关节囊粘连、畸形及挛缩[5]。下肢肌力正常是维持膝关节稳定性的重要前提,因此,本研究观察组在术后早期即进行关节肌力的训练,有效增强了受损关节的肌力,从而有效避免了膝关节继发性损伤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四肢关节内骨折病人中施以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病人关节活动度的恢复,对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活动度肌力关节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下腰椎关节突关节形态学分析及年龄相关性研究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MRI联合超声成像评价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价值
膝盖有异响 警惕“关节鼠”
关节突关节比在退行性腰椎滑脱中的应用价值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