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黑色素瘤手术的护理实践

2019-01-05 13:44林静
医药前沿 2019年28期
关键词:黑色素瘤皮瓣恶性

林静

(江苏省人民医院整形烧伤科 江苏 南京 210029)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在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接收并治愈恶性黑色素瘤的患者16例,其中男8例,女8例,年龄46~92岁,平均年龄(47.3土5.4)岁,病程在1个月~2年,病变范围0.8 cm×0.6cm-5.2cm×3.8cm;所有患者均符合皮肤恶性黑色素瘤诊断标准,经过病理检查证实,临床表现为瘙痒、破溃,并伴有接触性疼痛或接触性出血;按病变部位分类:头面部5例、四肢3例、脚部5例、阴道1例、躯干2例,排除恶性黑色素瘤的复发和切除病例。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都进行黑色素瘤扩大切除手术治疗,切除范围通常是在病变处扩大2cm左右,实际切除范围需要依据肿瘤占据的面积以及肿瘤占据的深度、还要看是否侵犯黏膜、骨、软骨等来确定,以确保切缘阴性;手术中需要谨遵无癌操作原则,以防癌细胞入侵。手术完成后,应即刻将切下的病理组织送检,确定肿瘤的类型及分化程度,并确保肿瘤已完整切除。

2.护理

2.1 手术前的护理

2.1.1 知识宣教 不少人对恶性黑色素瘤是什么都不够了解,所以从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的主要原因入手,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科普。包括先天的遗传、自身免疫的缺陷或者是免疫功能的减退、受自身内分泌的因素、长时间的曝晒、以及心理方面的影响均有一定的几率对恶性黑色素瘤的病发和病变会产生影响。因此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科普,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需要针对那些患有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家属的进行相关疾病知识宣教,告知病患家属关于恶性黑色素瘤的知识、如何做好手术后的护理、简单有效的自我检查方法以及定期体检等。

2.1.2 生活护理 导致恶性黑色素瘤的主要环境因素是长时间接触或者接触过多太阳的紫外线辐射。因此,要保持合适的温湿度,也要提醒患者尽量避开,以免受到强烈紫外线刺激,告知患者在进行户外活动时要做好防晒保护。此外,观察患者术后康复中的皮肤,避免引发感染。

2.1.3 心理护理 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在发病早期,患者和家属可能因为不了解而不够重视,但得知这种疾病的危害性,则会因为害怕儿出现情绪低落、紧张焦虑等心理特征,有较重的心理负担。因此做好心理护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2.1.4 术前准备 术前指导是十分重要的,提醒患者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按医嘱常规检查。备皮备血,手术前一天洗澡,注意保暖,术前12小时要禁食,术前4h~6h禁水。

2.2 手术后的护理

2.2.1 病情观察与护理 监测并记录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观测患者手术后创面的愈合情况;谨遵无菌操作的原则,注意防止创面的感染,做到及时换药;做好疼痛护理,由于麻醉药物的影响,当药效消失后,患者会感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这时医护人员可以用疼痛数字评分法,为患者进行疼痛评估,为其进行心理疏导或行为训练,以转移其注意力,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必要时可以遵照医嘱,使用一些镇痛类的药物。

2.2.2 生活护理 病房要有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根据不同的手术部位、以及不同症状的严重情况制定对应的饮食方案,确保患者手术后的饮食能够清淡却不失营养;保护好手术后的伤口,确保创面敷料无菌、干燥;也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凉感冒等。对于进行皮瓣修复的患者,需要确定正确的术后体位,避免按压到植皮的区域、避免受到冷的刺激,以促进移植皮瓣血液循环;经过临床研究,手术后的三天内是恶性黑色素瘤出现皮瓣危象多发时段,手术后一天内是最常见的,所以在术后的三天内需要进行严密的皮瓣血液运行情况监测,关注移植皮瓣的颜色、温度以及胀程度等。

3.小结

恶性黑色素瘤可以算是最为严重的肿瘤之一,是发于表皮基底层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尽管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较低,但是其恶性程度,即使在早期也容易发生转移,所以有着较高的病死率,且其手术方式复杂。所以医护工作者应做好恶性黑色素瘤手术患者的常规护理和特殊护理,从而使得患者的治愈率得到提高,帮助患者更好的生活。因此,探索并总结有关恶性黑色素瘤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护理经验,并形成一套合理且科学有效的护理流程,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与服务,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也可以体现临床护理价值所在。

猜你喜欢
黑色素瘤皮瓣恶性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1例并文献复习
颅内黑色素瘤的研究进展
甲状腺结节内钙化回声与病变良恶性的相关性
左拇指巨大黑色素瘤1例
足内侧带蒂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
颈阔肌肌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