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民宿产业 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记盘锦荣兴稻作人家民俗村

2019-01-03 03:33
侨园 2018年12期
关键词:民俗村稻作朝鲜族

位于盘锦市荣兴镇的荣兴稻作人家民俗村建于2016年,是在盘锦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村一品及大力发展民宿经济的大环境下,结合本地区位优势、农业产业优势、民俗文化优势开发建设的集旅游度假、休闲农业、民俗特色为一体的民宿旅游休闲度假项目。

荣兴稻作人家民俗村具有独特风貌及自然景观,以民宿项目开发为载体,辅以水稻认养、果蔬种植、采摘、垂钓等设施农业,相互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等功能。项目总用地面积45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275平方米。主要包括民宿、小型餐厅、玫瑰园、垂钓园、儿童游乐场、少数民族文化宫、温室大棚、滑雪场、朝鲜族特色食品生产加工体验店、温泉民宿、民族景观广场和博物馆等项目。

荣兴稻作人家民俗村于2016年3月开始兴建,于2016年8月15日正式营业,截止目前民俗村已成功接待游客达300批次,3.1万人次,吸纳50余人就业,年营业额达300万元。

在经营管理方面,荣兴稻作人家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规模化经营,确保服务更加规范、周到;二是家庭式自助厨房模式填补周边空白;三是民宿与庄园、农田、垂钓等相结合,使游客可住、可玩、可聚。

荣兴稻作人家民俗村项目总体的装修理念是“外在古朴、内饰舒适”,即室外尽量保留乡村、田园风格,室内坚持高标准、多功能于一体,从而为游客提供舒适、安逸的居住环境。

“一园留乡史,汉鲜共融合”的设计理念

园区整体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南区改造以汉族元素为主,在装修过程中尽可能地保留了房屋及院落中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和原貌。锈迹可见的压水井,色彩鲜明的水砂石墙壁,枝叶繁茂的老枣树,手工编制的篱笆院,无不尽显乡村野味。北区房屋装修风格以朝鲜族风情为主。荣兴街道原为荣兴朝鲜族乡,是盘锦市朝鲜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区域,域内朝鲜族文化浓郁。因此,在装修改造过程中,将北区改造成了朝鲜族风格。红蓝相间的灯式挂幌,旧时朝鲜族守护神“木丞”,高高架起的游戏秋千,象征着天地人和的太极鼓,无不展示着朝鲜民族特色。在进园处保留了一处土坯草顶、汉朝相融的老屋,室外陈列苇编粮仓、石磨、舂米槽等农事物品,使游客一步入园区即能感受浓郁的异族风性,又能回忆起早年的农家味道。

“民居轻博馆,乡愁味中求”的人文理念

在民宿套房的室内装修中,设计本着每一个体都是一处轻博馆的出发点,装修中在尽量保持原有房屋格局、结构的基础上,结合房屋特点完成风格各异、各不相同的装修。在房间布置上,保存了原有房屋主人的信息档案,早年生产、生活的物品,乃至于家庭成员的旧照。这不仅将原住村民的信息留传下来,也使入驻的客人入室就有回到老家的温馨感。所有民宿均实现了独立卫生间、24小时供应冷热水、集中供暖,室内空调、网络电视等高标准配备。整个装修设计既有可回味的乡土气息,又不失城市生活的舒适度。

“服务城里人,居民增收入”的经营思想

稻作人家民俗村的兴建, 既 为发展乡村建设,又为带动周边经济,既为服务城市人群,更为增加居民收入,带动居民致富。民宿经营管理中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回馈于民的理念。将闲置房屋装修,再返聘居民做民宿的服务员、客房管,以民宿主人的身份来服务于客人。这样的服务 既 有质朴的农家特色,又有回归居家的感觉,在不经意间将客人的情感融入乡村的味道,寻得一份乡愁,久驻一种相思。

荣兴民宿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助推了美丽乡村建设,传承了民族文化,也带动了老百姓增收致富,成为荣兴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荣兴人将随时敞开热情的怀抱,真诚欢迎四海宾朋的到来!

猜你喜欢
民俗村稻作朝鲜族
清代广州外销面中的稻作图研究
用菖蒲水洗头(环球360)
朝鲜族初中生阅读动机的构成研究
跨界朝鲜族农乐的早期传入、分布及发展研究
发展民俗村既要有里也要有面
KORE A TOWN
“首届(长沙)国际稻作发展论坛”将于9月在长沙举行
黔东南稻作农业文化景观与糯稻品种的多样性保护
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森林雨季水源涵养能力研究——以勐龙河流域为例
他有颗金子般的心:记朝鲜族“老关工”金道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