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功能锻炼在锁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有效利用

2019-01-03 18:23姜丽春
关键词:锁骨肩关节骨折

姜丽春

(吉林省吉林市人民医院,吉林 吉林 132011)

临床指出[1],在锁骨骨折患者中采用适时功能锻炼干预可缩短治疗时间,并改善其肩关节功能。本院围绕锁骨骨折患者护理工作开展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3月~2019年1月收治的54例锁骨骨折患者,采用摸球法分为A组和B组,各27例。A组男19例,女8例,年龄19~46岁,平均(32.6±1.7)岁,损伤部位:左侧17例、右侧10例;B组男20例,女7例,年龄18~46岁,平均(32.4±1.6)岁,损伤部位:左侧16例、右侧11例;两组基线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A组采用适时功能锻炼,具体内容如下:护理人员对患者锁骨骨折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结合治疗情况制定护理干预措施;患者面对治疗及疾病时极易因疼痛感和担心骨折移位而出现负性心理,导致愈合时间延长;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疼痛感,应根据其实际需求给予止痛处理,包括止痛药及注意力转移,并鼓励患者开展臂周钟摆运动,指导患者取垂直坐位及站立位,患肢悬空开展前后左右摆动;摆动速度不宜摆动太快,应根据自身耐受匀速摆动;针对肩关节开展旋转运动及爬墙运动,在匀速下使用肩关节做内旋、外展、外旋活动,进一步促进肩周血液循环;对于部分恢复较好患者,指导其开展爬墙练习,面对墙体站立,金额可能向前伸直背部并努力向上爬,练习时间控制在5-10min,后取侧身站立,患肢尽可能向前伸直。病情稳定后,鼓励患者适当进行自主功能锻炼,项目包括站立时手臂上举、前后摆动增加活动范围等,指导患者将健侧手指交叉患侧手指,高举头顶并放下,如此反复3-4次,每次间隔时间控制在10s以内;训练过程中逐渐增加获活动范围,开展内旋及外旋运动,促使其尽快恢复。

B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评估患者病情,并根据治疗措施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心理疏导、健康指导、治疗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及术后指导,使其以良好生理状态接受治疗。

1.3 研究指标

护理1个月后开展随访,观察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及肩关节评分。

采用Constant综合评分法评定患者肩关节功能,分值100分,评分项目:疼痛、将锁关节活动范围、日常活动能,分数及恢复功能成正比[2]。

1.4 数据处理

研究数据采取SPSS21.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数值变量资料以(±s)表示,采取t检验;无序分类资料以百分比率(%)表示,采取x2检验;P<0.05为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对比

A组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分别为(16.28±2.41)d、(81.06±5.16)d,B组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分别为(35.02±3.17)d、(112.38±5.49)d,A组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短于B组(t=24.453、21.600,P=0.000、0.000)。

2.2 肩关节评分对比

A组肩关节评分(91.25±3.16)分,高于B组(81.46±3.20)分(t=11.311,P=0.000)。

3 讨 论

锁骨骨折是临床骨科一种少见骨折类型之一,主要由间接或直接暴力因素作用于锁骨导致,临床患者多为青壮年和儿童群体。骨折后,患者可出现局部肿胀、皮下瘀血及压痛等症状,部分骨折移位或重叠患者,则存在不同程度畸形及患者肢体功能受限,对其正常生活及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而临床治疗后,愈合周期较长,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指导干预,便会影响其预后功能[3]。

功能锻炼是临床针对骨折患者及运动功能丧失患者实施的干预措施,通过根据其病情给予正确指导,针对患肢制定对应运动干预计划来提高其血运情况,以促使其功能尽快恢复。本研究结果,A组采用适时功能锻炼,其肩关节评分明显升高,治疗时间及恢复时间均得到有效控制(P<0.05)。临床将适时功能锻炼应用于锁骨骨折患者中,由于锁骨直接连接机体上肢,故而护理人员针对肩关节实施运动指导,通过实施肩关节做内旋、外展、外旋活动、手臂上举、前后摆动增加活动范围等项目充分活动肩关节,改善肩周血运环境,积极促进锁骨骨折自我修复,促使其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综上所述,在锁骨骨折患者护理中采用适时功能锻炼干预效果显著,可缩短其治疗时间,改善其预后,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锁骨肩关节骨折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肩关节习惯性脱位怎么办?
如何预防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锁骨
呵护锁骨皮肤
不掉到锁骨都不敢说是“矩形耳环
呵护锁骨皮肤
伤筋动骨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