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伊适应模式在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现状

2019-01-05 13:44王安琪罗琦余华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9年28期
关键词:罗伊心血管个体

王安琪 罗琦 余华(通讯作者)

(昆明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据WHO报道,心血管疾病是造成世界范围内致残和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多于任何其它死因,极大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胁[1]。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生活质量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2],在此就需要护理人员制定合理科学的护理措施来尽最大可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最新研究表明[3],罗伊适应模式在糖尿病、癫痫病、心绞痛、腹膜透析、子宫肌瘤及膀胱癌等疾病患者中应用后,取得了显著成效。现综述罗伊适应模式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现状,为罗伊适应模式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护理提供更多的客观依据。

1.理论背景

罗伊适应模式的雏形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于1970年正式发表于《护理瞭望》杂志上。该理论借鉴融合了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理论、赫尔森的适应水平理论、塞里的应激理论、拉扎勒斯应对模式等多种护理相关理论,是一个对护理学领域有着广泛影响的护理理论[4]。

2.理论内容概述

罗伊把人看作是一个整体适应系统,不断对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调整适应的过程。该理论从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三方面探讨患者的适应性问题,并分析问题的刺激源,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使患者能够对各种刺激适应,从而促进人的完整性,使人得以生存和自我实现[5]。Roy 认为作用于人的刺激包括主要刺激、相关刺激和固有刺激,这些刺激与当时情境有一定关联,但不易观察到和客观测量到,她认为可以通过两条内在控制系统来应对刺激,两个系统分别是调节和认知。调节是一个通过神经、化学、内分泌自动应对的机制;认知是通过复杂的感知和信息处理程序、学习、判断和情绪进而进行应对[6]。这两个系统的活动体现在四个应对方式:生理功能、自我概念、角色功能、相互依赖即四种适应方式,这些子系统作为适应方式为系统应对环境刺激和改变提供应对机制。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帮助患者协调四种应对方式,以此来提高患者的适应水平,从而达到帮助患者成功适应环境,恢复健康。

3.理论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应用现状

3.1 冠心病

冠心病为高发性、高致死率的临床常见疾病,其突发性和隐蔽性是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临床现阶段对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是冠状动脉介入术,据文献[7],患者在等待手术期,除了会感到生理不适,如疼痛、恐惧濒死感、心输出量减少、自理缺陷和活动无耐力、潜在并发症等问题之外,患者同时在心理、情绪上也承担着很大心理压力,因此对手术的进程及术后康复会造成一定影响。研究显示[8],患者术后采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焦虑情绪显著减轻,促进患者术后身心的康复。

3.2 脑卒中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

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及高复发率等四高特征。有研究报道[9],由于冠心病的病程长、致残率高、易复发,故出院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并且患者及家属对该病相关知识了解较少, 康复锻炼不科学,最终导致预后效果差,若对出院患者持续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能使得患者康复一直处于可控状态。研究表明[10],在护理干预中结合罗伊理论,调节患者及家属面对的刺激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障碍,显著改善患者生理及社会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

3.3 心绞痛

心绞痛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的一种临床疾病。患者情绪激动、劳累时易发作,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有研究表明[11],运用该模式护理患者,观察组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且该模式体现了人性化服务理念,利于提升心绞痛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吴小丽[12]也指出罗伊适应模式概念清晰,逻辑性强,便于护理人员理解。其次,该模式也将护理目标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类,护士可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缓急来处理其不适应反应,便于护理工作的融会贯通。

3.4 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是不同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病程长、病情反复的疾病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13]。据文献[14]报道,影响慢性心衰患者的主要症状是睡眠障碍,发生率高达70%,长期反复的睡眠障碍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十分不利,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研究表明[15],适应模式下的护理干预改善了患者的睡眠状况,使得患者生理功能、自我概念的适应水平改善和提高,进而患者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4.启示

4.1 与整体护理观相结合,注重患者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罗伊适应模式将个体视为一个整体的适应系统,个体在刺激的不断作用下,与环境的信息、能量进行不断交换的状态,从而适应环境。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结合罗伊理论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更好、更系统、更优质的护理服务,促使患者最大程度的恢复身心健康完整状态。

4.2 不断协调扩大个体的适应方式,以此来提高个体的适应水平

因个体状况不同,对环境刺激所作出的反应也不同,能够适应刺激作出的反应为适应性反应,不能适应则为无效反应。罗伊适应模式中,护理工作的主要目标为降低刺激的强度和频率,扩大和提升患者适应性反应的范围和水平,降低无效反应的发生几率,从而使个体能够成功适应各种刺激,获得身心的完整和健康[16]。

4.3 重视个体的自我复原力

在心血管疾病中,冠心病是公认一种的心身疾病,在疾病进程中极易出现焦虑情绪,对疾病的治疗康复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在护理工作中可以结合罗伊适应模式,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态应对疾病,激发患者自我复原力,自觉主动的朝着恢复健康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罗伊心血管个体
完美的鲨鱼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How Cats See the World
Super Roy 超人罗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