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园上市禁令

2019-01-04 09:29
检察风云 2018年24期
关键词:幼教公办普惠

学前教育问题是许多家长的心头病,由于教育资源稀缺,形成了公办园入园难、民办园入园贵的情况。如何改变这一局面备受社会各方关注。政府也一直在努力引导学前教育走向健康规范的发展道路。

11月15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包括对学前教育优化布局与办园结构、拓宽途径扩大资源供给、健全经费投入长效机制、大力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内容。

尤其值得注意也是引起市场关注的是,《意见》第六项完善监管体系中提出,要遏制过度逐利行为。要求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幼儿园资产。禁止民办幼儿园“证券化”。因此《意见》也被部分人解读为“民办园上市禁令”。随着《意见》的发布,一众民办园上市公司股价应声暴跌,在美股上市的红黄蓝教育盘中跌幅达到52.97%,触发熔断停牌。

《意见》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其背后的考虑是什么?对于大众而言,未来的学前教育又将是怎样一番景象?

底子薄、欠账多的幼教产业

要理解《意见》的内涵需要先了解其出台的背景。由于底子薄、欠账多,目前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短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十分突出,入园难、入园贵是困扰老百姓的烦心事。

由于社会需求和资源供给缺口的客观存在,看到市场空间的民间资本近年来大举进入幼教产业。在一定程度上,这有助于缓解入园难问题,但由于资本的逐利性,使得幼儿教育在我国成为了“最昂贵的教育”,幼教产业也成为资本市场的“盛宴”。显然这与教育事业的公益性产生了悖反。

一些民办园在逐利的驱使下,产生了花样繁多的杂费,赞助费、捐资助学费、空调费等层出不穷。利用家长的焦虑心理,靠着“双语教学”“艺术特长”“早期潜能开发”的概念,不少民办园漫天要价。为了利润最大化,一些民办园想方设法减少开支,使得办园条件堪忧、安全隐患频现、师资质量差、教师待遇低,不仅教学质量无法保障,甚至事故频出,食品安全问题、虐童问题时有发生,引起社会极大的关注和义愤。

学前教育资源发展不平衡的客观现实也非常严峻。

首先是幼儿园数量与适龄儿童数量不匹配。从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新生儿数量在短期内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进一步加剧学前教育资源短缺的局面。到2019年,学前教育阶段将新增适龄幼儿近600万人;2020年将新增1100万人;到2021年左右,学前教育适龄幼儿数量将增加1500万人,在园幼儿数量将达到5750.82万人。以单个幼儿园入园180人计算,届时学前教育园舍需求量为31.95万所。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幼儿园25.5万所,在园幼儿为4600万人,幼儿毛入学率为79.6%。依据前述研究所列的数字,缺口有6.45万所。如果要形成以公立幼儿园为主体的普惠性幼儿园市场格局,那么这个缺口更为巨大。

学前教育的人才缺口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专业幼师缺乏是导致幼儿园虐童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按照2013年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全日制幼儿园的教职工与幼儿的比例需达1∶5至1∶7,专任教师与幼儿的比例需要达到1∶10至1∶15。从2017年底的数据来看,全国在园幼儿数量是教职工数量的10.97倍,全国在园幼儿数量是专任教师数量的18.91倍。当前全国幼儿园教职工数量缺口为237.87万,专任教师数量缺口至少有63万。如果按2021年有5750.82万在园幼儿计算,当前的学前教育人才缺口超过540万。

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非常突出。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的教育发展不平衡,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教育发展不平衡。甚至一些城市内部各个区域之间,由于规划上的欠缺,也存在着局部不平衡的问题。

(图/视觉中国)

疯狂生长的民办园

2018年国家统计局社会文司曾就学前教育开展专项调研,发现部分地区民办园增长速度和占比显著超过公办园。

在被调查地区,公办园占比仅有四分之一,其中重庆公办园数量仅占总量的16.1%。民办园数量虽多,但办园不规范,存在诸多隐患。调查显示,一些民办幼儿园由于基础设施不达标、设备不完善、办园条件简陋、审批手续复杂、审批时间长等原因,未能获得办园许可证。北京调研的9个区无证幼儿园多达1381所,比公办园和有证民办园总和还多339所。安徽调研地区无证民办幼儿园418所,占民办园的比例达61%。

