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内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与防范措施分析

2019-01-05 05:08李秀丽
医药前沿 2019年31期
关键词:内科医护人员导管

李秀丽

(温江区人民医院肿瘤科 四川 成都 611130)

患者在住院接受治疗的期间,由于各种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所带来的影响,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伤害的风险事件,也就是护理方面的风险。对于肿瘤内科来说有独自的一种临床特点,大部分患者的疾病状况比较严重,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护理工作的难度也会不断的增加,患者出现风险事件的概率也不断的升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了解肿瘤内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具体原因,对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具有现实方面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文的研究当中,主要选取了我院2018年3月-2019年4月所接收到100名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的患者都经过确诊,排除存在着精神类的疾病,同时也不会出现意识层面的障碍。对这100名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将其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当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之间的比例为12∶13,他们的平均年龄是48.2岁。患者主要的疾病类型为乳腺癌和胰腺癌,同时也有部分患者为结肠癌和肝癌。对照组当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之间的比例为13∶12,平均年龄为48.3岁,疾病类型和研究组的疾病类型一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差异不会干扰对照性实验的结果。

1.2 方法

研究组的患者主要在常规肿瘤内科护理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医护人员对于风险事件发生防范意识的加强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增加相应医疗机械设备的投入使用,对照组的患者主要开展肿瘤内科的常规护理工作。

1.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将其作为临床当中的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的情况进行评分,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10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是92%。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具备着统计学方面的意义。此外对两组的护理质量进行进一步的评分,在护理质量评分当中,研究组的优良率是86%,对照组的优良率只有66%,研究组在这方面凸显了自身的优势。

3.讨论

对于肿瘤内科患者的护理工作来说,护理风险的类型是比较多样化的,在这次调查研究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主要出现的风险事件有如下几种类型。

3.1 患者自杀

出现肿瘤疾病的患者,由于自身不能够承受疾病对身体带来的痛苦,同时受到精神层面和经济层面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抑郁和焦虑等一些严重的负面情绪,对于治疗所抱的希望比较小,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轻生现象。对于这类型的患者来说,在防范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医护人员要注重加强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的沟通工作,及时了解患者及其家属自身的心理状态以及情绪方面的变化现象。对于已经出现了负面情绪,甚至存在着自杀倾向的患者,需要进一步加强看管工作的开展,同时适当请求心理方面的专家给予及时的疏导和会诊。

3.2 患者意外跌落或不慎摔倒

由于患者本身的身体比较虚弱,自身的精神状态不是特别理想,从而容易在日常的生活以及住院期间出现意外跌落床下或者不慎摔倒的现象。针对这种类型的患者,在护理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要注重增加病床护栏以及病房走廊扶手的建设,方便患者进行进一步的休息,并且开展一些正常的活动,医护人员也需要加强巡回护理工作的开展。

3.3 化学药物过敏

肿瘤内科的患者在护理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有可能出现化学药物过敏方面的风险,其主要原因在于护理人员没有能够严格的执行用药方面的规范,自身的责任心不是特别到位。针对这样的现象,在护理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首先应该实施严格的用药审查制度,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执行用药方面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自身的责任心。提前做好化疗工作以及一些必要检查工作的开展,并且根据需求准备抗过敏方面的急用药品。

3.4 化学药物外渗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如果出现穿刺部位或者血管不够恰当的现象,也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药物外渗的情况,从而影响他们在治疗方面的效果。针对这样的一种现象,在防范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在穿刺之前,首先使用注射器抽取适量的生理盐水,确认是否在血管内部,然后再输入相应的化疗药物在确认位置,并且穿刺之后,要及时对针头的位置进行固定,防止针头出现滑落,刺伤周边血管壁的现象,必要的情况下可以给予留置针。在拔针的时候,应该是用无菌的敷料包来进行血管以及皮肤的按压操作,防止出现出血或者药物外渗的现象,在出现药物外渗的时候要立即回抽拔针并且使用解毒剂。

3.5 脉导管感染

静脉导管感染出现的原因主要有外源性的细菌定制以及患者本身的身体和免疫力。在质管和维护的过程当中,如果没有能够按照相应的要求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就容易出现导管污染并且感染的现象,此外患者如果自身的免疫力比较低下,也容易出现静脉导管感染的情况。对于静脉导管感染的情况,在防范的措施层面,首先要加强医护人员相关无菌操作培训工作的开展,确保对业务水平较为熟练,并且能够不断的提高,在操作穿刺之前应该完成双手的清洁工作,维护导管应该在穿刺到24小时之内进行及时换掉,每天都要进行上纱布骨料的更换,并且密切观察病人的身体状况。

肿瘤患者病情比较复杂,因此对护理风险事件进行分析,找到有效的应对措施,可以进一步提升护理的质量。

猜你喜欢
内科医护人员导管
新型浅水浮托导管架的应用介绍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L与CTM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联合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