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乐群: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2019-01-03 07:01曹雪
东西南北 2019年22期
关键词:明珠吉林省书画

曹雪

费乐群说,文化代表一个国家的门面,尤其是国粹书法,一定要扎实练好基本功,先继承后发展。

初识费乐群在2018年入夏“《我爱你中国》公益快闪活动”的现场,费乐群应活动筹备组之邀在现场为庆祝党的生日题字。他衣着朴素、为人低调,但精神矍铄、谈吐幽默,挥毫泼墨,尽显书法家的大气本色。费乐群还是吉林省长春市明珠社区老年大学的副校长,利用业余时间义务讲习书法课程已有十六年。

    笔墨多情 书道独钟

费乐群,1954年生于长春,因无职、无权、无名,自嘲“三无先生”。虽年逾花甲,但神采奕奕、思维敏捷。明珠社区办公室毗邻的屋子是费乐群的书画室,100多平米的房间里挂满、摆满了书法作品,让人一走进去就感到一股清风迎面而来。百余幅书法作品篇幅之巨大、书写之自如,洋洋洒洒、酣畅淋漓,真、草、篆、隶、行各种书体游刃有余。

费乐群爱上书法时,正值1972年文革“停课闹革命”,受父亲及姐夫的影响,踏上了书法之路。最初临习《毛泽东诗词字帖》,随后揣摩《庞中华硬笔书法》,之后费乐群临写天下名家字帖,一發而不可收,技法更是大增。除了吃饭睡觉,写字几乎占据了他生活的全部。每天凌晨4点钟起床洗漱完毕后,他便直奔楼下书画苑临帖习字,一练就是一整天。

2016年6月,费乐群受邀参加山东曲阜举办的“世界传统诗人大会”,他创作的17000多字,长约17米的小楷《论语》全文,引起了巨大轰动,中外书法专业人士都对其赞叹不已。谈及创作初衷,费乐群说:“小时候生活清贫,父母为生活操劳很不容易。父母去世后,我心里就一直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报答父母对我的养育之恩,所以,在我60岁生日那天,我完成了我的第一部长卷软笔小楷作品《论语》,把它献给逝去的父母,感谢他们的培养和教育。”

    墨海笔耕四十年

为了研习书法,费乐群努力研读古籍经典,不断提高文化素养,还把《古典诗词》《论语》《道德经》等古典名著微缩成读本,随身携带,随时翻阅,细心揣摩。

对于自己的作品,只要有一处不满意,费乐群就重新写、反复改,直到满意为止。王羲之的《兰亭序》已经背临3000余遍,文征明的行书《腾王阁序》,一临就是几十年。著名作家张少武曾亲笔赋诗予费乐群,赞曰:“欲传国脉志弥坚,墨海笔耕四十年,字如珠玑浸血汗,精骛书道果不凡!”

从2014年到2017年,费乐群多次举办个人书法展,其作品也频频在省、市、区及全国展出中获奖,硬笔书法作品曾获吉林省第二届、第三届书法大赛金奖。

    清正高洁 书为心画

虽“三无”,但费乐群的精神世界却非常富有。在明珠社区,提起费乐群无人不知。作为明珠老年大学的书法教师和副校长、长春明珠社区老年书画协会会长,为了活跃社区文化生活,他积极协助社区组建各类协会和诗社。

费乐群不仅是出色的组织者,更是优秀的教员。从明珠书画苑到老年大学,每周一节书法课,多年来他从未缺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费乐群利用早晚时间看书和教学光碟,认真备课,学习讲授技法;为了提高学员的学习效果,他帮忙代购书写工具,自费给学员复印资料,学员们深受感动。

费乐群说,文化代表一个国家的门面,尤其是国粹书法。费乐群呼吁全社会重视书法,从小抓起,注重积累,树立正气,把握方向,扎扎实实地练基本功,先继承后发展。要让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年一代懂得中国书法,懂得分辨优劣,让中国书法得以真正的继承和发展。

费乐群

笔名费悟,吉林省著名书法家。中央电视台及吉林省内多家媒体均报道过他“笔耕不缀四十载,老树新枝绽奇葩”的事迹。

猜你喜欢
明珠吉林省书画
奔跑的小浪花
吉林省2019年秋冬季秸秆离田工作方案
象牙塔中的明珠
多瑙河畔的明珠
反腐
小小书画廓
书画
书画
书画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第五次优秀高教科研成果评审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