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农稻花香改革带来丰收粮

2019-01-05 17:09
河南农业 2019年2期
关键词:示范户农技高产

2018年是信阳市浉河区农发中心参与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第10年。1 0年来,在浉河区农业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全区水稻生产试验研究、技术推广、高产示范,科技服务及信息调研等工作全面开展,以培育种田示范为抓手,大力开展生产技术培训,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加速推动水稻生产生态化、集约化、现代化建设。浉河区每年举办村级以上集中培训250期,直接受训农民10 000人(次)以上,培训期数、受训人数是10年前的2倍。水稻万亩高产示范平均单产650 kg以上,千亩示范方平均单产700 kg以上,百亩高产核心示范点平均单产730 kg以上,分别比10年前增长20%、31%、34%。全区水稻种植百亩以上种田科技示范大户,目前已有2000多户。2018年,全区推广水稻种植新技术机械免耕直播面积133.33 hm2,再生优质稻面积133.33 hm2,圆满完成了信阳市区域站安排的目标任务。

一、农业科研、农技推广、科技大户有机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加速了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

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的完善,为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农业科技人员提供了发展的平台,为农民科学种田提供了保障。目前,浉河区以农业科研单位为龙头,以区农技推广中心为纽带、以基层种田科技示范户为基础的水稻产业技术科研推广应用体系已经形成。根据农时季节水稻生产需要,由浉河区农技中心牵头,邀请农科院研究员、农学院教授到基层给农民授课、培训技术,现场解决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难题。通过专家下基层活动,前沿技术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浉河区农技人员丰富了知识,农民学到了生产实用技术,促进了农业科研的发展,加速了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近年来,水稻配方施肥技术,水稻抛栽、机插秧、泥质法育秧技术,以及水稻两段育秧技术、大田直播技术、水稻病虫草害预警及关键防控技术等一批新技术、新成果被迅速推广应用。粳稻生产关键技术、优质再生稻栽培技术、水稻龙虾套养技术等一批新技术、新成果被逐步推广。水稻新品种筛选工作推陈出新、承前启后。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的发展完善,加速了水稻生产技术的革新进程,改变了传统农技推广理论脱离实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慢、转化率低的被动局面,为水稻生产持续协调、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任务目标主次分明、可操作性强

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经过10年的发展完善,目标任务越来越具体,抓手支撑点越来越有力,水稻生产科研应用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目前,全区形成了集工作研发,新品种、新技术“百千万”高产示范开发,生产信息调研,科技示范户培育于一体的产业研发推广应用体系,工作目标任务明确,思路清晰,专业化不断增强。按目标任务要求,近几年,全区每年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百千万”高产示范方2000 hm2,与对照相比,其中万亩高产示范区水稻平均单产增长10%以上;千亩示范区水稻平均单产增长15%以上;百亩示范方水稻平均单产增长20%以上。同时,以“千名种田大户科技服务行动”为抓手,大力开展技术培训,每年针对乡村技术人员、种田大户、示范户和专业合作社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培育科技示范户示范带动本区域水稻生产技术水平的发展。结合生产实际深入调查研究,整理农情信息,及时处理本区域水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服务田间地头,水稻产业技术服务工作扎实有力,忙而有序,效果显著,扭转了传统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推广工作层层培训,以会代训,培训人员针对性不强;高产开发缺乏抓手,上面雷声大,下边雨点小,工作流于形式,整体局面被动的不利形势。

三、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在发展中完善,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一)产业体系改革成效显著,增强了农业科研推广应用的发展动力

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改变了传统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工作多、乱、杂,主次不分,主要工作被弱化的被动局面,从而推动农业技术体系向专业化、市场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科技人员集中精力搞科研,集思广益谋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发明专利申请量稳居世界第一,且近5年技术发展增速保持世界第一。

(二)培养了一批爱岗敬业、专业基础扎实的科技人才

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的革新,农民的需求,增加了农业科技人员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激发了他们再学习的热情。近年来,有大批农业科技人员参加在职学习,农业科技研究员、农艺师人数逐年增加,“新型种粮人”与科技示范户百花齐放,水稻产业技术研究推广应用队伍不断壮大。经过10年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思想红、专业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科技人员,水稻产业技术研究应用队伍不断壮大。科研人员下基层,真正走到了希望的田野上,解决了水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县(区)、乡培养了一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育了一批农业科技种田示范户,农业科研推广应用队伍实力强、思想稳、干劲大。

(三)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发展思路明确

10年来,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以改革为动力,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全面支撑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科技现代化发展;坚持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将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推向前进。

猜你喜欢
示范户农技高产
日光温室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春季调饲料 蛋鸡可高产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大白菜要高产这样管理
农业农村部、司法部联合印发通知 部署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工作
农业农村部、司法部联合印发通知启动部署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工作
新形势下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思考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关于库布齐沙漠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