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分析及改进措施

2019-01-05 04:15李静丁利华
医药前沿 2019年8期
关键词:灭菌器无菌物品

李静 丁利华

(武汉市第九医院 湖北 武汉 430081)

1.护理不良事件的定义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内的跌倒 、坠床、压疮、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者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以外事件。

2.护理不良事件分类(依据香港卫生管理署规定)

1类:不良治疗;2类:意外事件;3类:医患沟通事件;4类:饮食、皮肤护理不良事件;5类:不良辅助诊查、病人转运事件、6类:管道护理不良事件;7类:职业暴露;8类:公共设施事件;9类:医疗设备器械事件;10类:供应不良事件。

3.护理不良事件分级标准

0级:事件在执行前被制止。

Ⅰ级:事件发生并已执行,但未造成伤害。

Ⅱ级:轻微伤害,生命体征无改变,需进行临床观察及轻微处理。

Ⅲ级:中度伤害,部分生命体征有改变,需进一步临床观察及简单处理。

Ⅳ级:重度伤害,生命体征明显改变,需提升护理级别及紧急处理。

V级:永久性功能丧失。

Ⅵ级:死亡。

我科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类别中的供应不良事件共计9起,其中0级7起,I级2起。具体内容如下。

0级7起:① 当天灭菌完成后,装有纱布的贮槽在出灭菌器后,没有关闭贮槽底部槽孔,后来被发无菌物品者发现。②灭菌工作完成,无菌物品取出后,没有关闭灭菌器后门,未执行操作流程。③当天紫外线灯空气消毒后,没有及时在紫外线登记本上记录,第二天被质控小组成员检查时发现。④无菌物品发放人员在发无菌物品时,发现无菌物品外包装上未贴化学指示胶带。⑤无菌物品取放时发现化学指示胶带上面没有写锅次号、保质期限和责任人。⑥上午灭菌结束后,护理人员取放物品时不慎将手术室器械包掉落在地上,下午再次将该包灭菌。⑦ 消毒员未及时发现软化水桶内的盐已经用完,未及时添加,被科内质检小组成员发现。⑧ 从临床科室下收回来的导尿包,在下送时忘记发给该科室,当天在接发物间无菌物品时发现。

1级2起:① 下收下送人员把回收回来的棉球贮槽错装成了纱布进行了消毒(贮槽上有标签),第二天发给了骨科病房,下午医护人员使用时发现后到供应室更换,造成1级供应不良事件。② 消毒员当天没有发现灭菌器的打印纸已剩下不多,第二天操作时又未检查(我科消毒员一个月轮换一人),导致缺少灭菌器工作中的记录。

4.原因分析

从人、物、法、环几个方面加以分析如下。

4.1 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护理人员自身的问题

10起护理不良事件中,除了0级护理不良事件中的③和⑧这2起发生在其他护理人员身上,其余的8起都是该护理人员一人所为。该人员在临床一线科室工作时,因为经常出现护理不良事件,引发护患关系不和,造成护患纠纷,所以安排在辅助科室工作,工作中责任心极度不强,注意力不集中,质控小组成员与护士长反复多次与之沟通、进行培训、复训,但是效果不佳。

4.2 不按操作规程执行,监管力度不够。

4.3 有待进一步完善相关的防范措施。

4.4 护理不良事件多发生在该护理人员上消毒班时,发生地点多在灭菌室和无菌物品发物间。

4.5 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时间多在上午9-11:30;下午14:30-16;30。

5.改进措施

5.1 建立、健全和完善科室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环节和流程管理

通过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我科建立了灭菌器工作中每15分钟观察记录(包括水压、软化水用盐、空压机的压力、夹套压力、温度、液位计浮球位置)、进、出灭菌器的物品双人核对记录本、在“三基、三严”及层级培训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复训内容记录本。

5.2 加强业务学习、培训、复训与应急预案的演练

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如:授课、背诵、抄写、现场讲解、晨会提问或者强化等方式进行;组织护理人员积极参加再教育学习,参加护理部组织的业务学习和培训、考试,有机会就积极参加院外组织开展的业务培训和学习,到“三甲”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参观学习先进的工作和管理经验。

5.3 耐心、反复、多次的与经常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护理人员交心、谈心,提高责任心,传授工作经验,诚心诚意的帮助她进步,让她懂得珍惜岗位,认真工作,多鼓励、多关心。

5.4 对重点时间、重点环节、重点区域和重点人员加强督促、帮扶与管理,尽量避免单独操作。

猜你喜欢
灭菌器无菌物品
RBI在超期服役脉动真空灭菌器定检中的应用
称物品
压力蒸汽灭菌器安装与验证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STERRAD NX灭菌器灭菌取消原因的分析及处理
HIRAYAMA HVE-50型医用高压灭菌器“ErL”报警故障维修
找物品
无菌服洗衣机
无菌服洗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