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的地位及内容

2019-01-03 13:25黄卫新
中国金属通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水文地质岩土水位

黄卫新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〇六大队,四川 成都 611730)

在岩土工程勘察当中,地下水的勘察工作尤为重要,由于水资源的流动性较强,对于工程影响较大,所以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地位明显。地下水资源是岩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建设当中,如果忽视了勘察工作,势必导致工程期间受到影响,导致建筑稳定性和耐久性下降,并且现代工作的开展往往较为复杂深入,地下水文条件复杂,如果不能提高勘察工作的质量,导致工程工期延误,对于企业本身所造成的经济影响较大[1-3]。

1 地下水引发的危害

(1)地下水升降变化引发的危害

作为人类生存所依赖的重要资源,水资源在我们生活和生产当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工程当中,由于水具有流动性,一旦地下水发生升降变化,就会导致危害产生。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诸如建筑施工、废水渗透、降雨量增加、气温等因素,所导致的地下水位上升,常常会引发土壤中含水量增加,导致沼泽化情况严重,或是由于盐渍化对于建筑造成一定的腐蚀性,从而引发工程质量问题,并且在水位上升当中,也会对岩土地质造成影响,造成岩土性质发生变化,导致建筑根基不稳,或是斜坡、岩土滑移、崩塌的情况发生,对于工程的开展造成阻碍,而在地下坚硬的岩土层中,一旦水位上升,导致岩土软化,岩层塌陷,并且在地下洞漏水,无论是对于工程建设还是建筑物的伤害巨大。地下水位受到人为大量抽取、采矿活动、修建水库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水位下降的情况,而水位下降所带来的危害主要有:①水位下降导致岩土中含水量不足,发生地裂或是地表塌陷等情况,直接造成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的同时,还会威胁人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②地下水作为自然界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水位下降,则会导致地下水枯竭或是水质恶化,带来长久的危害;③在人为活动当中,往往对于地下水资源的作用力较大,导致岩土层受到侵害,从而破坏地质。地下水位的升降情况不受到人为控制,并且受外界影响较多,所以一旦水位升降情况频繁,势必导致岩土膨胀并且难以恢复,造成工程和建筑受到破坏,而且在地下水位变化当中,土层中的铁、铝等物质较为疏散,导致土壤松动、空隙变大、含水量增加,稳定性下降,在工程的开展当中存在大量的隐患。

(2)地下水动力作用引发的工程危害

在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地下水一般较为平和,难以发生巨大的变化,但一旦由于人为因素影响,改变了地下水的动力平衡,则会导致工程遭受阻碍,包括流砂、管涌、基坑突涌等,都会对建筑物的质量产生影响,进而威胁工程的进展。

2 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的现状和重要性

在多数的地质灾害成因当中,地下水资源占据较大比重,并且由于水资源的不稳定性,难以将其进行约束,所导致的工程当中突发情况较多,难以应对。地下水资源的自身变动导致岩土受到的影响较大,对地质造成的改变明显,并且所发生的灾害具有类型多样性、机理复杂性、分布广泛性、不可控性等特质,如果在勘察工作当中,不能对于地下水资源进行详尽的了解,势必导致工程的设计工作存在片面性,一旦工程开展与地下水资源存在矛盾,则会危及质量和安全。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当中,水文地质勘察直接影响其工程特性,但由于现代工程企业对于水文资源的认知不够深刻,导致水文地质勘察的参数受到忽视,工作开展浮于表面,多数情况下,水文地质的勘察仅仅停留在一般性评价,导致后患无穷,所以想要做好工程的保障工作,就应当明确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性,通过不断深入探究、采样分析,为水文地质的资料归纳整理,从中分析对工程造成影响的因素,并且估算突发情况所带来的变化,在评价当中,注重水文地质自身的性质,并且根据水文地质的特征,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对方案,为设计工作提供基本保障,为施工带来强有力的稳定性提升,才能有效减免灾害发生,提高工程效率。

3 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的内容

由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并且水文地质勘察所具有的重要意义非凡,所以在工作开展当中,应当循序渐进,分步骤进行。

(1)自然地理条件勘察

工程的开展离不开地质的影响,所以在勘察工作当中,应当做好自然地理条件的基本勘察工作。水文地质在长期的形成当中,在不同地域存在不同的特征,在勘察工作当中,应当通过对当地的史料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实际观测情况,综合考虑气象水文特征和地形地貌特征,针对工程所开展的区位,分析当地的气候种类,判断其季风影响以及土质湿润程度,并对周边的水域信息进行了解,采取样本进行分析,以形成地貌侵蚀、地形状况等综合的评价信息。

(2)地质环境条件

工程建筑当中,建筑物的构造特征以及地基稳定性受到地质环境影响较大,所以地质环境的勘察工作应当具有针对性。

勘察工作是工程良好开展的保障,所以在工程初期,应当对于地质环境进行深入探索,分析土壤土质,在设计方案工作当中,结合地质进行合理化配置,以保障工程的开展效率。

(3)地下水位情况

无论是地下水位对工程的直接影响,还是对岩土地质造成变化带来的间接影响,都是妨碍工程进展的主要因素,所以针对地下水位的勘察工作应当更加深入。相关技术人员在勘察工作当中,应当明确自身职能重要性,检查水位上升和下降的情况,确定当地水位标准,结合历史当中的最高、最低情况进行分析,掌握地下水位的变动规律,并且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对水位进行测试,在静止水位测试期间,确定水层的渗透性,严格控制测试的规范性,采用泥浆钻进时,应当将测水管打入含税层中20cm或洗孔后量测。

(4)施工区域的含水层、隔水层

在勘察工作当中,对于施工区域应当重点进行,在对含水层和隔水层进行勘察时,应当对埋藏条件、地下水类型、地下水流向、水位变化幅度进行确定,通过测量结果所得出的参数应当具有准确性,除却水文本身信息外,还应当对水文所带来的影响以实验进行预测,防范由于水文变化对工程建筑带来的腐蚀影响。

(5)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是在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当中的总结,也是对工程开展所具备条件的匹配,所以根据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不同结果,应当提出不同的评价。

根据勘察工作的开展,应当在对工程产生影响的重点位置提出不同评价,对埋藏在地下的建筑物基础中水对钢筋的腐蚀性提出评价问题,对软质岩土和残积土评价地下水变化带来的软化和膨胀作用,如果在基坑当中存在承压层,应当对基坑开挖后承压水冲毁的可能性进行精确测量,对地下水开挖后,应当进行渗透实验,计算不稳定因素。岩土的水理性质影响岩土的强度,所以针对岩土水理性质的软化性、透水性、崩解性、给水性、胀缩性等进行评价,有助于明确岩土的性能对工程提供的保障。

4 结语

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是岩土工程中的重要条件,在施工当中,相关企业和工作人员应当明确其意义,提高勘察工作的科学性,进而保障施工的顺利开展,以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保证工程为人民提供良好的服务。

猜你喜欢
水文地质岩土水位
基于BIM的岩土工程设计优化及应用策略
土木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危害及应对措施
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与相关方法
刍议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勘察中的重要性
水文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技术
《岩土力学》2014年第9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
《岩土力学》2014年第7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
《岩土力学》2014年第6期被EI收录论文(43篇,收录率100%)
七年级数学期中测试题(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