无证民办园保教质量参差不齐,而且为了盈利采取高收费。个别幼儿园服务与价格不匹配,有的对幼儿进行过多的限制和惩罚,甚至造成伤害;有的为迎合家长,开设拼音、算术等课程,“小学化”倾向明显。

2010年末,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在强调大力发展公办园的同时,提出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2014年底,第一家民办教育公司枫叶教育成功登陆香港资本市场。枫叶教育旗下共经营着30所学校,其中幼儿园有13所。枫叶教育的上市让资本看到了教育产业的利润和机会。

2015年,伴随着资本市场的火爆和并购重组的盛行,幼儿园产业也出现了并购潮。威创股份、皇氏集团、秀强股份、阳光城纷纷跨界抢食。A股上市公司威创股份连续对红缨时代教育、金色摇篮等幼儿园品牌的收购,拉开了资本市场通过收并购涌入学前教育的大幕。其中威创股份在短短3年时间内,通过并购手法,拥有了超过5000家幼儿园,成为A股幼儿园龙头股。

2015年8月,全国人大审议修订了《教育法律一揽子修正案》(草案),新增“民办学校可自主选择登记为非营利性或营利性法人”的相关规定,也促进了资本向幼儿园领域聚拢。不少非营利性幼儿园纷纷改变性质,通过各种渠道谋求登陆资本市场。

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数据,学前教育行业的利润率普遍较高。例如在A股上市的威创股份和秀强股份,2017年教育产业及服务毛利率分别为57.88%和45.19%。

资本的大量涌入就像一针兴奋剂,使得幼教行业快速增长,但这种快速增长的背后却是种种隐患。例如资本的大量涌入推高了幼教资源的价格,然而资本的逐利本性必然要求更大的回报,最后所有的成本都转嫁到学生家长的身上。一些短线资本快进快出,给幼儿园打“催熟剂”,通过疯狂扩张快速做大资产规模,然后包装上市获利。

资本过度追求利润显然不利于幼教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此次《意见》中明确遏制资本过度逐利,给民办园下了上市禁令,实际上就是要斩断逐利资本通道,把快钱从产业中挤出去。

该期待怎样的普惠教育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在现代家庭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尤其是城镇家庭,由于通常父母都是双职工,小孩入园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我国民办幼儿园2019年的招生数和在园幼儿数均超过总体的50%,这意味着民办幼儿园已在学前教育市场中占据主体地位,而且市场份额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

国家统计局2018年的一份调查显示,被调查的13个省(区、市)的174个县(市、区)中,公办幼儿园占比仅为25.3%,2012年之后新建的幼儿园只有29.4%是公办园。换言之,在过去5年民办幼儿园的增长速度一直远超公办幼儿园。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8教育行业蓝皮书》,学前教育在2018年上半年获得的融资额已经超过2017年全年,说明在如今很多行业遇到融资难的情况下,资本依然对学前教育青睐有加。

过去几年引起人们关注的幼儿园虐童事件、食品安全事件大部分都发生在民办幼儿园,例如2017年底连续发生的两起幼儿园虐童事件——携程幼儿园虐童事件以及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这些相对正规的民办幼儿园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在过去几年资本助推下迅猛生长起来的其他民办幼儿园,其办学质量又能如何。

显然,费用高昂、质量没有保障的学前教育不是人们期望的“普惠教育”。对于大多数家长而言,公立幼儿园才真正是普惠教育,一来费用较低,二来质量有保障。但当前我国的公办幼儿园入学名额大多和户口、房产等挂钩,形成了一道隐形壁垒,将许多家庭的孩子拦在门外,显然这不是大众所期望的学前教育制度。

11月15日发布的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显然是对此前政策的调整,从《意见》的内容来看,“普惠”的重要性得以强调。这一点不仅符合当前人们的心理期望,也契合我国当前调整生育政策的国情现实。

提高公办幼儿园占比是民之所望,也是实现普惠教育的必然路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要形成具有多样性的幼教产业,民办幼儿园同样必不可少。

纵观世界发达经济体的幼儿教育产业,民办幼儿园往往是最享有美誉度的幼儿园。公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民办幼儿园提供多样性,二者之间并不矛盾。这样的幼儿园产业结构也应该是大多数人所期望的。

猜你喜欢
幼教公办普惠
“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亚运城再添一所公办学校! 广铁一中天峰中学落成启用
日照银行普惠金融的乡村探索
农村普惠金融重在“为民所用”
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
关于公办养老机构深化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