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进展

2019-01-05 05:08汪蓓钱锋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9年31期
关键词:使用率病菌抗菌

汪蓓 钱锋(通讯作者)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医院药学部 新疆 五家渠 831300)

遏制抗菌药物的滥用,是全世界医疗工作都要面对的难题。早在2011年WHO就提出了“遏制耐药——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的倡议,2014年时任英国政府首席医药顾问的戴维丝教授也表示,如果医生常把杀病菌的抗生素拿来杀病毒,将会引来超级病菌,到时候可能无药可医。于是,全球的卫生机构都在为不滥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而努力。

1.我国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

虽然经过多年的监管和治理,我国的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率已有所下降,但相比于国际住院患者抗菌药物30%的平均使用率,我国的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率依旧相当高。根据2017年全国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统计表明,全国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率在35.5%以上,而贵州省甚至已高达46.5%,不容乐观。

2.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后果

2.1 引发了许多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从20世纪开始,就因为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引发了许多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其中还包括了一些影响了一代人的伤害:如四环素的频繁使用,使儿童牙齿发育受到阻碍,骨生长遭到抑制;氨基苷类药物的滥用引发了大量的儿童听神经损伤,造成了大批的后天性耳聋儿童。另外,多种抗菌药物会导致肾脏受损,严重的会引发肾功能衰竭;长期使用某些抗菌药物,还会引发造血功能障碍;还有一些抗菌药物会引发神经精神系统异常、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2.2 不断产生新的耐药菌株

在抗菌药物刚刚投入应用的20世纪,青霉素等抗菌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可谓所向披靡。当人们发现这些药物可以药到病除之后,就将这些抗菌药物疯狂的投入到各类抗感染治疗中。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各种病菌在药物的不断刺激下进化产生新的耐药性,由刚开始的药到病除到逐渐失效,抗菌药物与病原体开始了升级-进化-失效的恶性循环过程,无药以应对,成为了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巨大隐患。

2.3 医药资源浪费和加重患者医疗负担

以上抗菌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使患者在住院期间有可能受到院内感染或病情加重。使患者的住院费用增加,极大地加重了患者的经济压力,也在我国人口基数巨大、医疗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对医药资源产生了巨大的浪费。可谓,既不利国也不利民。

3.国家细菌耐药性监测报告

根据我国卫生部门2018年11月所公布的2017年细菌耐药检测结果显示,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全国检出率平均为2.7%,相较于2016年降低了1.2%;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全国平均值为0.4%,相较于2016年下降了0.2%;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全国平均值为1.4%,相较于2016年下降了0.6%。多数细菌的耐药性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4.抗菌药不合理使用原因

4.1 治疗方便

在现代社会生活压力巨大的情况下,患者生病后不去医院确诊病因,或确诊后不按医嘱治疗,去药店自行购药;还有一部分患者直接向医生要求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可以快速起效,患者自身就可以快速回归工作岗位。这些都可成为抗菌药物就不合理使用的原因。

4.2 关乎利益

医药利益链是卫生监管部门近年来不断重点整治的项目。在层层利益的驱使下,部分医院与医生无视卫生监管部门的规定,导致大量的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行为的出现。

4.3 监管力度不足

国家卫生监管部门对各地方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着一定的规定,但落实到地方时,地方卫生监管部门的监管不力,医院内部的监管不力,都从侧面纵容了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5.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

5.1 抗菌药物的应用原则

抗菌药物在临床上按使用目的可划分为治疗应用与预防应用两种。在预防应用上,如果针对一种或两种的特定型病菌感染人体而进行预防,通常会见到效果;但它不是万能的,不会对于所有病菌都能有效预防其感染人体。并且抗菌药物的预防效果通常都只能是在短期内有效;如果想长期达到预防效果,却是抗菌药物无法做到的。并且,抗菌药物在许多病症上都不适合作为常规预防用药,例如水痘、麻疹等病毒性疾病和中毒、休克以及各种内分泌型疾病。在临床治疗上,使用抗菌药物前应送检合格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结合病原学结果,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案。

5.2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

医疗机构应当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制度,按照“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的分级原则,明确各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指征,落实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

5.3 加强培训管理,评估使用合理性

医疗机构应强化对医师、药师等相关人员的培训,提倡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基于询证医学证据的感染性疾病诊治指南,严格掌握抗菌药物应用的适应症。并可根据各科室不同专业特点,制定临床应用控制指标,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重点科室进行处方医嘱的专业点评。

5.4 充分发挥院内的监管作用

根据点评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对存在问题的相关科室、个人进行重点监测,通过监测-反馈-干预-追踪的模式,对医生的治疗行为进行规范的,同时将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纳入到治疗工作参与者中。

6.总结

在抗菌药物的应用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并对临床医生进行培训考核,将考核内容纳入到上岗考试范围内。在院内监管体系中,通过专业的药学人员对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监控指导,充分发挥其在监督、预防抗菌药物滥用过程中的所能产生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使用率病菌抗菌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小病菌影响鸦片战争
头状茎点霉病菌的新寄主高粱及病菌的检疫鉴定(内文第98~101页)图版
油茶炭疽病菌拮抗木霉菌的分离与筛选
病菌来了 快穿好防菌衣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基于服务学习方法提高青少年安全带使用率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探讨
凝聚智慧,着眼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