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壤剖面理化特征分析

2019-01-03 02:55谭小丽王岩宏韩卫东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8年12期
关键词:柽柳含盐量表层

谭小丽 王岩宏 韩卫东

(淄博市临淄区环境监测站 山东淄博 255400)

1 研究区域概况

本文选择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内的柽柳林场作为研究区域,该区域的具体位置为 37°45′N~38°10′N,118°39′E~119°7′E,该地区为典型的温带季风性大陆性气候,夏季天气炎热,降水频繁,冬季气温会在零下,比较寒冷,并且降水较少,比较干燥。该地区的年平均气温是12.1℃,年平均降水量为552 mm,大部分降水都集中在7、8月份。这里的土壤主要是盐土,因此生长有大量的柽柳、碱蓬等耐盐性植物。本文将从该地区采集有代表性的土壤进行研究。

2 分析项目及方法

表1 分析项目及方法

表2 土壤pH、电导率、全盐在剖面上的分布结果

3 土壤pH、电导率、全盐的剖面分布特征分析

3.1 pH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特征

从表2中,可以看出黄河三角洲柽柳—碱蓬群落下各层土壤的pH的范围在7.74~8.26之间,各层土壤的pH均大于7,各层土壤pH的平均值为7.996,依据表3土壤酸碱度的划分标准我们可以知道,研究区域的土壤属于典型的碱性土壤。从表2,pH在剖面上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在0~10cm的深度,pH是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的,并且在5~10cm土层pH最大,从10cm往下,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pH保持下降的趋势。但总体上来看,pH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也只有0.5,所以pH在剖面上是比较稳定的,变化不大。总体来说,研究区域的土壤属于碱性土壤并且pH在剖面上是比较稳定的,所以该区域适合耐碱性的柽柳、碱蓬等植物的生长。

表3 土壤酸碱度划分标准

3.2 电导率和全盐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特征

从表2中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电导率和全盐在土壤剖面上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用相关性系数函数计算得到这两项的相关性系数接近1,进而充分证明了电导率和全盐在剖面上的变化趋势的一致性,它们具有极大的相关性。这主要是因为土壤的含盐量越高,土壤溶液的渗透压就越大,从而所测得的电导率就越大。

通常认为,土壤的含盐量在0.6%及以上时就为盐土,根据表2可以看出各层土壤的全盐都在1.09%以上,平均值为1.52%,说明研究区域土壤为典型的盐土,盐渍化特征显著。该区域只能种植耐盐植物的,大量研究表明种植耐盐植物有利于改善盐渍化土壤,因此,该区域柽柳、碱蓬群落的生长对改善土壤的盐渍化有良好的作用。

从表2可以看出,0~5cm的土层土壤的全盐是最高的,5~10cm的土层全盐含量最低,0~10cm土壤的全盐量变化较大,10cm向下土壤的全盐含量变化不超过0.5%,总体上看,表层土壤的全盐量大于下层土壤。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海水浸渍使土壤表层积聚大量的盐分,再有水分蒸发,下层土壤中的可溶性盐离子随着毛细水上升到土壤表层,在土壤表层积聚造成表层土壤的含盐量较大。而造成5~10cm土层土壤的含盐量较低的原因应该是柽柳、碱蓬这些群落的根系吸收了这些土层中的营养盐离子导致这个层面土壤盐分的下降。这也再一次证明了柽柳碱蓬群落可以改善土壤的盐渍化。因为含盐量和电导率的相关性系数接近1,土壤电导率是随全盐量变化而变化的,所以以上也解释了电导率的剖面分布特征。

结语

通过对pH、电导率和全盐的分析得出,黄河三角洲湿地柽柳碱蓬群落下土壤属于盐碱地。pH在剖面上的变化幅度不大,每层土壤的pH均大于7。全盐的含量主要分布在表层土壤,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小。电导率的分布与全盐的分布具有极大的相关性,其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因此,该地区适合耐盐碱的植物生长,而且种植耐盐碱的植物可以起到改善该地区土壤的作用,笔者认为除了柽柳碱蓬之外,可以引进更多的耐盐碱植物,选择根系较浅的植物更能改善表层土的盐碱度,并且可以防止更深层次的土壤盐碱度,从而逐渐改善该地区土壤的理化性质,并进一步保护并改善该地区湿地的生态环境。

猜你喜欢
柽柳含盐量表层
半潜式平台表层卡套管处理与认识
黄河三角洲盐渍土有机氮组成及氮有效性对土壤含盐量的响应*
水体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收及释放研究进展
柽柳不同种(品种)在秦皇岛地区的引种适生性分析
NaCl胁迫下3种柽柳属植物生长、盐离子分布和SOS1基因相对表达量的比较
男孩身体触碰灯泡能将其点亮
含盐量对滑坡粘性土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HPLC法测定蒙药材柽柳中绿原酸的含量
山西省柽柳蜜源植物分布特点及利用价值调查
超声波光整强化40Cr表层显微硬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