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比卡因神经毒性研究现状

2019-01-05 05:58熊静薇
医药前沿 2019年17期
关键词:布比卡因毒性

熊静薇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麻醉科 江苏 南京 210000)

布比卡因是临床麻醉中应用广泛的长效酞胺类局麻药,但是其神经毒性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高于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等。为进一步控制布比卡因引发的神经毒性相关不良反应,下文对神经毒性特征、发生机制及保护对策进行了阐述。

1.布比卡因的神经毒性特征

布比卡因的临床局部麻醉中应用极为广泛,而其神经毒性报道也较多。布比卡因神经毒性表现多样,其中肌肉功能及感觉异常较为常见,如下肢疼痛伴有感觉异常(感觉迟钝、肌肉麻木、感觉过敏等),背下部及胸部水平以下疼痛伴(不伴)有感觉异常、股四头肌麻痹等;同时布比卡因神经毒性也可引发泌尿系统功能异常,包括膀肌充盈感觉丧失、尿潴留、大小便失禁等。此外,近年来布比卡因外周神经阻滞引发的勃起障碍的报道也逐渐增多。布比卡因引发的肌肉功能及感觉异常、泌尿系统功能异常等神经毒性反应表现,均属于神经根激惹综合征,50%以上患者为一过性神经毒性,患者神经毒性反应可在术后3~14d逐渐消失,不遗留运动、感觉功能障碍;但是,仍有40%左右的布比卡因神经毒性反应患者,术后主要症状及表现不能有效改善,进而遗留运动缺损,因而必须充分重视布比卡因的神经毒性[1]。

2.布比卡因的神经毒性作用机制

布比卡因神经毒性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临床研究主要认为布比卡因本身的神经毒性是导致神经毒性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具体机制如下。

2.1 直接破坏作用

文献研究发现,布比卡因溶液与同样浓度、酸碱度的葡萄糖,按外周神经阻滞的方法同样注射,布比卡因可引发明显的神经损害,而葡萄糖溶液则无神经损害表现,提示布比卡因可直接破坏患者神经元[2]。

2.2 间接破坏作用

近年来,有文献研究提出,布比卡因可触发的细胞凋亡信号,进而诱导神经元坏死或凋亡,从而引起神经损伤。布比卡因对神经系统的间接破坏作用,在神经毒性的发生、发展中作用重大,其与运动损伤的产生密切相关,因而如何控制布比卡因触发的细胞凋亡信号、抑神经元细胞凋亡开启成为神经毒性研究的重点[3]。

2.3 药物浓度分布不均引发神经损害

布比卡因神经毒性临床研究已经发行,其神经损害的发生、发展与药物的剂量、浓度、溶液的比重、神经系统暴露于布比卡因的时间密切相关,呈明显的剂量和暴露时间依赖性,浓度越高、暴露时间越长,神经损害越明显。布比卡因在蛛网膜下腔分布不均,局部脑脊液中药物浓聚,当给药量增加、或暴露时间延长时,神经损害越严重,因而神经毒性表现也更为明显。高浓度布比卡因持续作用下,神经细胞可出现严重的线粒体膜电位崩塌,进而引发细胞凋亡程序[4]。

3.糖皮质激素对神经毒性的改善

糖皮质激素对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对各种类型的神经系统损害均有一定保护效果,其可有效控制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抑制神经元细胞凋亡,避免神经元丧失。相关临床研究发现,布比卡因用药前,预防性应用地塞米松,可有效减少对神经元N2a细胞损伤,其保护作用与抑制细胞毒药物诱导的细胞凋亡作用相似。地塞米松可促进抗凋亡分子的上调表达,并降低前凋亡分子,避免细胞损伤及凋亡,同时可减少细胞损伤后引发的氧化应激反应,故可以直接或间接控制布比卡因引发的神经毒性[5]。

4.小结

布比卡因的神经毒性表现为肌肉功能及感觉异常、泌尿系统功能异常、性功能异常以及一过性神经毒性。布比卡因本身对神经系统的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是导致神经毒性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细胞凋亡的作用,因此在布比卡因用药前,预防性应用地塞米松,可有效抑制神经系统损害,有望为布比卡因神经毒性防控提供防护对策,但是仍需进一步深入临床研究。

猜你喜欢
布比卡因毒性
动物之最——毒性谁最强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RGD肽段连接的近红外量子点对小鼠的毒性作用
25G腰穿针超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用于肛肠科手术的临床研究
小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效果比较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PM2.5中煤烟聚集物最具毒性
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比较
吸入麻醉药的作用和毒性分析
左旋布比卡因复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